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中國稀土行業現狀分析及價格走勢預測
2016/6/3 10:37:07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根據下游需求和消費量推算,預計2016年我國稀土供給量約為16.8萬噸,而國家每年指標僅為10.5萬噸左右,保守估計黑稀土的產量至少在6.3萬噸,占合法供給的60%,黑稀土的大量存在造成行業產能過剩明顯,導致稀土出口量升價跌,國內稀土價格持根據下游需求和消費量推算,預計2016年我國稀土供給量約為16.8萬噸,而國家每年指標僅為10.5萬噸左右,保守估計黑稀土的產量至少在6.3萬噸,占合法供給的60%,黑稀土的大量存在造成行業產能過剩明顯,導致稀土出口量升價跌,國內稀土價格持續下跌,行業整體處于虧損狀態,供給側改革迫在眉睫。 由于黑稀土占比高,收儲與打私政策的配合執行將推動供給端的明顯收縮,稀土價格的彈性極大,或將強勢反彈。
一、中國稀土行業現狀分析
1、2006年以來,我國稀土氧化物開采指標總體保持相對穩定,2015年達到了10.5萬噸,其中輕稀土8.7萬噸,重稀土為1.8萬噸。
2006-2015年中國稀土氧化物開采指標(噸)
根據下游需求和消費量推算,2015年我國稀土REO的需求和消費量約為12.3萬噸,由于下游需求基本保持穩定,預估2016年稀土消費仍為12.3萬噸;同時,按照2016年1-4月份的出口進度測算,預計2016年全年稀土(不含稀土制品)出口量不低于4.5萬噸,由此預測16年全年國內稀土的供給量約為16.8萬噸,遠超國家每年10.5萬噸的開采指標和10萬噸的分離冶煉指標,保守估計黑稀土的產量在6.3萬噸,占合法稀土供給的60%,再加上未納入統計范圍的下游應用需求量和非法出口的走私量,預計黑稀土的產量將遠大于6.3萬噸,黑稀土的大量存在造成行業產能過剩明顯,行業亟需供給側改革。
2015年中國稀土各元素REO消費量(噸)
我國2015年以前實施的出口配額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合法稀土出口量和出口價格。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不斷加強稀土的出口管理,稀土出口量呈現下降趨勢,出口價格和出口額穩中有升。 自2011年以來,稀土出口量從1.69萬噸增加到2014年的2.78萬噸,均價卻下跌超過90%。進入2015年,稀土出口量更是達到3.48萬噸,同比增長25.2%,出口均價10.7美元/千克,同比下降20.7%。
2001年-2015年中國稀土出口情況
由于稀土供給明顯過剩,而全球需求平穩增長,造成稀土價格持續下跌,稀土行業盈利水平持續下滑,進入2015年更是出現全行業整體虧損6億元,16年Q1繼續虧損0.9億元。
2011年-2016年稀土行業上市公司季度歸母凈利潤情況
2、自2007年以來,全球稀土消費量總體平穩。隨著新材料等稀土新興應用領域的發展,預計將來全球稀土消費需求仍會有一定增長。
2000-2014年全球稀土氧化物消費量(噸)
3、我國稀土資源整體呈現南重北輕的特點。北方以包頭的白云鄂博礦為代表,主要生產輕稀土,其儲量超過全國的80%;南方礦點則比較分散,主要為分布于江西、廣東、福建、湖南、廣西等南方省區的離子型稀土礦,以重稀土為主,其儲量占我國重稀土資源的90%。
中國稀土資源分布情況
重稀土主要分布在我國南方的離子吸附型礦中,這些礦點比較分散,但大多分布于江西、廣東、福建和廣西四省中,占比達到94%。
中國離子吸附型稀土礦占比
從我國各大稀土礦主要元素配分表中可以更加直觀地看到稀土資源“南重北輕”的特點。包頭礦、山東微山礦以及四川冕寧礦中輕稀土元素占比最大且最為集中,而南方的江西龍南礦和湖南江華礦重稀土元素最為集中。
中國主要稀土礦區元素配分表
