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雅座白昱:粉絲不是會員,微信用四年才敢承認!
2016/3/22 9:04:07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3月17日,在2016中國連鎖業O2O大會現場,微信支付總經理吳毅首次透露“支付+會員”模式。其實早在2015年11月,支付寶、口碑和雅座三方就已經推出了“支3月17日,在2016中國連鎖業O2O大會現場,微信支付總經理吳毅首次透露“支付+會員”模式。其實早在2015年11月,支付寶、口碑和雅座三方就已經推出了“支付即會員”解決方案,微信支付這一做法顯然是對“支付即會員”的跟從,或者說有抄襲的可能。
除了這種推論外,我們也不難看出,基于微信的商業應用已經遇到了瓶頸,利用移動支付開展“商家會員營銷”業務,即將成為大趨勢。
眼下我們暫且不去評論各家公司的產品與業務策略,重點來談一談,微信在“商家會員”這個問題上的態度,貌似前后不一、相當矛盾,難以自圓其說!
從2012年開始,基于微信的各種商業應用就層出不窮,除微信商城外,基于微信公眾號的“微信會員”,無疑成為了當下眾多企業營銷發力的首選,微信也由此賺取了頗多費用。
然而,經過幾年苦心運營,大多數企業并沒有從所謂的“微信會員”中獲得太多的引流價值,企業仍缺乏行之有效的手段,對自己的忠誠客戶進行綜合管理。正如微信支付總經理在會議中自己說的:
“請問,為什么你的粉絲不high?”
“近年來,微信支付已經陸續覆蓋全國三十多個行業,大家都在說的“粉絲”、“會員”在商業中其實是兩個概念。”
“商家B這兩年投入了大量資源和精力來完成“路人轉粉”,通過微信支付、掃碼和持續運營已經積累了15萬微信粉絲,微信粉絲也只是每月收到四次廣告推送,互動方式十分有限。”
“對商家來說,光有粉絲的關注是不夠的,如何將已經積累的粉絲高效利用起來才是問題關鍵。只有打通會員體系,讓每個粉絲成為“死忠粉”——即會員,才能源源不斷地創造價值。”
以上關于粉絲和會員的論述,對廣大商家來說,儼然就是一場鬧劇!4年前,微信大力推薦的微信會員,其實只是“捧捧人場”的做法,真正的會員應該是從支付而來。
作為一家大公司,在不同時期推出不同解決方案,無可厚非,但這前后的邏輯明顯是有出入的,并且存在“偷換概念”的問題。微信實在該給廣大企業一個合理的交代,畢竟這些企業投入了大量資源,粉絲積累也完全是高額投入換來的,現在變得一錢不值,微信的行為著實有點不負責任。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