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我國測繪地理信息產業發展分析
2016/6/3 10:46:1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測繪地理信息產業發展2015年,為了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4〕2號),22個省級政府出臺配套政策。搭建產業發展平臺,通過放寬準入、數據開放、項目驅動、規范市場等舉措促進產業發展,浙江、四川測繪地理信息產業發展
2015年,為了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4〕2號),22個省級政府出臺配套政策。搭建產業發展平臺,通過放寬準入、數據開放、項目驅動、規范市場等舉措促進產業發展,浙江、四川、山東、江蘇、湖南等地產業園集聚效應顯現,中地信地理信息股權投資基金啟動運營,智慧四川產業投資基金設立,浙江引入風投基金和信貸投放助推產業發展。北斗“百城百聯百用”行動計劃成效明顯,浙江建設國家地理信息創客空間“地信夢工場”,部分企業自發設立“雙創”中心,基于地理信息的新型應用蓬勃興起,帶動了相關產業行業轉型升級,地理信息產業繼續保持年均25%的高速增長。
《規劃綱要》明確了2015—2030年全國基礎測繪的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提出到2020年建立起高效協調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形成以基礎地理信息獲取,立體化、實時化、處理自動化智能化、服務網絡化社會化為特征的信息化測繪體系,全面建成結構完整、功能完備的數字地理空間框架。到2030年,全面建成新型基礎測繪體系,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多層次、全方位基礎測繪服務。
測繪地理信息公共服務
國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 “天地圖”匯集了國家、省、市(縣)節點408個在線數據,整合了統計、旅游、氣象等近百層專題數據,應用服務在國家電子政務、防災減災和水利、公安、安監、海關、氣象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數字城市在全國所有地級市和476個縣級市全面鋪開,應用系統達5600多個,智慧城市試點取得階段性成果。
應急測繪能力顯著增強,為應對新疆皮山地震、尼泊爾地震西藏震災、天津濱海新區爆炸和陜西山陽、浙江麗水、廣東深圳山體滑坡等突發事件提供了高效有力保障。為“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等國家重大戰略、南水北調等重大工程和“9•3閱兵”、冬奧會申辦等重大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
2015年,測繪地理信息系統提供各種比例尺地形圖141.53萬張,提供“4D”成果數據281.79TB,提供測繪基準成果11.48萬點,提供航攝數據238.78TB,提供衛星遙感材料185.39TB。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