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我國鋼鐵產能過剩的局面難改變
2012/2/15 16:13:36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2012年我國鋼鐵產能過剩的局面難改變2012年鋼鐵行業將繼續呈現高產能、低需求、低產量、低價位的低景氣狀況,鋼鐵公司業績仍難言樂觀。
鋼鐵公司領跑股市虧損榜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月2日,滬深兩市共有1452家上市公司發布了2011年的業績預告。從已經發布的預告來看,巨虧10億元以上的上市公司有兩家,虧損超過5億元以上的上市公司有7家。
鋼鐵行業近兩年一直在原材料價格上升以及產品定價權不強的夾縫中生存,2011年第三季度末和第四季度初,鋼鐵價格出現暴跌,上海期貨交易所的螺紋鋼價格從去年9月初的近5000元/噸一路暴跌至不到4000元/噸,隨后一直維持低位震蕩。
2010年,華菱鋼鐵以26.43億元的虧損成為第一虧損大戶,但2011年這一榜首位置很可能要被鋼鐵龍頭鞍鋼股份取代了。
1月31日,鞍鋼股份公告稱,預計公司2011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約21.51億元,基本每股收益虧損約0.297元。資料顯示,2010年,鞍鋼股份實現的凈利潤為20.39億元,基本每股收益0.282元。
就在同一天,新鋼股份、馬鋼股份、韶鋼松山、首鋼股份及南鋼股份也發布了業績預告,除韶鋼松山明確預減5686%、首鋼股份預減96%外,其余凈利潤同比降幅也都在50%以上。
上述鋼企業績報憂的原因基本是一致的。鞍鋼股份在公告中指出:“2011年業績虧損的主要原因是原燃料價格漲幅高于鋼材價格漲幅以及高爐檢修等因素影響,尤其是四季度鋼材價格大幅下降,且主要原燃料價格依然在高位運行,使公司四季度陷入虧損局面,導致全年虧損。”
自1997年上市以來,鞍鋼股份從未出現年度虧損,2011年無疑要“破戒”。從去年季報來看,鞍鋼股份的虧損來得很突然,2011年前三個季度尚盈利2.39億元,這也就是說,公司第四季度就虧了23.9億元。
目前位列第二的虧損大戶也是鋼鐵股――韶鋼松山,該公司預計2011年虧損11.7億元,折合每股虧損0.7008元,而前年同期該公司還實現了2094.5萬元的凈利潤。該公司同樣把虧損原因歸結為鋼材價格下跌以及原燃料價格高企。之外,鋼材價格的暴跌還使公司在2011年存貨發生減值,也對利潤產生了較大影響。
早前發布預告、快報的鋼企還有八一鋼鐵、華菱鋼鐵、凌鋼股份、廣鋼股份、方大特鋼及寶鋼股份。其中,寶鋼股份2011年凈利潤約為77.17億元,降幅為42.24%;方大特鋼、華菱鋼鐵則一個預增100%以上,一個有望扭虧為盈。
資料顯示,華菱鋼鐵2011年前三季度虧損1.74億元,如果第四季度仍然虧損,按照交易所的相關規定,公司股票將被戴上“ST”的帽子。1月6日,華菱鋼鐵發布公告稱,公司日前合計獲得政府補貼11.68億元,除一筆1200萬元的補貼外,其余均計入2011年年度損益。顯然,如此一大筆的補貼有望讓公司扭虧為盈,或免受連續兩年虧損而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鋼鐵行業利潤降至“冰點”
如果說上市公司的業績還不具有說服力,那么近日一項對全國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的調查則表明:2011年中國鋼鐵行業利潤已降至“冰點”。
中聯鋼研究中心日前發布的《2011年鋼鐵行業財務狀況分析》顯示,2011年,中國鋼鐵行業運營環境基本平穩,但全年仍屬于低效益運營。
從資產規模看,2011年77家匯編企業資產規模達38530億元,同比增長13.23%。2009~2011年全國重點鋼鐵企業資產規模增長速度分別為17.17%、13.63%和13.23%,連續3年保持13%以上的增長速度。
從負債情況看,2011年全國重點鋼鐵企業負債總額25551億元,同比增長16.82%,資產負債率達到66.3%,同比增長了2.0個百分點。其中銀行借款金額達10984億元,同比增長12.4%,占總債務的43.0%,同比下降1.7個百分點。2009~2011年銀行借款分別占負債總額的47.4%、45.1%和43.0%。在銀行借款中,短期借款7015億元,同比增長24.72%,占銀行借款總額的63.9%,上升了6.3個百分點;長期借款3969.3億元,同比下降4.27%,占銀行借款總額的36.1%,下降了6.3個百分點。
從虧損情況看,2011年77家匯編企業中,虧損企業8家,虧損面達10.4%,較2010年增加3家,虧損面擴大3.9個百分點。8家虧損企業共計虧損32.8億元,較2010年的16.6億元增加16.2億元,增長了97.43%。
