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語齊共話·聚力向未來 ——顓橋鎮學區移動的多語種系列小課堂
2023/8/9 17:50:14 來源:大眾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2019年開始,顓橋學區充分利用牽頭校北外田園高中多語種課程優質師資,開設“中小學小語種長程課程”,為引領青少年立足新發展探索新階段,顓橋鎮持續開展“少年同行新征程·多語共話”主題活動,圍繞“1+1+3”體系,即“一個學區”齊參與,顓橋學區中小幼成員校全覆蓋參與;“一門思政”同學習,打造“行走的沉浸式思政課堂”;“三個多彩”共發力:聚焦多語種、多形式、多角度培養爭當先進、銳意進取的時代精神,生動展示當代青少年的精神品格和價值追求。
一、多語種 童心共話新時代
2019年開始,顓橋學區充分利用牽頭校北外田園高中多語種課程優質師資,開設“中小學小語種長程課程”,通過同門師兄接力傳幫帶、教師走教、學生走校的方式,把課程輻射至學區各中小學,形成了課程品質提升的效應。圍繞滬語、英語、日語、德語等多語種,立足新時代新少年,為長效培養多語種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語種相聯,聚力未來。系列活動以滬語作為第一站,結合“顓橋鎮城市展示館”,讓同學們在博物館中聆聽鄉音,用熟悉的語言講述不一樣的故事。隨后英、日、德語小課堂相繼登場,在小小宣講員和專業老師的帶領下,學習日常交流語句,感受不同語種交匯的魅力,分享自己的心得體會,說出生活中的故事,表達作為新少年的時代之聲。你聽,抑揚頓挫的音調在教室中流淌著,在這個夏天構成美妙的交響。
二、多形式 精彩課堂共結合
小課堂采用線上比賽、線下活動相結合的形式,擴大參與度和覆蓋面,豐富形式內容,以小故事談大時代,充分展現當代青少年的風貌。
同時,室內與戶外相結合,行走光華路,領略變遷史。漫步藝術館,感受文化韻。選取光華路、海派藝術館、大零號灣、寶蓋頭家居生活館等場地,讓同學們在行走中“沉浸式”地參觀體驗。
另外,藝術與生活相結合,將日常生活和高雅藝術相互鏈接,步行光華路口,置身一段神奇的穿越之旅,探尋小路的前世今生,去感受家鄉的改變與發展;漫步海派藝術館,在一件件不同的展品前駐足停留,仔細觀摩,感受雕塑傳遞的情感,揣摩“上海文化”的意義。既激發未成年人愛黨愛國愛家鄉的情懷,又學會欣賞高雅藝術陶冶情操。
在這個夏天,同學們走出課堂,穿行過郁郁蔥蔥的草坪,記錄沿途的一草一木。他們行走在路上,看到了星火如炬,感受著光芒不息,迎接著嶄新的未來。
三、多角度 少年聚力向未來
為了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五育”融合,從德育——行走的思政課堂、智育——探索科技的世界、體育——享受戶外健康活動、美育——生活美學和高雅藝術穿插并行、勞育——手工勞動練腦練心,多角度探索全新知識拓展模式。
活動涵蓋文化、藝術、科技等不同領域,立足本鎮地域文化資源,以光華路為紐帶,將思政小課堂和社會大課堂聯系在一起,創新思政教育實施路徑,構建更加穩固的“成長共同體”,從平凡故事觸摸時代脈搏,從時代脈搏激發愛國情感和成長內驅;在探索科技的世界中,引領同學們了解未知,展望未來;在行走中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加學生戶外活動量,在學習的同時鍛煉體魄,養成堅韌拼搏、自尊自信、積極進取的品質,在團隊合作中學會合作互助、相互尊重、承擔責任;在家居館、藝術館中,去觸摸、去瀏覽,將藝術融入生活;親手制作一只小船、動手拼接飛機,又或塑造雕塑作品,用線團連同夢想一起編織創意爭當“小小藝術家”。小小手工承載初心希望,在新時代的征程上,和少年們一起遠航。
顓橋鎮結合鎮域實際,創新思政教育,打造系列多元移動課堂,把教育做實做深做透,讓學生心有所盼、根有所生,幫助少年兒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引導立德成人、立志成才。今夏,顓橋少年們以語言和腳步丈量著夢想。未來,他們還將以少年之名,發出擲地有聲的表達,澎湃時代的浪潮,描繪未來的模樣。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