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物流裝備行業市場大, 增速快,未來有望成為千億級市場
2017/4/3 10:25:17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一、冷鏈物流裝備需求預計保持穩健增長冷鏈物流行業未來 3~5 年 CAGR20%+,冷鏈設備需求預計保持穩健增長。我國目前冷 鏈滲透率依然較低,當前冷鏈設備年市場規模約 94 億元,未 來受益消費升級有望實現持續增長。我國長期冷庫設備市一、冷鏈物流裝備需求預計保持穩健增長
冷鏈物流行業未來 3~5 年 CAGR20%+,冷鏈設備需求預計保持穩健增長。我國目前冷 鏈滲透率依然較低,當前冷鏈設備年市場規模約 94 億元,未 來受益消費升級有望實現持續增長。我國長期冷庫設備市場 空間 950 億,冷藏車冷機市場空間 1033 億。
制造領域看好新能源等高技術行業物流自動化改造。降本增 效是制造業進行物流自動化改造的主要訴求。我國制造業物 流自動化年市場規模約 160 億元,未來動力鋰電池生產企業 的物流自動化改造需求有望爆發。
快遞、電商需求彈性雖好,但設備市場規模較小?爝f行業 對智能物流設備的需求集中在自動揀選環節,快遞企業上市 拉動自動化投資有限,預計 2017 年自動揀選市場規模約 10 億左右。電商行業揀選以半自動化為主,設備采購需求集中 在京東、蘇寧等大型電商手中,市場規模約 15 億元。
(一)、市場成長性好,潛在空間大
當前智能物流裝備需求主要集中在制造業(新能源、醫藥、煙草等)、物流業(冷鏈、快遞 和電商)領域。制造業迫切需要產業升級,目前智能物流系統的滲透率較低;而物流服務 行業由于下游消費升級,行業整體資本開支較高。
2015 年自動化物流系統市場空間規模約 276 億元。其中,制造業物流設備和系統需求約 160 億元、冷鏈冷庫和冷藏車設備需求約 91 億元,快遞行業和電商行業需求分別約 10 億 元和 15 億元。從潛在市場空間看,制造業智能化改造空間 3150 億,是未來行業發展的主戰場。
物流設備需求情況匯總
數據來源:公開數據整理
智能物流設備行業能夠保持高速增長的主要驅動因素是受益于行業的自動化改造升級以及 下游消費升級推動,細分來看:
制造業:主要依靠降本增效推動。在人力資源成本增加、土地資源有限、經濟轉型升級等 大背景下,許多領先的制造業企業開始以物流為切入點進行自動化轉型升級。對于大型制 造企業,自動化立體倉庫在期初投資和運營維護費用上都已經開始優于傳統倉庫。
1、服務業:依靠快遞、電商蓬勃發展和消費升級推動:
物流、電商的蓬勃發展。中國網絡 零售交易額繼續保持全球第一,電商的快速發展同時也帶動了物流業的快速發展。物流、 電商未來的發展趨勢是倉儲、配送一體化,電商平臺自建物流,物流公司搭建倉儲將成為 解決電商物流的主要方式之一。同時,隨著人工成本的提升,自動化倉庫、揀選中心改造 也成為開始成為行業固定資產投資的主要方向。
2、消費升級推動了冷鏈設備持續旺盛需求。
主要推動因素包括:1)居民收入和城市化水平不斷提升,消費者肉制品、水產品、蛋類、 乳類等易腐食品消費量不斷提升,也對食品安全、品質和健康需求越來越高。2)我國綜合 冷鏈流通率僅為 19%,遠低于歐美的 95%以上,未來提升空間較大。食品冷鏈行業的需求。
。ǘ母偁幐窬挚凑趯崿F進口替代
物流裝備行業逐步實現進口替代,一些龍頭企業逐步通過跨行業復制、并購等方式實現了 市場份額提升。細分來看:
1、制造業智能物流設備:內資系統集成占據優勢。在自動化倉庫領域,國內企業具備較強的 競爭能力,自動化庫國內廠家市場占有率預計在 85%以上。國外企業主要提供部分核心設 備,如堆垛機等。行業經驗是最大的競爭壁壘。物流系統集成商主要由兩種路徑轉化而來, 一種以物流裝備起家,其中主要以輸送設備為主,如日本大福等。一類以物流軟件起家, 如 Swisslog 等。無論哪種模式,企業都需要深入理解客戶需求,并量體裁衣為客戶提供解 決方案。因此,物流自動化企業一般都有自己的優勢下游行業。目前,市場上有一定規模 的物流系統集成服務商超過 20 家,國外企業以歐洲和日本為主,如德國的德馬泰克,日本 大福等。國內企業以昆船集團、今天國際、北自所、新松機器人等為代表。由于下游行業 進入存在一定壁壘,物流系統集成商在各個細分領域各有所長。
行業內主要企業細分領域
細分領域行業內主要企業煙草行業今天國際、昆船集團、Swisslog、云南紫金、普天物流等醫藥行業日本岡村、日本大福、北起院、北自所、普天物流、富基融通等機場物流西門子、范德蘭德、FKI、英德隆、民航二所、昆船集團等電力行業今天國際、新松機器人、太原剛玉等食品行業太原剛玉、北起院、北自所等數據來源:公開數據整理
