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大關鍵詞,15位頂尖學者,帶你讀懂思想馬拉松
2021/6/9 18:49:21 來源:新訊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2021年5月29日,以“融合·創造與連接未來的新可能”為主題的湛廬第四屆思想馬拉松,歷經11小時11分58秒的“硬核奔跑”圓滿落幕。2021年5月29日,以“融合·創造與連接未來的新可能”為主題的湛廬第四屆思想馬拉松,歷經11小時11分58秒的“硬核奔跑”圓滿落幕。
來自宇宙科學、生命科學、認知神經科學、量子計算、數據治理、類腦計算、城市科學等領域的15位頂尖學者,相互間進行了這樣一場十多個小時、馬拉松式的思想碰撞,經過激烈的智識交鋒,拓展出一片人類認知的新視野。
在活動進程中,我們采訪了各位嘉賓在交流、討論、進行頭腦風暴后的感受,了解思想馬拉松給他們帶去了怎樣的收獲與認知。今天,湛廬君將這些采訪總結成9大關鍵詞,帶你一起領略,這段在頭腦中奔跑的特殊歷程。
1.關鍵詞:思想領航者 MindLeader
思想馬拉松的參與者被稱為思想領航者(MindLeader),是各自領域的先行者,他們面向未來與未知,身后是逐漸清晰的已知世界。
截止2021年5月,湛廬已經成功舉辦了四屆思想馬拉松(CHEERS MINDTHON),也誕生了41位思想領航者,他們從事的領域從微觀粒子到宏觀宇宙,從古生物學到人工智能,涉及到先鋒藝術、心理學、哲學等等學科,在人類通向未知的各條快軌上,都有著思想領航者的身影。
2.關鍵詞:11小時11分58秒
2021年5月29日,以“融合·創造與連接未來的新可能”為主題的湛廬第四屆思想馬拉松落幕,計時器定格在11小時11分58秒,上一屆思想馬拉松用時9小時59分33秒,再之前的兩屆時長都在12小時左右。
思想領航者需要在超過10小時的時間中,闡述自己領域內的新研究、新發展、新成果,并與其他思想領航者進行思維交鋒。思想馬拉松除了一次午休,中間再無間斷,這是對參會者身、心、智全方位的考驗。
第一次成為思想領航者的阿里巴巴集團前副總裁、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專家合伙人車品覺這樣形容思想馬拉松:“這確實是像一場馬拉松,一定要有足夠的體力和腦力,這才能真的在這條思想的路上走過來。”
3.關鍵詞:稀缺的思想
迄今,思想馬拉松只舉辦過四次,之前國內從未有過如此跨領域、高規格的前沿思想盛宴。每隔半年,思想馬拉松便會就近期認知邊界推進最快、對人類生活影響最大,或者未來可能爆發式增長的領域進行探討。
第四屆嘉賓、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劉華杰談到:“這個活動在國內還是很少見,我相信在全球范圍內也不是特別多見。它提供了一個平等自由發言的場所,能夠讓我們把自己真實的想法拿出來,不怕說錯,就怕我們不說真話。”
參加過兩屆的中央美術學院實驗藝術學院院長、著名策展人邱志杰說:“這里能重新見識到符合邏輯的思考方式,高品質的思考方式和比較有禮貌的言談方式,這些都是在文化藝術界比較稀缺的品質。”
思想馬拉松不僅在形式上獨樹一幟,在思維成果上也讓所有的參與者收獲頗豐。浙江大學人文高等研究院駐訪學者、浙江財經大學經濟學教授李井奎表示:“思想馬拉松的意義對我來說是很震撼的,能夠接受不同學科的思想洗禮,因為這個世界上唯一稀缺的就是思想。”
4.關鍵詞:跨界交互
每個思想領航者都來自不同的領域,在這些偉大的頭腦中,是瞬息間連續的思維跳躍。接收新知,為學科破壁,邊界既起點。思想領航者們將某一前沿成果拉向自己熟知的領域,對其解構、重塑。
同濟大學上海國際設計創新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蘇運升這樣總結思想馬拉松:“原來簡單的talk或者叫單向輸出,思想馬拉松有更多的交互,尤其是跨界的交互,我覺得可以達到互相學習共贏的狀態,這是非常非常棒的一個體驗。”
清華大學未來實驗室首席研究員馬兆遠也談到了他的參會體驗:“人類跟 AI之間最大的差別,就是可以最快地跨領域執行任務,但是能不能跨到一個專業的領域,需要與那一領域的專家進行學習、交流、反饋,同時刺激自己的想法,思想馬拉松真的去營造了這種氛圍。”
5.關鍵詞:思維碰撞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粒子天體物理中心主任張雙南用“互懟”,來形容腦力碰撞時的熱烈場景:“大家互懟的過程中,把自己思想里特別深刻的、特別想了解的東西問了出來。思想馬拉松提供了這一氛圍,讓大家懟起來很愉快,爭論之后非常友好,參加的每個人都有收獲。”
國家健康和疾病人腦組織資源庫執行主任包愛民,此前參加過第二屆思想馬拉松大會,她談及了自己的感受:“多學科的學者坐在一起交流,思想馬拉松是一個很好的大腦風暴過程,我覺得將來的學者都需要這樣的學習或者訓練。”
6.關鍵詞:非線性的激發
