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草業發展需要機械化加持
2022/9/18 15:51:46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我國是一個草原大國,是世界上草原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但是,我國草業發展與其他草原大國相比,機械化水平差距依然較大。“草業發展需要機械化的加持,我們需要加大草業機械化基礎性我國是一個草原大國,是世界上草原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但是,我國草業發展與其他草原大國相比,機械化水平差距依然較大。“草業發展需要機械化的加持,我們需要加大草業機械化基礎性研究的力度。”中國農業大學教授王德成對本報記者說。
草業機械化發展起步晚差距大
我國是世界第二大草地資源國家,草原是我國面積最大的陸地生態系統,但目前90%的天然草原不同程度地退化。
王德成說,我國草業發展面臨著“三低一弱”困境,即草原生產力下降40%—60%,草產品供給能力降低,放牧家畜出欄體重下降20%—30%,生態服務功能減弱。而機械化水平的提高,可以助力草業發展擺脫這些困境。王德成給記者提供了這樣一組數字:在美國,平均900畝草地就有一套割、摟、捆、垛、運設備。在我國,8.25萬畝草原才有一臺割草機。
我國草業機械發展起步晚、水平低。我國最早使用機械收割牧草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葉,生產牧草收獲機械始于20世紀50年代,21世紀進入自主研發階段。
據王德成介紹,從2011年至2018年,我國主要牧草及飼草收獲機械擁有量穩步增長。截至2018年,我國青飼料收獲機、打(壓)捆機、牧草收獲機的總擁有量達33.62萬臺。這個數量與歐美、日本等國家相比較,我國草業機械的研發、應用起步晚,保有量低。
牧草機械市場需求潛力大
王德成給記者講了這樣一件事。
2011年深秋,王德成到寧夏調研牧草機械,村干部聽說他要來,就在村口迎著寒風苦等了兩個多小時。當王德成出現時,村主任拉著他的手說:“我們太需要牧草機械了。就因為沒有機械,我們種植的牧草收不上來,都糟蹋在地里了。”
那個場景令王德成至今難忘。他說,一方面是農牧民渴盼著牧草機械,一方面是我國牧草機械發展滯后于生產和農牧民需求。我國大部分牧草機械還停留在低技術環節,核心技術刈割壓扁、收貯成型機械需從國外引進,產品質量也與國外先進牧草機械有較大差距。
雖然差距很大,但王德成認為,目前我國牧草機械化正迎來發展良機。
國家對草業發展高度重視,相關部門還加大了牧草機械化技術的研發投入并成立了國家飼草料生產科技創新聯盟,針對牧草產量低、品質差、產品種類少、機械化程度低、未實現標準化安全生產這5個突出問題,將對牧草生產的關鍵技術進行聯合攻關,以提升牧草的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此外,“十一五”以來,國家牧草產業技術體系和國家牧草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等研究平臺,也在逐步加大牧草機械化技術的研究和試驗示范。
如何提高牧草機械化水平
“人才和科研對推動牧草機械化發展必不可少。”王德成建議,要將牧草作為一項產業發展,在加大牧草機械化基礎性研究的同時,加大牧草機械化生產有關技術的宣傳推廣力度,讓先進技術在農牧區落地,讓農牧民掌握先進牧草生產機械化技術和裝備。
機械化發展促進退化草原修復
退化草原的土壤板結化并沙化,將使草地植被蓋度下降,雜毒草入侵,牧草生長發育受到抑制,牧草質量下降。中國農業大學副教授尤泳告訴記者,退化草原植被生長稀疏,植株不高,牲畜采食情況嚴重。一年生禾草及狼毒、馬蓮草等毒雜草大面積入侵,優勢禾草將受到威脅。以羊草為代表的禾草具有自我繁育、克隆生長的無性繁殖特性,但退化草地上其根莖上的節間芽大多處于休眠狀態,無法分蘗形成新的植株。
“我國目前現有的剔除毒雜草技術存在不足。”尤泳說,噴霧機噴藥用藥量大,對牧草和草原生態環境有危害。人工噴藥雖然用藥量少,但效率低、成本高。人工挖掘的效率低,且破壞地表。
尤泳告訴記者,目前,國內外的草地改良技術主要包括圍欄封育、松土、切根、播種、施肥、建立人工草地。其中松土、施肥、播種是普遍采用的改良技術,有相應配套的機具。而國內的草原改良技術集中在植被及土壤環境退化特征、退化等級評價指標、退化草原恢復演替規律、改良措施對比試驗和改良機具的研制等幾個方面開展研究,多采用農田機械對草地進行改良作業,如松土機、免耕播種機。
“在國家‘十一五’之前,我國并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自主研發的草地專用改良機械。”尤泳說,土壤具有可耕性,但對土壤擾動過大易遭受風蝕或水蝕,加速沙化過程,干燥大風的干旱季節甚至為沙塵暴提供沙源。因此,天然草地機械化改良的關鍵科技問題是要機械化構建適宜牧草生長的土壤單元體結構,研發低擾動、無翻垡、不揚沙的機械化草地改良作業模式。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王國業團隊多年來一直開展優勢毒雜草剔除機械裝備研究。該科研團隊針對毒雜草顏色、外形等生物學特征,采用圖像、光譜、雷達識別等植株識別技術,配合精量噴藥、機械粉碎等措施,進行精準對靶,定點清除。同時采用低擾動、切根、松土技術,促進牧草復壯。科研人員研發的毒雜草剔除機械,通過雷達測距進行植株識別,定點精量噴射,對狼毒花、莖、葉、根復合施藥,提高滅除率。這種方式低擾動,切根松土,能促進牧草復壯。
據尤泳介紹,我國目前主要研發使用的退化草原修復機械有草地盤齒式破土切根機、破土切根施肥補播復式機、草地平地機、氣力牧草種子輸送式免耕播種機等。其中,草地亞表層機械化破土切根復壯技術及配套機具等技術被認為填補了國內空白,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2012年,中國草學會將研發的草地改良機械捐贈給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太仆寺旗和正鑲白旗,并對農牧民進行培訓和技術推廣,轉變牧民對草地粗放式管理的生產習慣。2014年,我國將牧草切根復壯機械化技術、牧草切根施肥補播復壯機械化技術、牧草馬蓮碎根復壯機械化技術、牧草狼毒剔除復壯機械化技術等草原復壯機械化生產技術列入農業主推技術。目前,這些機械已在新疆、青海、內蒙古等11個省區推廣應用。
“退化草原修復機械化發展要對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針對中國草地資源現狀與特征,與退耕還草、禁牧休牧輪牧等草原重大保護工程措施相結合,用機械化技術解決我國草地保護與利用的實際問題。”尤泳說,機械化改良草地要同時兼顧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在不破壞草原生態環境的基礎上提高草原生產力,在保護的基礎上科學利用。(記者 李娜)
轉自:中國綠色時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集成電路進出口有望穩健增長
- 下一篇:豬價上漲,8-9月份生豬出欄量或環比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