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直播江湖的下半場:監管洗牌 風繼續吹
2016/10/9 11:22:54 來源:財經綜合報道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2016年,網絡直播從一個個冰冷的手機應用,變為充斥在年輕人休閑時光的熱門話題;2016年,主播們從逼仄狹小的直播間走上大雅之堂,成為每場發布會不可或缺的角色,甚至被昵稱2016年,網絡直播從一個個冰冷的手機應用,變為充斥在年輕人休閑時光的熱門話題;2016年,主播們從逼仄狹小的直播間走上大雅之堂,成為每場發布會不可或缺的角色,甚至被昵稱為“網紅直播團”;2016年,資本市場對網絡直播的態度風起云涌,從最初的懷疑觀望,到現在的執著狂熱。截止2016年10月,網絡直播行業除孕育出歡聚時代、9158兩家上市公司外,斗魚和映客也已躋身獨角獸行列,在方正證券的預測中,2020年網絡直播市場規模將達到600億,中金在線的研報甚至認為2020年網絡直播及周邊行業將撬動千億級資金。
2017年直播的風是否還繼續吹,直播江湖是否依然刀光劍影?經濟觀察報特別邀請梅花天使創投創始合伙人吳世春、君聯資本執行董事邵振興、斗魚直播創始人兼CEO陳少杰、一下科技聯合創始人雷濤、YY娛樂總經理周劍、陌陌副總裁賈維、資深直播行業專家吳云松及易觀互動娛樂行業研究中心分析師王傳珍等多位業內專家(排名不分先后順序)對網絡直播行業2017年存在的風口、可能的變化及面臨的挑戰進行深度解析,為投資者提供最準確的信息支持和最前瞻性的意見指導,進一步幫助中產者完成合理的投資配置。
直播風口
針對“直播風口”業內專家呈現兩種不同的觀點,一種比較普遍的觀點認為,2017年依然是直播的風口期,但資本和競爭將更多的集中在垂直細分領域;另一種相對少數的觀點則認為2017年直播的風口期已經過去,從業者和投資人的進入應該更加冷靜和審慎。
“2017年直播會更加深入到互聯網的各個領域,繼續成為各個平臺創收、變現、造血的一種標配方式。”梅花天使創投合伙人吳世春告訴經濟觀察報,在他看來直播是內容變現的“利器”,只要這個屬性存在,資本就會持續進入。吳世春用投資行為證實了他對直播行業的看好,梅花天使創投在國內投資了果醬直播、小圈直播,在日本、泰國等地的直播行業亦有涉獵。
近期獲得C輪15億元投資的斗魚直播一直是媒體關注的焦點,其創始人兼CEO陳少杰更進一步的分析了資本選擇直播行業的邏輯,他認為,在形式上,網絡直播改變了信息的傳輸方式、用戶的社交方式,是比圖片、文字更加有力的傳播途徑,因此開拓了經濟增長的新極點;在內容上,網絡直播改變了生產與消費的連接方式,意味著內容生產者可以更加迅速的抵達消費者,而不需要經過中間的媒體渠道;在變現上,依托便捷的互聯網支付渠道,用戶的打賞和購買行為可以迅速完成,進而可以幫助直播平臺形成穩定的現金流。
針對具體的投資趨勢,吳世春認為在2017年留給平臺型的網絡直播的機會已經不多了,“再造一個映客基本不可能”,但直播與更多行業結合的機會、融入到其他互聯網平臺的機會還是有的,同時,他還建議關注網絡直播這種商業模式在海外的復制。
締造了小咖秀、一直播兩款產品的一下科技聯合創始人雷濤則直言,“大型的直播平臺的江湖地位將會在2017年奠定”,他同樣提示圍繞直播的周邊產品、優質內容和用戶運營的機會還非常多, 依然有可為空間。
易觀分析師王傳珍則提出了與上述觀點截然不同的看法,她認為2017年將不再是直播的風口期,而是業務形態和商業模式趨于穩定的過度時期,投資者和從業者對直播市場的入局會趨于理性和謹慎。
君聯資本執行董事邵振興同樣認為,資本投資直播領域最迅猛的時期已經過去,不存在大量資本的涌入,即使投資也是跟投或者PE階段。“不僅僅是直播,超過圖片、文字的更豐富的媒體展現形式、交互形式,都有很大的商業空間,我們會持續在音視頻領域投入,不只局限于直播行業。”陌陌副總裁賈維說。陌陌是第一家試水直播的互聯網社交應用,顯然他們對未來也擁有比直播更大的野心。
監管洗牌
2016年9月,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下發《關于加強網絡視聽節目直播服務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以下稱《通知》),要求網絡視聽節目直播機構持《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以下稱《許可證》)上崗。這一規定也被稱為“史上最嚴直播監管令”,各大媒體紛紛借此唱衰網絡直播行業。但在與幾位業界大咖對話的過程中,經濟觀察報發現他們普遍對監管持歡迎態度,并且直言行業的監管并不會影響網絡直播的正常發展,還會加快直播行業的規范化、健康化運營。
