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產超3000萬輛、2年邁步3個臺階、出口均價增長64%……中國汽車業跑出“加速度”
2024/1/16 10:32:23 來源:央視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中國汽車工業協會1月11日發布的2023年全年產銷數據顯示,中國汽車工業多項經濟指標創歷史新高,年產銷量超過3000萬輛,連續十五年蟬聯全球第一。 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汽車工業協會1月11日發布的2023年全年產銷數據顯示,中國汽車工業多項經濟指標創歷史新高,年產銷量超過3000萬輛,連續十五年蟬聯全球第一。
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汽車產銷量分別完成3016.1萬輛和3009.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1.6%和12%。跨上年產3000萬輛級的新臺階,中國汽車工業發展史上迎來了新的里程碑。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 付炳鋒:充分表明中國汽車產業大國的地位越來越穩固。(同時),近年來新能源汽車和汽車出口快速增長,創造了新的第一,標志著中國汽車產業在向電動化、智能化轉型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也得到了全球消費者的認可,這加速了全球汽車產業變革進程。
中國新能源汽車也同樣領跑全球市場,自2015年起,產銷量連續9年位居世界第一。2023年的數據顯示,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完成958.7萬輛和949.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5.8%和37.9%,市場占有率連續8個月超過30%。
記者注意到,2023年,比亞迪首次進入全球汽車企業銷量前十名,這些充分說明中國新能源汽車正在全球范圍內形成規模優勢,同時也形成了產業鏈的體系優勢。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理事長 張進華: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關鍵核心技術取得長足進步,產業鏈實現了上下游貫通,在動力電池、驅動電機等關鍵零部件領域形成比較優勢,建立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并服務全球市場。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有望成為世界第一汽車出口國
另外,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今天發布的數據同時顯示,2023年,我國有望成為世界第一汽車出口國。
2023年全年,中國汽車整車出口491萬輛,同比增長57.9%,有望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出口國。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120.3萬輛,同比增長77.6%。每4輛出口汽車中,有近1輛汽車來自新能源汽車。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 付炳鋒:中國汽車出口數量從第1輛達到年出口100萬輛,我們用了55年,2021年突破200萬輛,2023實現了491萬輛,接近500萬輛,我國汽車出口2年邁步3個臺階。
新能源汽車出口:增幅大 覆蓋廣
中國汽車出口實現歷史性的新跨越,其中表現最為亮眼、增幅最大的就是新能源汽車。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呈現出增幅大、覆蓋面廣等多個亮點。
2023年以來,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一直保持高位增長,出口量創歷史新高。2023年新能源汽車出口120.3萬輛,同比增長77.6%,增速大大超過傳統燃油車,占汽車出口總量的24.5%。
這里是廣州南沙港的汽車出口碼頭,隨著出口汽車的不斷增加,他們碼頭的建設也在不斷增加,遠洋航線的數量也在快速增加。
廣州近洋港口經營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余洋:從2020年底開始運營外貿出口航線,從最初的一條中東航線,現在擴展到北美、南美、北非等等接近10條外貿航線。
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覆蓋的國家不斷增加,歐洲和北美等發達地區市場開始成為重要市場。據統計,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排名前三位的國家是比利時、泰國和英國。
記者注意到,在全球汽車工業發達的歐洲市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表現可圈可點。有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占歐盟新能源汽車的比例為8%,預計到2025年,中國品牌將占的比例會增加到15%。中國新能源汽車進入汽車工業發達國家,說明中國的汽車產品正在形成全球競爭力。
