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我國生態礦業大事盤點
2016/1/2 8:41:35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編者按:2012年,黨的十八大提出了“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決策,并描繪出相當長一個時期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宏偉藍圖。2015年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編者按:2012年,黨的十八大提出了“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決策,并描繪出相當長一個時 期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宏偉藍圖。2015年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發布。2015年10月,隨著十八屆五中全會的召 開,生態文明建設首度被寫入國家五年規劃。從提出到上升為國家戰略,從他律到行業自律,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漸入佳境。如果說最初生態文明建設的提出是迫于日 趨緊張的資源環境壓力,那么今天生態文明建設的深入人心則是社會文明發展的高度自覺。這種自覺已滲透到社會生產生活、經濟發展的方方面面。
圍繞生態文明建設,礦業領域也掀起了一股清新之風、綠色之風,從地質勘探到礦山建設,從生產冶煉到發展循環經濟,從治理地質環境到礦城轉型,誕生了一批批成功模式和示范項目,起到了積極的引領作用。
湘錳模式:為民生而治理地質環境
對破壞的礦山地質環境該如何治理,治理的目的又是什么?提到這些問題,許多人甚至包括業內人士 普遍的觀點是,治理礦山地質環境主要就是為了修復在礦業開發活動中被破壞的地質環境,恢復其原來的地貌和生態。然而,湘潭錳礦礦山地質環境治理示范項目不 單單是為了修復礦區的生態環境而治理,更應為了礦區的民生和發展而治理,通過對礦山地質環境的治理,來推動礦區的基礎設施建設、產業轉型升級和生態環境修 復,實現礦區的“生態兩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蛻變。
點評:水域污染、廢渣遍野、地表塌陷、山體滑坡、房屋開裂……正是因為多年深受地質環境破壞之 苦,素有“百年錳礦”、“世界錳都”之稱的湖南湘潭錳礦才以壯士斷腕之勇氣下決心治理地質環境,并在治理地質環境中站位高遠——不僅僅是為了治理而治理, 而是將礦區地質環境治理與基礎設施建設、產業轉型升級相統籌,將生態環境修復與民生福祉相聯系。于是,才有了充滿生機的湘錳模式,才有了日漸成熟的國家地 質環境治理示范工程項目,才有了湖南湘潭錳礦的綠色轉型。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