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津風沙治理二期規劃:未來10年將投878億
2013/12/19 11:24:05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京津風沙治理二期規劃:未來10年將投878億為改善北京、天津的大氣質量,2000年國家緊急啟動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公布的數據,在工程實施的前10年,國家累計安排資金412億元,累計完成退耕還林和造林9002萬畝,草地治理1.3億畝,小流域綜合治理1.18萬平方公里,生態移民17萬多人。工程區森林覆蓋率提高到15%。
“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實施10年以來,工程區植被明顯恢復,生態環境好轉,流動沙丘得到初步治理;風沙天氣和沙塵暴天氣減少。”中國林科院荒漠化研究所研究員盧琦說,在取得生態效益的同時,農牧民收入增加,社會可持續發展能力得到增強。
據發展改革委介紹,雖然一期工程建設已取得了顯著成效,但工程區生態環境仍十分脆弱,局部地區生態繼續惡化的趨勢還沒有從根本上扭轉。盡管北京市沙塵天氣的發生有減少趨勢,但沙塵天氣每年仍有發生,尤其浮塵天氣問題尚未解決。因此,繼續實施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并適當擴大治理范圍,是十分必要的。
國家林業局治沙辦工程管理處處長白建華說,實施二期工程是鞏固和提升一期工程建設成果、進一步減輕京津等東部地區風沙危害的需要,也是構筑北方生態屏障和落實林業森林面積與蓄積量“雙增”目標的需要,更是改善民生和建設小康社會的需要。
根據《京津風沙源治理二期工程規劃(2013-2022年)》,我國將用10年時間,投入877.92億元。
“京津風沙源治理是一項十分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綜合治理,包括林草植被的保護和建設,重點區域沙化土地治理,水土資源合理利用,草地資源的合理開發與利用,易地搬遷以及保障體系建設等。”盧琦說。
白建華表示,為保障二期工程的順利實施,需引入市場機制,調動各方面參與的積極性。鼓勵農村集體、企事業單位等主體投入防沙治沙,形成多元投資主體參與防沙治沙的新局面。強化科技保障,大力推廣良種壯苗,擴大良種覆蓋面,宜林則林、宜草則草,提高工程建設質量。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科沃斯機器人&慧博科技戰略合作:構建智能清潔領域創新模型,探索全域用戶增長新路徑
- “銀齡”學員迎來畢業季
- 從潔凈工藝到全系統配套,愛瑧IZEN(又名:愛臻)種植體樹立種植牙品質新典范
- 第二屆“百模論劍”大賽 | 思特奇重塑企業智能觀,打造人機協作新范式
- 突破3000萬次計算!玻色量子相干光量子計算機引領實用化量子計算新高度
- 詮釋三大“長板” 長城汽車6月銷售新車11.07萬輛 同比增長12.86%
- 海納AI面試官正式發布PC版,革新校招AI面試體驗
- 固德威成功舉辦中日企業家可再生能源論壇,共謀變局下的綠色合作新篇
- 2025年一對一輔導平臺權威推薦榜單:嚴選優質平臺,護航學習之路
- 各地文旅場景“上新”活躍“夏日經濟” 新供給激發暑期消費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