與此同時,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還表現出“量價齊升”,出口均價從2021年的1.95萬美元,提升到2023年的2.38萬美元。不僅如此,海外市場上,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性價比也頗具競爭力。
中國新能源汽車電驅技術世界領先
中國新能源汽車在全球影響力與日俱增,其核心技術——電驅技術在全球范圍內處于領先地位。
2024年新年剛過,在湖北武漢,東風嵐圖新能源汽車的核心技術人員密集加大了與合作伙伴碰頭的次數,加緊研發800伏高壓電驅系統是他們今年上半年要攻克的新技術。其中的這個功率模塊是整個電驅系統的核心部件,如何讓它的效率更高,是技術人員要解決的核心問題。
負責嵐圖新能源技術開發的黃博士說,提高這個功率模塊的工作效率,將直接決定未來高壓快充電動汽車的動力、充電、續駛里程等多項車輛的性能參數。
不僅是在充電技術上升級迭代,這家新能源車企還充分發揮了中國在電驅動技術上的領先優勢,日前發布了行業首個基于純電平臺的智能多模混動技術新一代動力系統——嵐海動力,可以實現6種不同的驅動方式。
這段時間,國內多家新能源車企紛紛推出了新一代技術。小米集團日前在北京公布了小米汽車的五大核心技術——電驅、電池、大壓鑄、智能駕駛以及智能座艙,從底層核心技術開始重新定義新能源汽車的新高度。而蔚來日前也發布了包括智能駕駛芯片等4項新突破技術。
我國新能源汽車以電驅動為主的技術創新還體現在電池、電機、電控三個核心技術層面,其中電池技術已躋身世界第一梯隊,截至2023年6月,中國申請的動力電池專利占據了全球的74%。此外,我國已成為驅動電機最大的生產國,且生產技術多項指標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 陳士華:從全球來看,新一代電動汽車的最新車型基本都在中國率先推出,全球新一代汽車相關技術也往往是在中國推出的產品中率先應用,這兩個“新”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領跑全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新聞鏈接:從第1輛汽車到3000萬輛 從量變到質變
2023年是新中國汽車工業70周年,中國汽車工業經過70年的發展,從無到有,已經成為全球汽車工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生產國和消費國。如今邁上3000萬輛的新臺階,并實現了中國汽車工業從量的積累到質的飛躍。
1953年7月15日,新中國第一座汽車廠——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奠基,新中國汽車工業從此起步。1956年7月13日,新中國第一輛“解放”牌貨車在長春下線,結束了我國不能生產汽車的歷史。
1992年,中國汽車年產量首超100萬輛,2004年首超500萬輛。
2009年,中國汽車產銷量首次雙突破1000萬輛大關,首次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產銷國,并在此后連續十五年保持著這個紀錄。2023年全年,汽車產銷量創歷史新高,超過3000萬輛。
中國有望成為世界第一汽車出口國
剛剛我們也提到,今天出爐的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有望成為汽車出口第一大國。2012年,中國汽車出口量突破百萬大關。此后,出口量在100萬輛上下徘徊了近十年之后,用了三年就從100萬輛達到近500萬輛,這三年,創造出口奇跡的中國汽車去了哪里?我們通過一個短片來了解一下。
中國汽車在2023年的出口最終定格在491萬輛,有望成為汽車出口第一大國。
中國汽車出口十五年來走出了這樣一條曲線。我們看到了兩個關鍵的時間節點:2012年,中國汽車出口突破百萬大關;而2021年以來的三年,則完成了從年出口100萬輛到近500萬輛的跨越。
這三年,一路疾馳的中國汽車去了哪里?
我們對這三年的中國汽車出口數據進行梳理,尋找增長最快的地方。發現在2021年增速排名靠前的國家和地區里,出現了這樣幾個名字,德國、英國、意大利、法國、日本,向日本的出口更是同比增長近9倍,這些國家都是汽車制造領域的傳統工業強國,但在2021年,他們開始加速引進中國制造的汽車。
而當我們把2022年的出口數據跟世界銀行劃分的收入水平分類比對時,看到當年出口增速最快的前三個都屬于高收入國家,這一年,中國出口汽車的近一半都去了高收入國家和地區。
來到2023年,當我們把增速超過2倍的國家和地區標注在地圖上,發現有近四成分布在歐洲,其中,俄羅斯同比增長了5倍,歐洲也第一次超越亞洲成為中國汽車出口的最大市場。
靠著不同類型國家的輪番領跑,中國汽車出口量一路向上。三年時間里,沙特、墨西哥、比利時、俄羅斯、澳大利亞、英國等六個國家始終排在出口總量的前十位。目前,中國汽車已經出口到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基本覆蓋到了世界各個角落。
不光是數量,這三年,中國汽車出口提升的還有品質。新能源汽車成為崛起的主要力量,新能源整車出口占總量的比例從2020年的7%增長到2023年的24.5%,出口均價也增長了64%。產業鏈同樣在加速出海的步伐,從2021年開始,動力電池、電機等核心部件的出口額開始快速增長。
我們收集了全世界網民對“汽車品牌”“新能源汽車”的相關搜索和評論,14個中國汽車品牌出現在57個國家的熱搜榜上,駕駛體驗好、續航里程長、外形美觀……是他們提及最多的話。依靠完備的產業鏈和不斷提升的品質,中國汽車不僅創造了一個出口奇跡,而且逐漸展現出自己獨特的風格和追求。
轉自:央視網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