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中國云計算行業發展現狀及未來幾年發展趨勢分析
2018/8/13 17:06:0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一、云計算行業現狀分析1、全球云計算服務市場規模及結構分析公共云服務市場將繼續呈現出高速發展態勢,并一直持續至2018年,2017年全球云服務市場規模達2602億美元,同比增長18.5%。這種強勁的發展勢頭反映了人們從傳統IT服務向云端服務一、云計算行業現狀分析
1、全球云計算服務市場規模及結構分析
公共云服務市場將繼續呈現出高速發展態勢,并一直持續至2018年,2017年全球云服務市場規模達2602億美元,同比增長18.5%。這種強勁的發展勢頭反映了人們從傳統IT服務向云端服務的轉變,因為企業越來越傾向于追求數字化商業戰略。
2009-2017年全球云計算服務市場規模(單位:億美元,%)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7 年全球云計算 IT 基礎設施產品(服務器、企業存儲和以太網交換機)支出,包括公有云和私有云,達到 434 億美元,同比增長 21.7%。 AWS 營收均保持 40%以上的增長, 2017 年四季度達到 51.13 億美元, 2017 年全年營收 174.59 億美元,同比增長 43%, 2018 年一季度,營收達到 54.42 億美元,同比增長 49%,保持高速增長態勢
全球云 IT 支出情況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AWS 季度營收及增長情況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根據云計算服務性質的不同,可以將云計算區分為公有云、私有云,根據用戶的不同需求,采用不同的部署模式。對于初創企業,由于缺乏IT基礎設施建設經驗和大量初始投入資金,一般會選擇公有云服務,企業不需要關心運營等事宜,可以有效的節省成本。但是,對于IT基礎設施已經比較完善的大企業,選擇公有云就意味著浪費之前投資的IT資產,現有IT系統還需要做調整或遷移以適應公有云,一般會選擇私有云搭建。在私有云中,企業對硬件和服務流程有著完全的控制,另外,金融等特殊行業的企業還需要遵循相應的行業規定,對于業務系統來講,不論是改變部分接口或者是做架構重構來遷移至公有云,都會發生大量的開發和測試成本,并且會給業務服務可靠性帶來風險,而私有云可以根據客戶需求定制底層服務來適應業務系統,遷移至私有云基本不需要任何應用層面的改動。
2017年云應用服務(SaaS)也實現年增長21.6%,達到586億美元;云管理和安全服務的增長率達到22.5%,云應用基礎架構服務(PaaS)也表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達到26.7%的增長率。
2017年全球云計算細分市場規模(單位:億美元)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7年全球云計算市場結構(單位: %)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目前云計算市場不同廠商提供的服務存較大的差異,尚無統一的技術構架和體系。按照服務的類型,云計算一般可以分為 IaaS、 PaaS 和 SaaS 三類,在服務的深入度上依次遞增。在云生態中, IaaS 能夠滿足基礎網絡設施和服務器的使用需求, PaaS 能夠為用戶提供基礎開發工具,而 SaaS 服務則能夠直接滿足客戶應用軟件的全部 需求。
全球 2016 年 IaaS、 PaaS、 SaaS 三類業務三種業務分別占比 34%、 8%、 58%。國內公有云三種業務占比則為51%、 5%、 44%,私有云硬件服務的占比則更高,達到 72%。相對成熟的海外市場比較,我國的 PaaS、 SaaS 占比總體云計算市場還有明顯差距,因此未來我國云計算主戰場重心將逐漸向 PaaS 和 SaaS 層偏移。
2017 年全球公有云細分市場占比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7 年中國公有云細分市場占比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SaaS 市場規模分析
截至 2016 年,全球公有云的 SaaS 的市場規模已經達到了 389 億美元,并且年均保持超過 20%的增速仍在不斷擴張,未來傳統的各項軟件服務在未來都將會和云計算相結合,在這個動力的驅動下,預計云計算市場未來仍能維持 20%以上的增速。
