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部:科學、綜合實踐活動開設提前至一年級
2022/4/26 10:09:17 來源:經濟參考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記者21日從教育部新聞發布會獲悉,教育部門對已實施多年的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作出修訂。修訂強調增強課程思想性,注重對實際問題的有效回應,強化一體化設置。在課程設置方面記者21日從教育部新聞發布會獲悉,教育部門對已實施多年的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作出修訂。修訂強調增強課程思想性,注重對實際問題的有效回應,強化一體化設置。在課程設置方面,整合小學原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和初中原思想品德為“道德與法治”,進行九年一體化設計;改革藝術課程設置,一至七年級以音樂、美術為主線,融入舞蹈、戲劇、影視等內容,八至九年級分項選擇開設;科學綜合實踐活動開設起始年級提前至一年級;將勞動、信息科技及其所占課時從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獨立出來。
教育部教材局局長田慧生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具體修訂情況時表示,新課標加強了學段銜接,注重“幼小銜接”;趯W生在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領域發展水平的評估,合理設計小學一至二年級課程,注重活動化、游戲化、生活化的學習設計,依據學生從小學到初中在認知、情感、社會性等方面的發展變化,把握課程深度、廣度的變化,體現學習目標的連續性和進階性。了解高中階段學生特點和學科特點,為學生進一步學習做好準備。
據悉,新修訂的義務教育課程立足世界教育改革前沿,描繪了中國未來十年乃至更長時間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的育人藍圖,改革重點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強調素養導向,注重培育學生終身發展和適應社會發展所需要的核心素養,特別是真實情境中解決問題的能力,基于核心素養確立課程目標,遴選課程內容,研制學業質量標準,推進考試評價改革。
二是優化課程內容組織形式,跳出學科知識羅列的窠臼,按照學生學習邏輯組織呈現課程內容,加強與學生經驗、現實生活、社會實踐的聯系,通過主題、項目、任務等形式整合課程內容,突出主干、去除冗余。
三是突出實踐育人,強化課程與生產勞動、社會實踐的結合,強調知行合一,倡導做中學、用中學、創中學,注重引導學生參與學科探究活動,開展跨學科實踐,經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建構知識、運用知識的過程,讓認識基于實踐、通過實踐得到提升,克服認識與實踐“兩張皮”現象。
記者了解到,2021年4月至12月,國家教材委及其專家委員會審議審核通過了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語文等16個課程標準。下一步,教育部將組織開展國家級示范培訓,提供培訓資源,幫助義務教育階段廣大教師準確理解把握新修訂的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的新理念、新要求。二是強化課程落地實施制度建設,指導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制定義務教育課程實施辦法,各省對學校規劃課程實施提出工作要求。三是圍繞課程實施重點難點問題,設立一批課程改革項目,推動創新實踐。(記者 鐘源)
轉自:經濟參考網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