2、服務業之冷鏈設備:主要以國內玩家為主。
1)冷庫設備已實現雙寡頭壟斷。冷庫成本構 成一般分為設計、制冷設備、土建庫和保溫三部分,其中設計占市場規模的 1%,制冷設 備占比 29%,其余主要是冷庫建設等成本。其中制冷設備企業目前的競爭者主要是大冷股 份和煙臺冰輪,二者市場份額相當,以系統集成為主要業務模式,在市場上呈現雙寡頭格 局。其余市場主要是地方中小型冷庫企業,競爭分散。
2)核心零部件壓縮機集中度逐步提 升。煙臺冰輪和大冷股份壓縮機均為自制,而其他中小冷庫企業由于規模較小需要外購冷 凍壓縮機。2015 年壓縮機組市場空間約 16 億元,除煙臺冰輪、大冷股份外的其他企業預 計需要采購約 7 億元的壓縮機。漢鐘精機 2015 年壓縮機收入約 1.5 億元,市場占有率超過 20%,其他主要市場參與者包括比澤爾、臺灣復盛等。
冷庫設備占比 29%
數據來源:公開數據整理
2015冷庫設備市場份額
數據來源:公開數據整理
3、服務業之快遞領域的競爭較封閉。
1)EMS 采購較為封閉。2000 年開始,中國郵政與丹麥 Crisplant 公司合作,為 6 個郵政樞紐配臵高速交叉帶包裹分揀機。此后,中國郵政開始采 用國產設備替代進口設備,設備采購來源主要集中在郵政體系內的幾家公司,包括上海郵 政通用設備公司、中郵科技、上海郵政科學研究院等。我們預計未來 EMS 的設備采購仍將 以體系內公司為主。
2)順豐正在進行進口替代。順豐最早在深圳、香港、上海等地引進國 外設備,建設了 4 個分揀中心。目前內資的德馬集團、上海郵政科學研究院已經進入到順 豐的合作體系當中,預計未來順豐設備采購將主要以性價比較高的國產設備為主。
3)關注 其他快遞企業需求釋放。其他快遞企業目前自動化投資需求還未充分釋放,未來潛力較大。 有交叉帶分揀機生產能力的物流設備企業未來均有機會分享市場發展。目前,除了上海郵 政科學研究院和德馬集團等走在前列的企業外,東杰智能、山東威達、永利股份等也均開 始了快遞領域的布局。
EMS設備采購較為封閉
快遞企業國內設備供應商EMS上海郵政通用設備、中郵科技、上海郵政科學研究院順豐德馬集團、上海郵政科學研究院其他快遞上海郵政科學研究院、德馬集團、東杰智能、山東威達(德邁科)、永利股份(欣巴科技)等數據來源:公開數據整理
4、服務業之電商領域:
1)外資勝斐邇較為領先。外資企業的主要優勢是前期規劃能力,在大 項目中具有較大優勢,目前國內大型項目(>1 億元)一般均是外資企業主導。外資企業中 第一梯隊的公司主要是 Daifuku 和 Schaefer(勝斐邇),兩者 2015 年的收入規模均超過了 25 億美元,其中國內電商領域 Schaefer 較為領先。勝斐邇在國內主要采用系統集成模式, 部分設備會外購進口設備,同時一部分附件會采用國產。我們預計外資企業短期內核心設 備不會采用國產設備,主要由于前期規劃和物流設計一般按照國外成熟標準進行,外包后 穩定性和性能難以匹配。
2)內資企業開始迎頭趕上。內資企業較為領先的是德馬科技,目 前電商倉儲自動化項目一般是德馬科技和外資的勝斐邇、德馬泰克等進行競爭。我們預計 未來在電商大型復雜分揀中心項目中,德馬科技市場占有率有望提升至 60%,剩余 40%主 要由外資企業完成。除大型復雜項目外,部分企業也參與了中小型電商項目,例如東杰智 能此前完成了酒仙網、唯品會等電商的倉儲建設。
2015年世界物流自動化裝備企業排名
2015Rank2014RankCompanyWorldwide2015revenueUSDmnChange%14-15Change%13-1511Daifuku27267.5%10.7%22Schaefer25954.3%-2.2%33Dematic200025.0%33.3%44Murata125023.9%30.2%55Vanderlande988-6.0%3.4%66Mecalux9520.0%0.0%77Beumer788-12.6%-8.8%810Intelligrated76021.2%30.4%98FivesGroup7210.0%0.0%109Swisslog688-3.4%4.6%1111Knapp6403.2%3.2%1213TGWLogistics5250.0%0.0%1314Grenzebach4770.0%0.0%1415WitronLogistik40017.6%17.6%1512Kardex3789.9%-32.0%1619BastianSolutions19516.1%30.0%1717SystemGroup155-10.9%-1.3%1818EgeminAutomation145-14.7%N/A1916ViastoreSystems1407.7%-12.5%20N/ADearbornMid-West1250.0%-18.3%數據來源:公開數據整理