張雙南在本屆思想馬拉松上第一個做了主題分享,他介紹了黑洞與中子星相關的最新研究成果。在互動環節,其他領域的思想領航者拋出了各種提問,張雙南在結束后仍對之前的激辯過程有幾分感慨:“幾個維度的學者之間互懟,往往激發出來的是非線性的過程,非線性的過程有時候可能什么也得不到,但有時候得到的就是線性過程得不到的東西。”
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中心和北京應用數學研究院教授丁津泰更是不斷向每一位演講者提問,“我本來就很想知道其他領域的人做什么,想知道在他們的領域中心發生了什么樣新的事情,這些對我自己做的研究可能很有啟發性。”
北京大學教授、北京未來基因診斷高精尖創新中心成員黃巖誼同樣深受“啟發”:“因為工作原因,平常我見的科學家比較多,但很多時候我更希望跟不是科學家的專家對話交流,比如說搞歷史的、搞藝術的專家,有的時候凡是這種離得遠的專業,會給我帶來很多很意外的啟發。”
7.關鍵詞:潛能提升
碰撞、啟發之后,激發了每一位思想馬拉松參與者的潛能。正如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宇宙暗物質暗能量團組首席研究員陳學雷所說:“馬拉松實際上是一場把人的潛力、能力發揮到很大程度的活動。我們在沒有做這件事情之前,很難想象人居然能跑馬拉松。如果我們在思想上,堅持去獲取、廣泛吸取,很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同時也會發現我們自己比原來想象的更能吸收,或者說更能擴展思路。”
一個由智者共創的場域,在思維交互中,每個人都發現,在對話最偉大的頭腦的過程中,是自身潛能的提升。
8.關鍵詞:思想進化
北京師范大學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薛貴,這樣總結自己的思想馬拉松首秀:“它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能讓我們跳出日常思考的邊框,回到一個更宏觀的問題上,思考在人類的未來發展當中,我們所面臨的一些更為廣闊、更為深刻的挑戰,如果在這個過程中,還能建立某些連接,實現思想的碰撞,這就是思想馬拉松能夠實現的思想進化。”
人類從史前進化到今天,身體構造、膚色、語言變化了無數次,今天的我們,追求更高層次的思想進化,這就是湛廬舉辦思想馬拉松的初心。
9.關鍵詞:融合,創造與連接未來
本次思想馬拉松的主題詞是“融合”,這也是所有思想領航者欣然赴約的原動力。清華大學計算機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張悠慧坦言:“思想馬拉松我第一次參加,這是學科交叉融合、非常好的一個場所,其實我所做的工作,包括最近我們清華的一些工作,強調的就是多學科交叉融合。湛廬提供了一個非常高端的、思想碰撞的場所,希望我能夠把今天的一些想法火花帶回去,對我們下一步工作有所啟發。”
人類認知前沿飛速推進的同時,各領域的邊界有了交集,在交匯處更容易產生新的思維成果。思想馬拉松就是這樣一個催化的場域,它匯聚偉大的頭腦,讓思想融合、共進,創造與連接未來的新可能。
沒有終點的馬拉松
嘉賓中,上海大學副校長汪小帆親歷了思想馬拉松的成長,他被湛廬創始人、董事長韓焱女士親切地稱為“四朝元老”。這位資深的思想馬拉松跑者感觸良多,用他的話形容:“我理解的思想馬拉松,是一場沒有終點的旅程,或者說我們永遠在路上。通常的思想馬拉松,我們是一個個的個體在奔跑,但在湛廬的思想馬拉松中,我們更加關注的是我們這個群體在路上的表現。”
呼嘯而來的未來,需要跨界思維,思維再融合碰撞,創造更偉大的明天。正如湛廬董事長、創始人韓焱女士在本屆思想馬拉松的開篇演講中說的那樣:“希望各位思想領航者和現場的每一位參與者,我們一起,開啟今天這場思想馬拉松,進入一場跨界又跨域的智識探險,祝愿大家都有‘意外的收獲’,并且離自己和人類的宏大目標更近一步”。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告別私域運營煩惱!小慧AI三大新功能上線:AI側邊欄+數字員工+文案助手,效率飆升300%+
- “找回”失落文明、化身“古蜀祭司”……“AI+”賦能文博游奇妙體驗升級
- 重溯長征精神,盡展硬核實力——“愛瑪行萬里 京球助長征”活動圓滿收官
- 工信部:1—4月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2%
- 一系列政策發力顯效 輕工業經濟運行延續穩中有進態勢
- 旅游列車加密開行 激活文旅消費潛能
- 重塑數字創作邊界,青瞳視覺聯合索尼中國研究院推出 CMVolcap 三維重建系統
- 新航道西安學校:深耕本地,托舉學子的留學夢想
- 教育部實施“宏志助航計劃” 專場招聘提供崗位110多萬個
- 今年前5個月鋼鐵行業運行總體平穩向好 鋼材消費結構正經歷深刻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