全球公有云 SaaS 市場規模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我國 SaaS 企業軟件的市場規模近 3 年保持了 40%左右的高速增長, 2016 年已經達到 75.4 億元, 2017 年將達到百億級別。傳統的軟件的滲透率已經達到了瓶頸,未來發展的重點將會在云端,云服務的發展推動了傳統軟件廠商向 SaaS 服務提供商轉變,軟件與云的結合成為了重點發展方向。
中國 SaaS 企業軟件市場快速增長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國內公有云市場以阿里巴巴、騰訊、用友網絡和金蝶國際、漢得信息、鼎捷軟件等典型上市云服務商來看,2015 年~2017 年迎來云業務爆發增長。阿里巴巴 2017 云業務同比增長超過 90%,用友網絡與金蝶國際的云業務增速也均超過了 60%。云業務的落地創收也帶來市場估值抬升, 2017 年 1 月至今,用友與金蝶、漢得信息等股價漲幅分別達到 79%、 155%和 32%。
2017年國內主要SaaS企業云業務增速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3、云市場用戶情況分析
目前,云市場增量需求爆發已經得到印證,用友軟件和金蝶國際在保持傳統 ERP 業務重回高增速的情況下,云業務取得了高速增長。2016 年至 2017 年用友網絡云服務增速由 34%提升到了 250%;金蝶國際在 2015 至 2017年內取得了 80%、 79%、 67%的連續高速增長,并且 74%云業務的客戶為新增客戶。
金蝶云客戶 70%以上為新增客戶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海外市場 Adobe 轉型之后用戶數量快速提升帶動了營收水平的爆發式增長。用戶數在 2013 年至 2017 年間用戶數由 143.9萬上升到了 1200 萬,年化增長率高達 69.9%;營收水平由 19 億美元上升到了 42 億美元,實現翻倍增長。
Adobe 上云后,用戶規模快速擴大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二、云計算行業未來幾年發展趨勢分析預測
未來幾年云服務市場仍將保持較高的增長率。根據預測,云服務呈現出的這種強勁發展勢頭有望在未來5到7年內仍然保持下去,并預計到2020年時,全球云計算市場的規模將達到4114億美元。
2020年全球云計算前景預測(單位:億美元,%)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在2020年前,IaaS市場的復合增長率將達到27.78%,SaaS市場的復合增長率將會達到19.38%;整體市場的復合增長率約為16.5%。
2020年全球云計算細分領域增速對比(單位:%)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1、云計算企業將強化云生態體系建設
各巨頭正紛紛打造以“我”為主的云生態,強化對云計算行業的掌控力。阿里云推動云合計劃,計劃招募1萬家云服務商,共同構建生態體系,為企業、政府等用戶提供一站式云服務。
騰訊云發布“云+計劃”,5年投入100億元打造云平臺及建設生態體系,吸引云計算產業鏈上的長尾企業。浪潮發布“云騰計劃”,計劃3年內發展3000家以上合作伙伴。華為企業云與國內100多家各行業領先的合作伙伴、20多個城市達成合作,擴展行業應用和計算能力。
樂視云發布云資源、云視頻、云應用、云發行、云營銷、云數據6大場景,致力打造視頻云生態,構建搭載在云上的內容、發行乃至用戶的商業價值鏈和生態系統。百度推出“云圖計劃”,攜手行業合作伙伴共建生態圈,計劃5年內投入100億元打造百度云平臺及生態體系。
云生態將可能成為云計算行業競爭力的標志,2017年,各廠家將實質性推動云生態建設,也將有更多云計算企業啟動云生態戰略。
2、價格戰將加速云計算企業優勝劣汰
由國內外云計算巨頭主導的價格戰近年來持續上演,主要云計算廠商表示將跟隨降價。降價有利于云計算更快普及,將加速中國云計算市場進化歷程,同時也會直接影響云計算企業收入,可能加速產業洗牌速度。阿里云在2016年年中進行了17次產品價格下調,如此降價幅度,難免讓中小云廠商倍感壓力,甚至逐漸失去競爭力而遭到淘汰。以美國市場為例,主要云計算廠商推動的價格下降促使市場整合,在幾輪降價之后,美國幾十家云服務商變為當前的三家主導。
2017年,伴隨價格戰的繼續,云計算企業優勝劣汰將開始顯現。
3、銀行業將穩步加快推進上云進程
2016年7月,中國銀監會發布《中國銀行業信息科技“十三五”發展規劃監管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提出銀行業金融機構要穩步開展云計算應用,到“十三五”末期,面向互聯網場景的重要信息系統全部遷移到云計算架構平臺,其他系統遷移比例不低于60%。恒豐銀行上云,以及更早的微眾銀行使用云計算技術構建業務系統等成功案例,也將對銀行業上云起到示范作用。