從實現利稅來看,2011年72家大中型鋼鐵企業實現利稅1611億元,比2010年減少34億元,同比下降2.08%。其中,實現利潤875億元,比2010年減少42億元,同比下降4.51%;實現稅金736億元,同比減少7億元,下降1.0%,稅金總額小于實現利潤。
從期間費用看,2011年77家匯編企業期間費用合計2045億元,同比增長15.2%。中聯鋼研究中心分析師王興艷指出,2011年期間費用增長,一定程度上擠壓了鋼企的利潤空間,特別是2011年人民幣貸款利率連續走高,使得財務費用同比上升了38%,達到621億元,占期間費用的比例為30.4%,上升了5.0個百分點。與此同時,管理費用和銷售費用也分別出現了7.8%和6.2%的增長,分別達到1108億元和316億元。其中,管理費用占比54.2%,下降了3.7個百分點;銷售費用占比15.5%,下降1.3個百分點。
“從鋼鐵行業盈利能力看,2011年實現利潤875億元,與36186億元的銷售收入相比,銷售利潤率僅為2.4%,較2010年2.9%的銷售利潤率相比,下降了0.5個百分點。2009~2011年銷售利潤率分別為2.5%、2.9%和2.4%。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鋼鐵工業連續處于低效益水平運營。”王興艷說。
2012年鋼鐵業仍難言樂觀
2011年已經過去,2012年又將如何?2月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朱宏任在介紹2011年全國工業通信業發展情況和2012年工業通信業發展形勢時表示,由于需求減弱且原材料價格相對高企,2012年中國鋼鐵行業將面臨嚴峻考驗。
朱宏任說:“去年鋼鐵行業的運行呈一個前高后低的走勢,上半年鋼鐵行業保持著較快增長、效益較好的態勢,但是下半年,受各方面因素的影響,鋼鐵行業的增速下降,一些重點企業出現了效益下滑,甚至出現了虧損的情況。2012年鋼鐵工業將面臨更加嚴峻的考驗。一方面需求減弱使得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另外一方面,鐵礦石等原料價格的高企將繼續擠壓鋼鐵行業的利潤。”
據中國冶金建設協會統計46家設計單位數據,2011年9月份的數據顯示:煉鋼在建產能5504萬噸,正在設計產能1930萬噸;正在規劃煉鋼產能2108萬噸。統計期間停止建設的規模600萬噸。如果這些規劃項目也開工建設并形成產能,從現在起即使不再增加任何新的工程,也會新增粗鋼產能0.9114億噸,中國粗鋼生產能力預計超過9億噸。
然而,不論是國內需求還是國外需求表現為鋼材出口,均趕不上產能擴張的步伐。
根據海關總署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累計進口鋼材1558萬噸,同比減少85萬噸,下降5.2%;出口鋼材4888萬噸,同比增加643萬噸,增長15.1%,凈出口鋼材3330萬噸,同比增加728萬噸,增長28%。將鋼材折算為粗鋼,2011年全年我國累計凈出口粗鋼3479萬噸,占粗鋼產量68326.5萬噸比重僅為5.09%。2011年3~5月份進出口數量相對較多,由于國際市場需求增長乏力、價格回落,6月份以后出口呈下降趨勢,10月曾降到382萬噸的水平。數據顯示了非常嚴峻的鋼材出口形勢,而這種局面在2012年還將延續。如果參照2011年四季度出口形勢,2012年出口數量可能降至4995萬噸折合粗鋼,比2011年減少約205萬噸。
同出口形勢相比,國內鋼鐵需求雖然相對樂觀一些,但市場需求增速仍然趨緩。2012年房地產調控政策不動搖,我國房地產市場或將進入深度調整期,并將帶動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進一步下滑。鐵道部2012年基本建設投資額為4000億元,相比2011年原計劃7000億元大幅減少。2011年受國家宏觀調控、鼓勵政策的退出、上年基數較高和部分城市限購等因素的影響,我國汽車產銷增速大幅回落,為13年來最低。2011年全國造船完工量7665萬載重噸,同比增長16.9%;新承接船舶訂單量3622萬載重噸,同比下降51.9%。截至12月底,手持船舶訂單量14991萬載重噸,比2010年底手持訂單下降23.5%。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預計,2011年機械工業產銷將增長25%,2012年將降至18%~20%。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2012年我國鋼鐵產能過剩的局面并不會得到根本扭轉,鋼材市場價格是決定產量釋放的重要因素。鋼廠不會輕易減產,國內市場資源供應壓力將持續存在,由此決定了2012年國內鋼材市場供求平衡只能依靠市場價格來調節。低價位即行業平均成本附近將成為2012年國內鋼材市場價格運行態勢的重要特征之一。
- 上一篇:2011年中國貿易順差達1600億美元
- 下一篇:2012年我國產業經濟發展趨勢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