稀土組份混合礦氟碳鈰礦中國離子型礦包頭礦山東 微山四川 冕寧江西江西江西廣東廣東廣西福建湖南龍南尋烏信豐平遠新豐崇左上杭江華La2O32535.4631.492.183827.5627.228.5217.8527.3216.03CeO250.0747.7647.691.093.53.234.91.871.892.020.32Pr6O115.13.954.111.087.415.6276.595.615.784.4Nd2O316.610.912.963.4730.1817.5529.523.2951.7819.8210.35輕稀土元素占比96.7798.0796.257.8279.0953.9668.660.2777.1354.9431.1Sm2O31.20.791.472.345.324.545.44.644.284.192.43Eu2O30.180.130.260.370.510.930.580.811.220.870.1Gd2O30.70.530.665.694.215.963.94.784.694.233.96Tb4O700.140.081.130.460.680.70.610.530.740.97Dy2O3000.227.481.773.712.63.584.693.776.24Ho2O3000.041.60.270.740.520.641.280.421.2Er2O3000.064.260.882.480.911.822.042.323.52Tm2O3000.020.60.130.270.140.230.390.390.56Yb2O300.030.053.340.621.130.711.321.5312.38Lu2O30000.470.130.210.120.190.510.370.38Y2O30.430.760.9164.910.0724.2610.321.0124.4825.6447.4從分布地區來看,目前我國67個稀土采礦權中江西省最多為45本;其次為四川7本,福建5本。整體來看北方采礦權證雖然較少,但資源分布較為集中;南方采礦權證雖多,但礦點較為分散。
中國67本稀土采礦權地區分布
4、近20年來,全球稀土產量總體呈現穩定增長趨勢,2011-2013年受到中國產量減少影響,全球產量出現下滑,但從2014年開始,總產量出現恢復性增長,到2015年已經達到12.4萬噸。 作為中國的戰略性優勢資源,2011年以前,中國稀土產量的全球占比逐漸增大,最高達到97.7%;2011年之后這一比例雖然有所下降,但2015年的全球占比仍然高達85%,這意味著中國在以全球41%的儲量供給全球85%的需求。
1994-2014年全球稀土產量
2015年主要國家稀土產量
2015年主要國家稀土產量占比分布圖
5、由于我國稀土總量基數較大,所以雖然每年生產量巨大,仍可以保持相對較高的儲采比,在短期內不會產生資源儲量快速耗竭的壓力。但作為稀缺資源,我國重稀土的儲采比僅為31,卻遠遠小于其他國家,說明我國對重稀土的開采速度明顯過快,重稀土超采情況嚴重,亟需加強管控。
主要國家稀土儲采比
主要國家重稀土儲采比
主要國家重稀土產量占比
6、我國稀土氧化物開采指標近10年來整體保持小幅增加,2015年達到10.5萬噸;冶煉分離指標從2010年開始也有一定幅度增加,到2015年達到10.01萬噸。
2006-2015年中國稀土開采指標(噸)
2008-2015年中國稀土冶煉分離指標(噸)
但從實際的礦產品產量來看,我國稀土礦產品產量持續下降,尤其是離子型重稀土礦產品下降明顯。
2004-2013年中國各類礦產品REO產量(噸)
根據下游需求和消費量推算,2015年我國稀土REO的需求和消費量約為12.3萬噸,由于下游需求基本保持穩定,預估2016年稀土消費仍為12.3萬噸;同時,按照2016年1-4月份的出口進度測算,預計2016年全年稀土(不含稀土制品)出口量不低于4.5萬噸,由此預測16年全年國內稀土的供給量約為16.8萬噸,遠超國家每年10.5萬噸的開采指標和10萬噸的分離冶煉指標,保守估計黑稀土的產量在6.3萬噸,占合法稀土供給的60%,再加上未納入統計范圍的下游應用需求量和非法出口的走私量,預計黑稀土的產量將遠大于6.3萬噸,黑稀土的大量存在造成行業產能過剩明顯,行業亟需供給側改革。
