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鎢轉向高端硬質合金行業發展
2013/6/18 10:27:41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鎢轉向高端硬質合金行業發展近期,江西省地礦局宣布,在贛東北浮梁縣朱溪礦區發現一世界級大鎢礦,僅以目前工作量計算,其控制的鎢銅金屬量已超過100萬噸。這是繼2010年贛西北武寧縣境內發現特大型鎢礦后,江西省老礦區找礦的又一突破,使江西鎢礦資源形成了贛南、贛東北、贛西北三足鼎立的新格局。由此,江西省“世界鎢都”的影響力進一步擴大。
據悉,此次勘探到的朱溪礦區目前鉆孔已穿透的最大礦體厚度449米,最高品位達8%,平均品位為0.64%~0.65%,相當于工業品位的5倍,同時還穿透了近30米厚的共生銅礦體。
據江西省地礦局專家透露,以目前成果看,朱溪礦區具有成為世界級超大礦床的良好前景。因為目前的鉆探工程極可能只控制到礦體的掃帚把,更大的掃帚身還未找出。
據朱溪項目部最新消息稱,正在施工的ZK4211進尺探至1729.8米,創單孔見礦527米新記錄。目前仍然在礦化體中鉆進,連續礦化體的記錄已提升到739米。這一成果,正在印證鉆探工程極可能只控制到礦體的“掃帚把”,更大的“掃帚身”還未找出,朱溪礦區具有成為世界級超大礦床的前景。同時,繼朱溪礦區42線取得找礦重大突破后,目前,在礦區54線也揭露到了厚大的鎢銅多金屬礦體,54線鉆孔巖心顯示有2個階段的鎢銅矽卡巖。
經過多年的開采,江西省贛南地區的鎢礦保有儲量在不斷減少,而贛東北地區的大型鎢礦藏的發現將有效緩解國內日益減少的鎢資源。該礦區具有尋找世界級超大型鎢礦床和大型銅礦床的資源潛力,可形成新的大型礦產資源基地。
鎢是寶貴的戰略資源,也是我國優勢資源。據統計數據表明,上世紀80年代我國鎢資源(以WO3計)儲量為260萬噸,占全球鎢儲量的70%。但經過多年的粗放式開采,現已下降至30%。目前,我國鎢精礦年產量超過10萬噸,占全球市場的80%,已成為世界硬質合金的原料基地。
雖然我國鎢儲量和產量均占全球第一,但我國的硬質合金技術發展以跟蹤模仿和引進為主,沒有形成硬質合金產業優勢。鎢工業低端原料大量出口,工業產品以中低端刀具、鉆頭、耐磨件為主,高端產品主要依賴進口。
以2010年中國鎢產品的進出口為例,進口鎢制品年綜合平均價格為72760.48美元/噸金屬,而我國出口鎢制品年綜合平均價格為32337美元/噸金屬,前者是后者的2.25倍。據悉,2007年我國硬質合金行業產量為1.6萬噸,占世界硬質合金總產量的40%以上,但硬質合金的總產值僅為約100億元,而在同年的瑞典山特維克集團與美國肯納的總產值分別為863.38億瑞典克朗與23.8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015.9億元與167.1億元。
尤其是瑞典山特維克集團并沒有鎢礦資源,但憑借在世界切削刀具、特種合金等領域的技術領先優勢,年銷售收入接近900億元,其中僅材料技術的銷售收入就達200億元,凈利潤近80億元。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