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外市場異軍突起 風電裝備企業頻獲大單
2023/7/31 14:06:46 來源:中國工業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近期,中國風電企業在海外市場攻城略地。大金重工、中天科技與明陽智能等龍頭企業頻頻獲得海外項目大單,同時也紛紛拋出了海外市場的戰略規劃。 海外市場異軍突起 記者從國家能源近期,中國風電企業在海外市場攻城略地。大金重工、中天科技與明陽智能等龍頭企業頻頻獲得海外項目大單,同時也紛紛拋出了海外市場的戰略規劃。
海外市場異軍突起
記者從國家能源局獲悉,截至今年4月底,我國風電裝機3.8億千瓦。今年以來,1-4月,風電完成投資400億元,同比增長20.7%。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海巖介紹,我國已是全球最大的風電裝備制造基地,部分關鍵零部件的產量占到全球市場的70%以上。
5月22日,大金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與某歐洲能源開發企業簽署合同,將向該國海上風電集群項目提供單樁。2022年,大金重工出口業務營收為8.38億元,而此次合同金額則高達約42億元,公司海外業務將得到大幅拓展。大金重工總經理孫曉樂在近日的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公司始終不移地堅持“兩海戰略”和全球化戰略,深化海上、海外風電布局。公司計劃用數年時間,打造專注全球風電海工裝備,自有年產能超300萬噸、自有運輸船超10條的行業龍頭,真正成為全球風電海工裝備領域的領軍者。
近日,中天科技控股子公司中天科技海纜股份有限公司為丹麥沃旭海上能源公司提供275kV高壓交流海底光電復合纜以及配套附件,中標金額約12.09億元。中天科技方面表示,本次預中標歐洲大長度高壓交流海纜供貨項目,是公司繼成功執行歐洲三個高壓交流海纜總包項目后的再次重大突破,使公司海底電纜產品在歐洲海上風電項目應用提升至275kV電壓等級,將大幅提升公司在歐洲海上風電行業的影響力和品牌知名度。
針對海外國際化的布局情況,明陽智能表示,公司在歐洲、東南亞、南美洲都有相關業務布局和業務團隊支撐。在海外業務團隊的努力下,明陽智能的海上風機成功出口歐洲,近期也在菲律賓獲得相關風機銷售訂單,海外業務布局成果斐然。
值得一提的是,5月12日,明陽智能與新加坡可再生能源公司VenaEnergy在馬尼拉簽約菲律賓裝機規模最大的風電項目--Talim212.5兆瓦陸上風電項目和Sembrano93.75兆瓦陸上風電項目。此次簽約是菲律賓首次采購中國風機產品,標志著中國風機正式進軍菲律賓市場。
其中,明陽智能將為上述兩個項目提供49臺MySE6.25-172風電機組,該機型也是目前菲律賓單機容量最大的機型。此外,明陽智能還將為兩個項目提供運輸、吊裝、調試、運行及長期運維服務,項目計劃于2024年下半年完工。
機遇與挑戰并存
當前,全球海上風電正在迎來快速發展時期。世界風能協會(GWEC)預測指出,2022-2030年間全球將新增260GW的海上風電容量,到2030年全球累計海上風電并網容量將達到316GW。歐洲主要國家規劃2030年海風超130GW,對應未來年均新增10GW以上。
美國規劃2030年海風30GW,對應未來年均新增3-4GW(2022年尚無海風)。美國PTC、ITC稅收抵免優惠仍在延續,并且海風項目已經啟動,2022年在建海風項目約0.9GW。
此前,東南亞新興市場國家或地區也均提出可觀的海風規劃,部分地區項目啟動較快,預計也將貢獻未來海外海風市場增量。
中國已經成為全球風電制造產業大國,目前全球市場上,約六成風電設備產自中國。但對中國企業而言,競爭壓力依然非常巨大。明陽智能今年一季度虧損2.26億元,上年同期凈利潤14.08億元;電氣風電一季度歸母凈利潤虧損1.67億元,同比下滑226.62%;金風科技的風機業務去年毛利率僅為6.23%,同比下滑了11.48%。
導致企業競爭壓力的原因在于并不樂觀的全球市場環境。在三年疫情的影響下,全球經濟持續陷入疲軟,通脹壓力進一步增加,原材料的大幅漲價加大了企業的生存壓力。業內人士表示,風機原材料成本占比較大,部分零部件環節甚至超過90%,主要原材料包括鋼鐵、銅材等,以鋼材價格為例,其在2021年上漲幅度超過了10%,一直到2022年才開始回落。
降本提質應對風險
為了削減市場所帶來的壓力,企業紛紛進行了降本提質增效。
電氣風電通過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2023年度毛利率水平將受到今年行業價格變化及成本控制等因素的綜合影響,公司將聚焦高質量訂單,通過技術研發、產品大型化迭代,同時推進核心零部件的技術穿透及繼續提升零部件國產化率等措施,實現進一步降本。
電氣風電表示,公司始終關注降本降費工作,通過建立費用成本化模型、優化人員配置、精細化科研管理等措施降低費用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電氣風電是上海電氣集團旗下上市公司,截至2022年其風電累計裝機量位列全國第四。受風電行業補貼退坡政策影響,公司2022年業績出現較大幅度下滑。在5月上旬的調研活動中,電氣風電相關人員曾表示,受平價政策驅動影響,風機銷售價格持續下降,目前還不能判斷是否已到達價格底部。同時呼吁行業保持理性,風機大型化的趨勢下,實現降本的同時也需充分考慮機組的質量和安全,確保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同時,為應對海上風電的平價上網挑戰,除了向機組大型化、高穩定性方向發展,立體化融合開發是效益最大化的關鍵。當前海上風電開發的主流方式只有單一發電功能,如果發電之外利用既有基礎設施改建發展養殖業,或是就近消納電能用于制氫、海上油氣平臺生產等,海上風電項目就有了成本下降的空間。
立體化融合發展還有更多解法。2022年1月,明陽集團廣東陽江沙扒深海漁業養殖實驗區完成首次收魚,在高集成度的處理流程、冷鏈全覆蓋支持下,24小時內就能被擺上餐桌,這標志著我國首個“海上風電+海洋牧場”示范區實踐成功,開創了世界深遠海抗臺風養殖的先河。2022年11月,明陽集團東方CZ9海上風電場示范項目動工,將建設成“海上風電+海洋牧場+海水制氫”立體化海洋能源創新開發示范項目。
此外,與陸上風電相比,海上風電機組的運行維護成本更高。我國企業已經開始嘗試將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應用在風電運維領域,例如擴博智能的無人機自動葉片巡檢、明陽智能的AI海浪預測模型等,并在實際項目中獲得了驗證應用。(記者 郭宇)
轉自:中國工業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