7、出口配額曾是我國稀土管理的主要政策之一,這一政策從2015年起已經被取消。在此之前,國家稀土出口配額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
中國稀土出口配額
2015年以來,隨著出口配額的取消,我國稀土產品出口量持續增加,2016年3月月度達到出口4343噸,較2015年1月的1457噸增長198%,而出口均價卻由13.89萬元/千克降至7.26萬美元/千克,降幅達高達47.7%。
2015年-2016年中國稀土月度出口情況
稀土氧化物在稀土出口產品中占比最大,其出口量增長最為明顯。以氧化鈰和氧化鏑為例,2015年氧化鈰出口量2470噸噸,較2011年增長4.8倍,同比增長1倍,氧化鏑出口量79噸,較2012年增長3.6倍,同比增長3.4倍。
主要稀土產品出口數量和價格情況
8、稀土價格從2011年至今總體呈現下跌趨勢。其中碳酸稀土目前報價2.4萬元/噸,從2011年至今下跌接近80%;輕稀土代表氧化釹報價26.75萬元/噸,從2011年高點至今下跌81.9%;重稀土代表氧化鏑報價131.5萬元/噸,從2011年高點至今下跌89.3%。目前稀土價格已經處于底部,未來大幅下滑的概率和空間不大。
2006年-2016年部分稀土價格走勢
同時,由于私挖亂采的存在,導致稀土行業長期供給過剩,稀土價格自2013年以來持續下滑,并持續在低位運行。
2013年-2016年稀土價格指數走勢
稀土價格的連年持續下跌,使得稀土行業企業的盈利能力大受影響。2011年至今,稀土行業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持續下降,2015年,5家上市公司的歸母凈利潤同比均大幅下降,除北方稀土和盛和資源仍有盈利外,其余3家均處虧損或接近虧損狀態。
近5年稀土企業歸母凈利潤下滑嚴重
二、受益新材料應用,稀土需求有望平穩增長
1、稀土消費市場主要在中國和日本,稀土消費占全球消費總量的57%和21%,其次是美國和歐洲國家。 從各國的消費結構看,中國最大的稀土消費領域是永磁材料,占比42%;日本最大的稀土消費領域是應用于下游電子行業的拋光粉,占比26%;美國消費稀土最多的領域是催化劑,占比22%。
全球各國稀土消費占比及各國消費結構
一般將稀土的應用分為兩部分:傳統領域應用和新材料領域應用。隨著科技進步,高新技術領域對新材料的需求不斷增長,稀土在新材料中的應用范圍不斷拓展,用量也不斷增加。預計2015年,全國稀土消費量已經達到9.4萬噸,同比增加3.4%,新材料領域的應用量達到6.3萬噸,占消費總量的68%。
2006年-2015年,我國稀土消費量年均增速為5%,預計受新材料需求的拉動,我國稀土消費量仍將呈現穩步增長的態勢。
我國稀土傳統領域和新材料領域需求量情況
2、2016年3月3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召開了稀土企業商業儲備動員大會,會議明確了稀土商業儲備的原則、配套措施、實施主體、運行模式、具體方案和進程,標志著稀土行業企業層面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入實質性攻堅階段。受稀土收儲政策的影響,稀土價格出現一定幅度的反彈。氧化鏑和氧化鐠釹價格近期出現了明顯的上漲,其中氧化鏑較今年最低價上漲9.6%,氧化鐠釹較今年最低價上漲3.3%。
氧化鏑、氧化鋱價格走勢
碳酸稀土價格走勢
稀土收儲在短期內對稀土價格起到了提振作用,但由于私挖亂采的黑稀土供給量高達合法供給量的60%,從長期來看難以解決稀土供給過剩的局面,對稀土價格改善不可持續,因此,打私才是供給側改革的核心,未來的稀土價格走勢仍需關注稀土擊私挖亂采的執行力度。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