2017年,在政策推動下,相關監管規則和標準將落地和完善,針對銀行業務的云計算技術、解決方案會更加成熟和安全,更多銀行將基于業務需求啟動上云進程。
4、針對多云服務的管理服務將會出現
目前,有不少企業使用多個云廠商提供的云服務。其原因,一是為緩解風險,當一個供應商宕機,還有其他供應商可以提供服務;二是為降低總成本,提供商的某些服務或產品價格互有高低,通過多云可以選擇成本更低的組合。隨著企業越來越多地使用多個云廠商提供的云服務,也帶來了一些云管理的問題。如有些應用需要在異構環境中遷移,有些需要在多個異構云環境中部署,有些需要跨云跨網絡運行,有些需要跨云進行災備和恢復。目前,類似管理的問題主要依靠人力處理,帶來很大工作量。
為解決上述難題,方便多云資源管理管控的云管理平臺將會出現,為企業使用的多云提供統一管理、服務集成、費用管理、使用統計分析等功能,實現將應用靈活部署到不同云環境,在不同云環境中動態遷移應用等。
5、區塊鏈相關云計算產品和服務將涌現
區塊鏈技術和應用的開發、測試、部署較為復雜,門檻仍然較高。云計算具有資源彈性伸縮、成本低、可靠性高等優勢,它與區塊鏈結合,可以幫助企業快速低成本地開發部署區塊鏈,促進區塊鏈技術成熟,推動區塊鏈從金融向更多領域拓展。
隨著區塊鏈逐步走向應用,將有更多云計算企業推出區塊鏈相關的產品和服務。
6、細分行業云服務將成為中小廠商生存之道
國際和國內云計算市場均呈現強者恒強的局面,但同時可以看到,各大巨頭提供的云服務存在一定程度的同質化,而用戶需求千差萬別,呈現多樣化,各大巨頭無法滿足各類用戶的具體需求。隨著云計算產業生態鏈不斷完善,行業分工呈現細化趨勢,從游戲云、政務云、醫療云,到2016年快速壯大的視頻云,都體現出行業云的發展潛力。
在云計算白熱化的競爭態勢下,中小廠商需要瞄準用戶精細化需求,提供行業云等差異化云服務,以獲得競爭優勢。
7、將有更多數據中心投入建設
隨著云計算市場的持續擴張,尤其是各巨頭云計算業務高速增長,云計算提供商需要建設更多數據中心以滿足業務需求。如谷歌于2016年4月宣布,到2017年年底將在全球建設12個新的數據中心,以提高其云服務空間。另外,云計算提供商還需為遵守當地數據主權法律,在特定國家或地區建設數據中心,如德國、加拿大、日本、英國和中東地區等。從國內看,“互聯網+”戰略、大數據戰略和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建設進入推進落實階段,需要更多數據中心的支撐。
各地對大數據、云計算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高度重視,大部分省市出臺了大數據相關規劃和實施方案,其中對云計算進行了部署,并對數據中心引進給予諸多優惠政策,硬件廠商、運營商與各地的大數據、云計算合作也進入推進階段,全國范圍內一大批數據中心正在或即將開工建設,我國數據中心仍將處于高速建設發展時期。
8、容器技術應用將更為普及
容器服務具有部署速度快、開發和測試更敏捷、系統利用率高、資源成本低等優勢,隨著容器技術的成熟和接受度越來越高,容器技術將更加廣泛地被用戶采用。谷歌的Container Engine,AWS的Elastic Container Service,微軟的Azure Container Service等容器技術日臻成熟,容器集群管理平臺也更加完善,以Kubernetes為代表的各類工具可幫助用戶實現網絡、安全與存儲功能的容器化轉型。國內看,各家公司積極實踐,用戶對于容器技術的接受度得到提升,根據調研機構數據,近87%的用戶表示考慮使用容器技術。
9、企業上云進程將進一步提速
在“互聯網+”、《 中國制造2025》等一系列戰略推動和企業自身轉型升級迫切需求下,企業越來越重視信息技術的應用,而云計算無疑是企業更快部署信息化應用的“利器”,諸多行業企業成功上云已起到良好示范作用。國內云計算服務能力日臻完善,價格不斷下降,為企業上云提供了較好條件。
10企業級SaaS服務走向個性化定制化
截至2016年年底,國內企業級SaaS云服務各領域創業項目數量有近400家,涉及20余個領域,包括企業報銷、企業商旅、CRM、ERP、HR、OA、協同辦公、收銀支付、考勤管理等。幾乎在企業管理的每一個領域,都有諸多垂直SaaS服務解決方案。企業客戶有較多選擇性,便會對使用體驗提出更高的要求,隨著云服務的不斷升級,統一的云服務已經不能完全滿足企業需求,不同行業、不同企業需要更具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定制化、個性化云服務將更能解決企業管理痛點,贏得市場。目前已經有一些企業開展了相關布局,如錢包行云可根據企業不同需求定制不同的模塊化服務。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