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磅解讀:2016年鋼鐵企業保生存的關鍵
2016/1/8 8:50:43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人力資源是決定企業生存發展的關鍵要素。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七次會議講到,主導國家發展命運的決定性因素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和勞動生產率提高,不斷提高勞動人力資源是決定企業生存發展的關鍵要素。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七次會議講到,主導國家發展命運的決定性因素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和勞動生產率提高,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才能實現社會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
在鋼鐵行業深陷“寒冬”的當下,鋼鐵企業已到了亟須挖掘人力資源潛力、提高勞動生產率的迫切時刻。目前,一些鋼鐵企業在優化人力資源方面已經有所行動,例如,武鋼于近期開啟了人力資源改革的“破冰”之旅。
那么,鋼鐵企業如何大膽改革,合理優化人力資源結構呢?從本期開始,本版將陸續推出“鋼企優化人力資源結構”系列報道的3篇文章,分別從提高勞動生產率、崗位結構、薪酬人工成本三個方面來全面解析鋼企優化人力資源管理的思路,希望給業內讀者以有益借鑒。
在鋼鐵行業高速、粗放、以規模擴張為主的發展階段,鋼鐵企業更多的是關注資源、設備等生產要素的投入,只要有產能,并且能轉化為產量,企業就有效益,二流、三流的產品也能掙錢,企業也能有盈利,所以,在這個階段,人作為最具活力生產要素的重要性還體現得不是那么明顯。但中國鋼鐵行業經過高速發展,已經到了產能嚴重過剩、效益大幅下滑、以質的競爭為主的發展階段,企業的效益已經不是體現在產能上,而是體現在產品盈利能力上。這時,人作為生產要素的重要性就日益凸顯。結構調整、優化流程、強化管理、提高質量、降低成本等,最終都落在人才隊伍上。
從鋼鐵行業人力資源統計數據看,人力資源結構優化力度大的企業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快的企業經營效益相對較好,生存壓力相對較小,而且隨著行業形勢越來越嚴峻,勞動生產率提高所帶來的優勢越來越明顯。因此,在極度困難的經營形勢面前,鋼鐵企業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加強內部管理,練好內功,通過持續優化人力資源結構,切實提高勞動生產率,助力企業轉型升級,助力企業生存發展。
近幾年鋼鐵企業冗余人員明顯減少
人力資源是企業獲取并保持成本優勢的控制因素,是企業獲取和保持產品差別優勢的決定性因素。再好的設備,再好的產品結構,再好的工藝流程,如果沒有好的技能人才隊伍,沒有強有力的管理隊伍,一流的裝備、一流的技術、一流的流程也只能生產二流、三流的產品,也只能高成本、低效率、不穩定地生產,最終被市場淘汰。在行業化解產能過剩、轉型升級的當下,人才隊伍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價值越發顯現。
截至2015年9月底,鋼協共收到124家會員單位報來的《2014年鋼鐵工業企業勞動人事統計報表》。其中,以集團口徑統計,實際納入統計范圍的鋼鐵集團企業為75家;以單鋼口徑統計,實際納入統計范圍的鋼鐵企業共計107家。以單鋼口徑計算,上述107家鋼鐵企業2014年共生產粗鋼5.64億噸,占全國粗鋼產量8.23億噸的68.25%。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