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造“出游必選、途經必游”世界旅游目的地
2022/5/16 9:09:12 來源:中國旅游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根據國務院印發的《“十四五”旅游業發展規劃》,成都被列入旅游樞紐城市。成都將如何推進旅游樞紐城市建設工作,進一步開創旅游業發展新局面?近期,四川省成都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成都根據國務院印發的《“十四五”旅游業發展規劃》,成都被列入旅游樞紐城市。成都將如何推進旅游樞紐城市建設工作,進一步開創旅游業發展新局面?近期,四川省成都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成都市文化廣電旅游局黨組書記李川接受本報記者專訪,圍繞當地旅游資源特色、發展情況、發展思路等方面作了分享。
問:成都成為旅游樞紐城市,請問您怎么看?
李川:成都被列入旅游樞紐城市,作為一名成都市文旅行業的工作者,我深感榮幸和自豪。
過去一年,成都文化和旅游業呈現快速復蘇、高質量發展的良好局面。數據顯示,成都接待游客達2.05億人次、旅游總收入超3085億元。成都市成為第一批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示范城市之一;成都音樂坊、春熙路大慈坊街區進入第一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名單;武侯祠·錦里、寬窄巷子、春熙路成為首批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之一。
成都被列入旅游樞紐城市,為成都旅游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廣闊機遇和前進動力,我們要把握機遇,加快建成世界旅游名城,努力實現世界文化名城建設邁上新臺階,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和公園城市示范區建設作出新貢獻。
問:請您介紹一下,成都建設旅游樞紐城市有哪些資源優勢和發展基礎?
李川:成都歷史底蘊深厚、旅游資源豐富,擁有4500多年城市文明史和2300多年建城史,享有“天府之國”的美譽,2000多年來,城址未變、城名未改、中心未移,“熊貓”“川菜”“慢生活”已成為這座城市的“名片”。此外,成都還有都江堰、武侯祠、春熙路、熊貓基地等景區景點以及遍布全市的天府綠道、特色街區、時尚夜游等新業態和新場景。品一碗蓋碗茶、嘗一道經典川菜、燙一次地道火鍋、賞一次川劇變臉,已成為游客樂游成都的“標配”。
此外,成都還具備國際性、中心性、協同性三大核心功能。目前,成都正在建設泛歐、泛亞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國際門戶樞紐城市,是中西部地區唯一擁有兩個國際樞紐機場的城市。成都的交通區位、經濟區位、文化區位、地理區位在西部地區具有獨特優勢,以成都為發展支點,能有效覆蓋全川,從而進一步帶動整個西部地區的發展。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成都都市圈、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又進一步賦予了成都提升區域協同帶動力的使命任務。
問:作為中西部重要的口岸城市和旅游集散中心,目前,成都為境內外游客提供了哪些便捷的可進入條件和交通轉換條件?
李川:成都是境內外游客入川游覽體驗的首選目的地和門戶入口。雙流國際機場已成為全國第四個“5000萬級”機場,國際(地區)航線達131條;與此同時,天府國際機場正式開航投運。成都作為西部綜合交通樞紐的地位得到進一步鞏固,大大增強了成都建設旅游樞紐城市的動能。
在陸路交通方面,成都擁有成都站、成都東站、成都西站、成都南站四個主要火車站,高鐵、動車能便捷通達國內多個省會城市和重要城市;成都汽車總站等12個長途汽車站重點連接省內外重要交通節點。成都還有完善的高速公路網絡以及良好的自駕游配套保障基礎。即將開工的都江堰至四姑娘山的山地軌道交通項目,以及正在修建的成蘭鐵路,將快速串連起都江堰、四姑娘山、九寨溝等旅游景區景點,有效增強成都旅游的輻射帶動能力。我們將持續做好綜合交通服務,提升對區域旅游的輻射帶動作用。
問:“十四五”時期,成都旅游業發展的目標是什么,將采取哪些具體措施,推動旅游樞紐城市建設,進而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旅游集散地和目的地?
李川:“十四五”時期是成都市落實發展天府文化、建設世界文化名城的城市戰略,加快建設世界旅游名城的關鍵五年。我們將以服務新發展格局、構建和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為戰略牽引,以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為統領,以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實現高效能治理為發展導向,以建設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極核城市、全省文旅經濟發展核心區和世界文化名城為目標,以做優做強中心城區、城市新區、郊區新城為具體承載,著眼“興業惠民、潤城聚勢”,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旅游名城。
國家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近期印發的《成都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總體方案》,對成都的公園城市示范區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為成都建設旅游樞紐城市、打造國際旅游集散地和目的地帶來了新的契機。
未來,成都將積極融入公園城市建設“場景營城”的創新實踐,開辟“城市場景化、場景旅游化”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新賽道”。一是打造旅游產品品牌。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大力提升大熊貓、大遺址、成都美食、三國文化、詩歌文化、時尚都市等“成都元素”的國際影響力。實施寬窄巷子、錦里、武侯祠、杜甫草堂等重點景區、街區提升工程,加快推動文旅產業建圈強鏈,打造一批世界級旅游景區、度假區。二是完善旅游交通體系。進一步構建和完善以航空、高速鐵路、城際鐵路、高速公路、軌道交通為主骨架,干線公路、景區專用道路及慢行交通系統為補充的多層次、全方位的旅游立體交通出行鏈。視情恢復和開通國際定期直飛航線,推動開通成都與周邊城市機場間的直飛航班,推動實現成都與周邊城市之間鐵路的公交化運營。完善自駕游服務體系,推動建設一批國際化的房車自駕露營地和旅游休息站(點),強化成都旅游交通樞紐功能。三是提升旅游服務品質。依托機場、火車站,建設集交通集散、旅游咨詢、旅游購物、旅游救援等于一體的綜合性旅游集散中心。完善旅游購物離境退稅和便捷支付體系,提升旅游咨詢及服務國際化水平,健全旅游服務基礎設施。
總之,我們將緊緊抓住國家建設旅游樞紐城市的契機,全面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公園城市示范區建設等重大戰略,進一步加強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努力將成都建設成為全域可游的時尚公園城市、“出游必選、途經必游”的世界旅游目的地,面向世界、輻射西部的國際化旅游樞紐城市,推動世界旅游名城、世界文化名城建設。
轉自:中國旅游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