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項技術取得突破 重機行業去年利潤同比增長19.61%
2021/6/7 10:12:03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在4月16日于北京召開的中國重型機械工業協會第八屆二次會員代表大會暨理事會上,協會與業界同仁充分肯定了一年來行業的發展。2020年全行業全力戰勝困難,抵御風險,積極推進轉型在4月16日于北京召開的中國重型機械工業協會第八屆二次會員代表大會暨理事會上,協會與業界同仁充分肯定了一年來行業的發展。2020年全行業全力戰勝困難,抵御風險,積極推進轉型,保證了平穩健康發展。
2020年1~2月,重機行業營業收入急劇下滑21.43%,全行業眾志成城,迅速復工復產,經過持續奮斗9個月,營業收入由負轉正,全年同比增長2.21%,結果來之不易。
成績斐然利潤率較高
中國重型機械工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景曉波表示,我國重型機械行業2020年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9.61%,行業利潤率達到6.4%,同比提高0.96個百分點,這是近幾年在效益上取得的最好成績。報告分析了重型機械行業目前發展形勢,基于理事會工作的不足與行業發展的需求,提出協會2021年主要工作任務與目標,以“突出重點、精準施策、化危為機、創新發展”為核心,實現核心技術的自主可控,為重機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去年一批高水平重大技術成果取得成就。振華重工參與的“海上大型絞吸疏浚裝備的自主研發與產業化”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太原重工的“重型臥式鋁擠壓成套裝備關鍵技術研究及工程應用”、西安重工的“高品質低能耗板坯連鑄生產線關鍵裝備的研究與應用”、中信重工和洛礦院的“超深礦井安全高效重載提升關鍵技術及產業化應用”和北起院的“生物質發電廠燃料智能化儲運系統關鍵技術及應用”四項目獲得中國機械工業科技進步一等獎;中國一重、北方重工、大連重工、河南礦山等企業研制出了一批填補國內空白的重大技術裝備。
直面挑戰創造更多機遇
協會年度統計顯示,重機行業業務收入增速2020年明顯放緩,且有持續放緩的趨勢,自2020年7月增速低于機械工業后,到年底低了2.28個百分點。在營業收入增速下滑的背景下,應收賬款有所增加,流動資金成為企業的挑戰。
部分創新能力強,產品和服務特色明顯的企業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保持了30%的增速,但也有部分企業仍囿于傳統服務模式,目前生存出現了很大困難。同時,不同專業差別非常大,冶金機械、礦山機械下滑幅度較大,專用起重機、機械式停車設備、倉儲物流設備、人工制砂設備保持著極強的增長活力。
市場環境相對更為殘酷,龍頭企業正面帶動性不足,本應獲得的收益出現縮水,進一步加大了行業的發展和生存難度。
重型行業在技術研究方面投入還需要加強、總體創新能力也有待加強,當傳統市場萎縮時很難通過技術創新進行新產品和服務替代,對市場變化的適應能力和開拓新用戶的能力較差,成為行業持續發展的主要瓶頸。
由于傳統服務市場增長乏力,2020年產能增速分別為粗鋼5.2%、鋼材7.7%、有色金屬5.5%、原煤0.9%、水泥1.6%、原油加工3.0%、發電2.7%,重型機械市場總產量嚴重不足,并且成為長期的大概率事件,2021年國家將采取措施進一步壓縮鋼鐵和水泥的產品規模以及煤電比例。
此外,據聯合國貿發會議報告,由于新冠沖擊,2020年全球貨物貿易額同比下降5.6%,服務貿易同比下降15.4%。由于中國率先控制了疫情和實現復工復產,對全球經濟和貿易發揮了拉動作用,出口17.9萬億元,增長4%;機電產品出口增長6%,但重機行業的出口比例下降了11.98%。
2021年整體環境較2020年會有較大改善。裝備制造業特別是高端裝備制造正處于強勢增長期,2020年高技術制造業和裝備制造業增加值比2019年增長7.1%、6.6%,增速分別比規模以上工業快4.3、3.8個百分點。從產品產量看,工業機器人、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微型計算機設備行業都在增長。智能和信息化融合對裝備制造業加速賦能,以單件小批量生產為特點的高適應性重型機械行業提供轉型發展的通道和機會。
協會預測,預計2021年出口會出現下滑,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發展格局成為國家戰略,節能方式和減排指標等方面對相應的技術和設備提出了更多新需求。重機行業傳統市場的增量雖然不足,但存量很大,根據產業升級和新指標和新要求,進行技術改造任務非常迫切,對于創新實力較強的企業,可以不斷推出新技術產品和服務,立足傳統市場,節能降耗,安全環保的新需求能贏得快速發展的新機遇。
提升品牌與核心實力
景曉波認為,重型機械企業需要提升行業自身能力,機械設備的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為產品的迭代升級、換代創新、加快產業鏈現代化,加強行業資深創新能力提供了時機。
協會專家建議企業做好風險把控,包括疫情、資金、合同項目、國際市場等多方面的風險把控。
太原重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兼董事長韓珍堂表示,重機企業需要保持發展信心和發展定力,增強大局意識與風險意識,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找準自身定位,抓住歷史機遇、加強科技創新、培育企業特色、創建知名品牌、增強核心競爭力、夯實發展內功,為制造強國戰略做出更大的貢獻。
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二司重大技術裝備處處長、一級調研員片飛在講話中強調了重型機械行業“十四五”發展規劃編制的重要性,他表示針對重大技術裝備國家頒布了多項政策文件,特別是十八大以來,政府部門加大了對重機行業發展的重視,新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等的研制創新,使行業發展大有可為。他表示,需要加快政府統籌謀劃,加強供需對接,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并建議協會發揮牽頭作用,倡議行業自律。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楊學桐在講話中強調了重機行業穩定發展對整個機械行業乃至國家發展的支撐作用,他指出重機行業目前發展形勢總體向好,行業高質量發展將會帶動其廣泛的服務領域共同發展,目前創新驅動是行業發展的關鍵,行業企業要抓住各種機遇,贏得發展的主動權。
中國重型機械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張維新表示,重型機械行業“十四五”發展規劃綱要中提出,建議進一步完善減稅降費政策,加強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管理機制,加大對龍頭企業科研資金支持力度,加強機械專業領域的人才培養,建議組建“國家大型鑄鍛件技術創新平臺”。(郭宇)
轉自:中國工業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