雷濤進一步解釋說,這個《通知》是廣電部門對之前出臺法規的重申,并是單針對直播,相關規定在直播火爆之前就有。如果參照視頻點播行業,要求持證上崗,在互聯網行業并不是新鮮事,關鍵在于監管部門具體的落實方法和方式。本次強調的平臺和主播持證主要是針對開辦新聞、綜藝、體育、訪談、評論等各類視聽節目的直播平臺,對從事自制內容的直播平臺的影響可能比較大。
邵振興和吳世春兩位投資人則認為,在復雜多變的互聯網生態下,經常會出現政策法規的頒布落后于實際行業發展的情況,但大多數時候政策和市場會逐漸磨合,最終找到平衡點,比如早年的淘寶。不會因為監管法規的出現最終導致行業的衰落,最終做出選擇的還是市場。“‘政府+資本+平臺’三方將逐漸形成有效互動,一定會有一輪洗牌,之后行業健康發展的格局將逐步形成。”資深直播行業專家吳云松說,他同時建議沒有拿到《許可證》的直播企業依靠“有證”的企業曲線救國,或者從內容方面入手,轉投直播的上下游產業或者細分領域,但那些仍然保持粗糙模式的直播平臺,無論大小,都將會被淘汰。
趨勢
“直播,向左是娛樂,向右是社交。”分析師王傳珍精準的對未來的直播發展方向進行了概括。陌陌、微博、QQ、映客相對而言,更側重于社交關系和流量轉化,輔之以內容;而YY、斗魚則相對側重于準專業內容(PUGC)和自制綜藝的開發。另外,同樣受資本追捧的還有直播+類應用,既直播和垂直類行業的結合。
吳云松將網絡直播的未來發展趨勢概括為四化,一是社交化,本質上說,直播是領先微信、微博的新一代社交形式,更具社交功能的產品會持續獲得關注;二是內容化,直播將演變為一個產業,產業鏈布局越齊全、調動資源的能力越大、平臺可承載的內容和造星功能越多,則越容易成功;三是垂直化,直播正快速向垂直領域延伸,除了傳統的游戲直播,直播+電商、直播+體育、直播+在線教育等形式將變得越來越多且趨于成熟;四是廣告平臺化,直播延伸出來的商業價值將得到體現。
一直以賺錢著稱的YY LIVE這次卻出乎意料的提出,再次變現能力將成為直播行業的“大考”。雖然突破性的獨創了打賞這種盈利模式,但YY LIVE卻認為突破目前虛擬打賞這種單一變現模式,或許將成為直播行業的一個考驗。但在資本層面,吳世春對網絡直播的盈利模式持樂觀態度,“現在直播還投入階段,在搶市場份額、在建立基礎設施,包括豐富的更多的收入模式,從長期看,直播的盈利模式是不成問題的。”
玩家
對于網絡直播行業未來的市場份額,被提到較多的觀點是,會有幾家大型的綜合直播平臺,以及諸多相對有差異化的垂直領域平臺。
綜合多家觀點,具體可以闡述為,核心區域是專注直播的大型平臺,會有兩到三家具有突出優勢的,比如專注綜合類娛樂直播平臺YY LIVE、社交類視頻直播平臺映客、以綜藝和游戲直播為主打的斗魚直播等;第二圈層是與原有的強流量平臺進行聯合的直播平臺,比如一直播之于微博、淘寶(天貓)直播之于阿里,NOW直播之于QQ,這些直播將成為傳統大型平臺的重要補給;最外層則是垂直類直播平臺,比如教育直播、旅游直播等等。
至于騰訊、阿里、百度的進場是否會強有力的改變直播格局,受訪專業人士也呈現兩種不同的觀點。吳云松認為,直播行業的流量并不來源于傳統互聯網行業的流量,百度秀吧、小米直播、阿里優酷的來瘋等并沒有占據絕對流量優勢。花椒來源于360的流量主要集中于Android系統。
邵振興則持相反觀點,他認為直播行業最終也將和團購、視頻領域一樣,受到幾家巨頭互聯網公司的深度影響,雖然幾家巨頭開始布局的時間并不是最早的。
最后,幾位受訪對象提醒從業者和投資人,不要單純為了直播而直播,要在創造內容和鏈接的基礎上,將直播作為內容和流量的變現工具。直播是一種方式而不是內容本身。
2006年,美國總統候選人接見選民,人們紛紛拿出手機捕捉兩位候選人;2016年,同樣是總統候選人接見選民,大家紛紛背過身體,為的是將總統候選人和自己放進同一個取景框,方便直播。也許現在探討直播的商業模式、未來想象和盈利空間還為時尚早,但美國大選的對比圖,卻直觀的告訴我們,生活正在被直播改變。
直播江湖,風繼續吹……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