二、智能物流與智能制造融合有望催生千億市場
。ㄒ唬、物流系統將融入智能制造工藝中。
在工業 4.0 時代,客戶需求高度個性化,產品生命周期 縮短,智能工廠需要對生產要素進行靈活配臵和調整,并能夠實現多批次的定制化生產。 智能物流在智能制造工藝中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是聯接供應、制造和客戶的重要環節。因 此,要實現智能制造,除了生產設備可以進行柔性生產外,物流系統也必須“柔性地”供 應原材料和輸出產成品。
智能物流系統是智慧工廠的核心。智能物流系統在工廠中負責生產設備和被處理對象的銜 接工作,物流系統的智能程度在某種意義上比生產設備的智能更為重要。即是生產設備柔 性化程度較低,即一種設備只能生產一種商品,但通過智能物流系統的有機整合,向不同 設備/生產線輸送不同的原材料,在工廠級別也可以實現一定程度上的柔性化生產?紤]當 前的技術發展,智能物流技術已經較為成熟,但智能生產設備的柔性化生產能力較差(大 多是專機設備),我們認為通過智能物流系統來建設智慧工廠將會是未來的主要發展模式。
。ǘ陌賰|級市場向千億級市場擴張。
2014 年離散制造業(我們重點統計了食品飲料、紡織服 裝、造紙印刷、電子電器、機械設備、汽車等領域)的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約 7.1 萬億,同 比增長 15%;其中設備工器具購臵 3.7 萬億,同比增長 11%。未來,智能物流系統有望從 當前的百億級市場向千億級市場擴張。離散制造業的固定資產投資
數據來源:公開數據整理
設備工器具購臵投資規模巨大
數據來源:公開數據整理
。ㄈ、政策傾斜:政府大力支持智能物流改造升級
智能專項等專項政策拉動。工信部每年會推進一批智能制造專項項目示范,并會對項目實 施企業進行補助。2015 年公示的智能專項項目達到 94 個,其中大部分是智能工廠或數字 化車間項目,預計未來試點范圍還將繼續擴大。發展工業 4.0、數字化車間,自動化物流設 備必不可缺,國家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的相關政策將推動企業購買、添臵自動化物流設備。
對西部省份冷鏈物流投資給予補貼。根據《財政部 商務部關于中央財政支持冷鏈物流發展 的工作通知》 ,2016 年 6 月,國家商務部對 2016 年冷鏈物流發展中央財政支持省市評審結 果進行了公示,重點偏向西部冷鏈建設落后地區進行補貼。預計山東、河南、重慶、寧波、 新疆、河北、廣東、四川、青海、寧夏這 10 個省市將獲得數億元中央財政資金支持。
標準化工作有序展開。同時,我國正在逐步推行物流標準化建設,目前的主要兩個抓手分 別是托盤標準化和物流綜合信息服務平臺規范建設。其中托盤標準化的試點城市正在從北 京、上海、廣州逐步向外推開。物流標準化的建設將會對以往非標設備提出更新換代需求, 高標準化的物流體系也將使自動化應用變得更加容易。
供給端:傳統企業轉型至該領域形成板塊效應
傳統輸送設備企業轉型物流與倉儲自動化。傳統輸送設備企業主業主要集中在汽車行業, 近年來隨著汽車工業增速放緩,傳統輸送設備企業如華昌達、天奇股份、東杰智能等開始 向物流與倉儲自動化設備轉型。例如,華昌達華昌達 2015 年倉儲物流自動化收入占比約 2%,但 2016 年半年報時,倉儲自動化占比大幅提升至 25%。
行業外公司切入智能物流市場。從 2015 年底開始,智能物流設備行業外延并購較多。上市 公司主要并購包括永利股份收購增資控股欣巴科技,東方精工參股意大利弗蘭度,山東威 達收購德邁科,諾力股份收購無錫中鼎。特別地,上市公司收購標的規模越來越大,且 P/E 估值在 12~19x 之間,估值相對較高,側面反映行業較為景氣。其中,無錫中鼎、德邁科 規模較大:1)德邁科主要是做工廠自動化控制,在電控技術領域領先,面對客戶主要是系 統集成商,主要做輸送系統和電控系統的分包。2)無錫中鼎創立初期主要生產堆垛機和輸 送設備,后來產品不斷豐富,通過軟件研發成長為智能物流系統集成商。
傳統物流設備公司的 物流設備業務占比提升
數據來源:公開數據整理
新的智能物流設備領域的外延并購頻繁
數據來源:公開數據整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