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十四五”教育事業發展規劃公布
2022/4/12 12:09:17 來源:山西新聞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4月4日,山西省教育廳公布了《山西省“十四五”教育事業發展規劃》(簡稱《規劃》)。山西省提出,“十四五”期間教育領域實施11項重點任務,11項重點工程。到2025年,基本建4月4日,山西省教育廳公布了《山西省“十四五”教育事業發展規劃》(簡稱《規劃》)。山西省提出,“十四五”期間教育領域實施11項重點任務,11項重點工程。到2025年,基本建成結構更加優化、保障更加全面、服務更加高效的高質量教育體系。
11項重點任務看這里
11項重點任務分別是:切實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進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推動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完善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教育體系;打造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擴大教育開放合作;持續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11項重點工程分別是:新時代學校思政工作提升工程;學校體育美育辦學條件提升工程;學生健康素養提升工程;公辦幼兒園擴容提質工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工程;縣域普通高中振興工程;職業教育提質培優工程;高等教育創新發展工程;“1331工程”提質增效;新時代教師隊伍素質提升工程;智慧教育建設工程。
突出勞動教育的實踐性
《規劃》明確,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學校規范開設勞動教育課程,科學設置校內外勞動教育項目,配齊建強勞動教育師資隊伍,建強勞動教育教研員隊伍,加強對勞動教育的評價和督導。在大中小學校設立勞動周,開展校園勞動文化建設、勞動榜樣進校園等活動。突出勞動教育的實踐性,遴選掛牌100個省級、500個市級、1000個縣級大中小學生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各設區市至少建立1個綜合性學生勞動教育實踐基地。
支持建成100所省級勞動教育實驗學校,積極開展勞動教育成果展示交流活動,宣傳推廣勞動教育典型案例和優秀課程視頻,推動形成重視勞動教育的氛圍,培養熱愛勞動、勤于勞動、善于勞動的高素質勞動者。
逐步提高中考體育占比分值
《規劃》明確,加強和改進學校體育美育工作。加強學校體育美育場地、設施、師資配備,完善“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的體育教學模式和“藝術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藝術審美體驗+藝術專業特長”的美育教學模式,幫助學生掌握1項至2項運動技能和1項至2項藝術特長。改進測試內容、方式和計分辦法,逐步提高中考體育占比分值。
全面實施中小學生藝術素質測評,測評結果納入學生綜合素質檔案,逐步推進藝術類科目納入初、高中學業水平考試范圍,逐步擴大美育中考改革試點范圍。
改進大學生體育評價方式,將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納入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將“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列入教學計劃,保障中小學生每天校內、校外各1小時體育活動時間。鼓勵基礎教育學校每天開設1節體育課,鼓勵普通高校、職業院校在各年級增設體育選修課。持續推進高雅藝術進校園,建立常態化學生全員藝術展演機制。加強游泳特色校、試點校創建工作。整合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和體育特色學校,建成1500所體育傳統特色學校。
加快發展校園足球,建成一批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試點縣(市、區)、校園足球“滿天星”訓練營和高校高水平足球運動隊。推進傳統文化傳承創新,建設150所省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學校、100個省級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
建設一批近視防控改革試點
《規劃》要求,完善以課堂教育為主渠道、主題教育為重要載體、日常教育為基礎的健康教育推進機制,幫助學生塑造健康心理品質、形成終身受益的健康生活方式。將兒童青少年體質健康狀況、近視防控工作納入各級政府績效考核,健全協同工作機制。
學生健康素養提升工程提出,建設一批省級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改革試驗區、試點縣(市、區)和近視防控示范學校。將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納入各級政府年度工作考核并向社會公布考核結果。力爭實現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每年降低1個百分點以上。
多渠道解決校醫短缺問題,中小學校按要求配備專職衛生技術人員、專(兼)職保健教師或衛生專業技術人員比例不低于70%。
高等學校按師生比不低于1:4000配備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且每校至少配備2名。推動每所中小學至少配備1名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縣級教研機構配備心理教研員。
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把中等職業教育作為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和建設山西特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重要基礎,保持普通高中與中等職業教育規模大體相當。設區市統籌做好區域內中等職業學校資源整合、布局調整工作,解決“空、小、散、弱”問題。
改善高等職業學校辦學條件,整體提升辦學質量。聚焦關鍵領域、重點行業、重點區域,調整優化高等職業學校布局結構。支持符合條件的優質高等職業學校整合資源組建本科層次職業學校,穩步發展職業本科教育。以省級高水平中等職業學校為基礎,開展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試點。建立專業設置、辦學規模動態調整機制。支持4所入列國家“雙高計劃”高職院校推進建設項目,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實施省級“雙高計劃”,立項建設10所高水平高職學校和高水平專業群,帶動高等職業教育提檔升級。
調整優化職業學校布局結構,中等職業學校數量逐步調整到320所左右,新建3所以上本科層次職業學校,穩步發展職業本科教育。實施品牌專業建設計劃,重點打造200個職業教育品牌專業。實施“職教金課”建設工程,培育、建設、認定一批精品課程。加強職業學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建設100個省級名師工作室、100個省級教學創新團隊和100個“三晉名匠(大師)”工作室。
積極擴大研究生招生規模
深入實施“十四五”高等學校設置規劃工作,推動高等教育發展與山西省“一群兩區三圈”城鄉區域發展布局緊密對接、相互促進。建設中部城市群高等教育創新區、太忻一體化經濟區教育協同發展試驗區,構建晉南、晉北、晉東南高等教育產教融合先行區。
全面完成獨立學院轉設,重點布局建設一批理工科高校。支持增設學前教育、醫學、工科類等急需緊缺或填補空白的本科高校。健全完善學科專業動態調整機制,鼓勵高校增設新興專業、應用型專業,推動學科專業一體化建設。實施學科分類建設,鞏固優勢學科、加強基礎學科、扶持冷門學科、強化應用學科、發展交叉學科、填補空白學科、撤銷低質錯位學科。適度擴大高等教育總體規模,積極擴大研究生招生規模。
加快推動“雙一流”建設高校內涵式高質量發展,支持山西大學、太原理工大學、中北大學率先發展,深入推進教育部與省政府戰略合作備忘錄、合建山西大學,省政府與工業和信息化部共建中北大學,實施“雙一流”種子學科培育工程,推動“雙一流”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推動“1331工程”提質增效,在學科建設方面,重點加強博士學位授權學科建設,2個至3個學科進入國家“雙一流”建設序列。在重點實驗室方面,1個至2個實驗室成為國家重點實驗室,新增5個以上國家部委創新平臺,力爭國家部委及以上重點實驗室或其他基礎研究類創新平臺總數達到25個。在協同創新中心方面,新增2個至3個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實現省級協同創新中心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群的全覆蓋。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方面,進一步提升科技攻關、技術研發與產業轉型升級的契合度。在產業創新研究院方面,實現對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的全覆蓋,力爭在國家大學科技園或教育部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上實現新突破。(武佳)
轉自:山西新聞網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