-
98歲方子翼逝世 揭秘開國將軍傳奇戰斗經歷
2015/4/13 11:36:4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方子翼(資料圖片)3月17日9時45分,原空軍學院顧問方子翼同志因病醫治無效于北京逝世,享年98歲。記者昨日通過金寨縣黨史部門,了解到這位金寨籍開國將軍諸多傳方子翼(資料圖片)
3月17日9時45分,原空軍學院顧問方子翼同志因病醫治無效于北京逝世,享年98歲。記者昨日通過金寨縣黨史部門,了解到這位金寨籍開國將軍諸多傳奇的戰斗經歷。
13歲參加革命三過雪山草地
方子翼,原名方泰興,金寨縣果子園鄉佛堂坳人,1916年1月出生。兒時在叔父的資助下讀了5年私塾。1929年5月,金寨縣爆發了著名的立夏節起義,果子園一帶成為起義中心區域之一,方子翼的父親方履端和幾個叔父都參加了革命,13歲的方子翼也走上了革命道路,參加了鄂豫皖蘇區第一至第四次反“圍剿”斗爭。1932年10月,方子翼隨紅四方面軍撤離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向西轉戰。西征途中相繼擔任班長、排長、突破敵人重重圍堵,戰勝各種艱難險阻,勝利進入川北。
長征途中,方子翼歷任紅30軍下屬師部書記,師政治部政工股長、青年股長等職,以頑強的毅力,戰勝無數難以想象的艱難困苦,三過雪山草地,于1936年10月勝利到達陜北。
1年組建1所航校3支空軍
三大主力紅軍會師后,方子翼所在的30軍編入西路軍,在河西走廊與國民黨馬家軍喋血苦戰5個多月,失敗后30軍千余人在軍政委李先念率領下組成西行支隊,突圍進入終年積雪的祁連山和渺無人煙的戈壁大沙漠,后順利到達迪化。
到達迪化后的1938年2月,方子翼被選派到中共組建的第一個航空隊,成為中共第一批飛行員。文化較低、從未學過物理、數學知識的方子翼,很快熟悉了航空原理、發動機和飛機構造,兩個月后就能單獨駕駛蘇制教練機翱翔藍天。1946年9月,朱德總司令宣布“八路軍總部航空隊”成立,任命方子翼為隊長。
1949年,空軍司令員劉亞樓限定方子翼一個月內組建空軍第5航校,并任校長,方子翼25天內完成任務。隨后又奉命組建空軍第4混成旅11團、空軍第3殲擊旅、空軍第4殲擊師。在一年零兩個月的時間內,方子翼以非凡的組織才能組建了1所航校,3支空軍部隊。
朝鮮戰場擊落擊傷美機88架
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后,方子翼任空軍第4殲擊師師長,編入志愿軍序列,1951年1月,他率部在朝鮮新安洲連續擊落擊傷敵機3架,首戰告捷,打破了美國空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1952年2月10日,美軍同時出動100多架飛機向我陣地發起“飽和轟炸”,欲徹底摧毀我軍運輸線,方子翼立即下令起飛兩個團的編隊迎戰,命令大隊長張積慧率6架米格—15殲擊機迎戰美軍8架F—86戰斗機,張積慧在僚機的配合下,咬緊一架敵機將其擊落,接著又拉起機頭,快速追上另一架敵機,方子翼寸步不離地站在雷達邊,發出一連串指令后,張積慧一串火炮,敵機頓時機毀人亡!這架飛機正是美國王牌飛行員喬治·A·戴維斯駕駛的。戴維斯在二戰中飛行3000小時出戰260多次從未失手,被擊落后,美國遠東空軍司令威蘭極為震驚,感嘆“這是一個悲慘的損失”。抗美援朝戰爭中,方子翼率領空4師共擊落擊傷敵機88架,獲得“空軍第一師”殊榮,并受到毛澤東主席的嘉勉:“空4師奮勇作戰,甚好甚慰”!
1955年,方子翼被中央軍委授予少將軍銜,同時榮獲二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和一級解放勛章各1枚;1978年,方子翼任廣州軍區空軍副司令員,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又以其豐富的作戰經驗和高超的指揮才能,指揮空軍對越作戰。1988年又榮獲中央軍委授予的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
鏈接
方子翼和他的“空四師”
抗美援朝作戰中空4師表現異常神勇,在前后兩年零8個月的戰斗中,總共擊落敵機64架、擊傷24架,自己被敵擊落55架、受傷25架,涌現出李漢、張積慧、鄒炎等著名戰斗英雄和功臣模范。
1956年3月30日,全軍統一編制序列,經中央軍委批準,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第一師”這一特殊榮譽番號。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科沃斯機器人&慧博科技戰略合作:構建智能清潔領域創新模型,探索全域用戶增長新路徑
- “銀齡”學員迎來畢業季
- 從潔凈工藝到全系統配套,愛瑧IZEN(又名:愛臻)種植體樹立種植牙品質新典范
- 詮釋三大“長板” 長城汽車6月銷售新車11.07萬輛 同比增長12.86%
- 廣受市場認可!貝銳向日葵IPKVM無網遠控系列設備線上銷量斷層領先
- 第二屆“百模論劍”大賽 | 思特奇重塑企業智能觀,打造人機協作新范式
- 突破3000萬次計算!玻色量子相干光量子計算機引領實用化量子計算新高度
- 海納AI面試官正式發布PC版,革新校招AI面試體驗
- 固德威成功舉辦中日企業家可再生能源論壇,共謀變局下的綠色合作新篇
- 2025年一對一輔導平臺權威推薦榜單:嚴選優質平臺,護航學習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