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麥價雖有溫和抬頭 但后市不宜過分樂觀
2015/12/2 8:32:52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進入11月下旬,由于市場流通糧源逐漸減少再加之前期的雨雪天氣作祟,各地小麥價格穩中有升,北方麥價回暖程度高于南方;受國家臨儲小麥拍賣底價較高的制約,市場參與度進入11月下旬,由于市場流通糧源逐漸減少再加之前期的雨雪天氣作祟,各地小麥價格穩中有升,北方麥價回暖程度高于南方;受國家臨儲小麥拍賣底價較高的制約,市場參與度不高,成交低迷態勢依舊;受累美元走強及冬麥生長狀況改善的影響,CBOT小麥期貨價格大幅下挫。
據中心監測顯示,截至11月26日,全國主要糧油批發市場三等白麥交易均價為2271元/噸,周比上漲36元/噸;2015年第45期中儲糧全國小麥收購價格指數137.93,周比上漲0.15%。
據相關機構數據監測系統顯示,截至11月27日的一周,周初小麥監測均價2409.33元/噸,周末2414.67元/噸。周比上漲5.34元/噸。
對于后市行情走勢,筆者認為,隨著節日逐步的逐步臨近,終端消費需求將會有所放大,再加之市場流通小麥數量有限,市場的購銷將會繼續回暖。但受宏觀環境及小麥市場自身基本面的的制約,后期的行情也不宜過分樂觀。
流通糧源數量減少,麥價逐步溫和回暖
事實求是的講,相對前期近日的小麥市場購銷還是有所回暖的。一方面,經過一段時間的消化市場上質量較好的小麥在不斷減少,部分地區糧源流通顯得偏緊;另一方面,制粉企業開工率有所提高,小麥采購開始增加。另外,近期玉米行情的快速回暖也在一定心理層面上帶動了小麥的市場行情。
11月26日,河北石家莊地區普通中等小麥收購價為2400元/噸,周比上漲80元/噸;山東地區普通中等小麥收購價為2360元/噸,周比上漲40元/噸;河北安陽地區普通中等小麥收購價為2380元/噸,周比上漲20元/噸;江蘇徐州地區普通中等小麥收購價為2320元/噸,周比持平;安徽蚌阜地區普通中等小麥收購價為2250元/噸,周比上漲10元/噸。
南方銷區小麥到港價格仍基本穩定。當前廣東地區各港口2015年新產質量較好的普通紅小麥港口報價均在2440-2460元/噸,福建福州地區2015年江蘇產三級紅小麥港口報價2450元/噸,廈門2015年江蘇產中等新紅小麥到港價2420元/噸。
由于近期玉米價格上漲幅度高于小麥,小麥玉米之間的價差繼續縮小。當前山東地區小麥玉米比價為1.21,價差為407元/噸;河北地區小麥玉米比價為1.20,價差為397元/噸;河南地區小麥玉米比價為1.239,價差為452元/噸。以當前的比價關系,小麥進入飼用替代領域仍然受到抑制。
市場需求略顯回暖,面粉麩皮穩中有漲
近日,主產區面粉價格整體穩定,局部地區小幅上漲。主要原因是小麥價格小幅上漲帶動了局部地區面粉價格上漲。當前京津地區特一粉出廠價為3120元/噸,河北石家莊地區特一粉出廠價為3080元/噸,河南鄭州地區特一粉出廠價3080元/噸,江蘇徐州地區特一粉出廠價為3100元/噸,部分地區價格周比上漲20—60元/噸。
浙江杭州市糧油批發交易市場,11月25日特一面粉批發價格為3.40元/公斤,比11月10日上漲了0.04元/公斤,漲幅1.2%;特二面粉為3.12元/公斤,持平。
據一些面粉經營者分析,近期面粉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是小麥價格上漲使得制粉企業加工成本增加,企業為保持合理的加工利潤不得不提高面粉的出廠價格。但由于面粉市場競爭激烈,后期上漲空間將有限。
臨儲拍賣常規進行,成交狀況低迷依舊
11月24日,國家舉行第434批最低收購價小麥競價交易會。安徽、河南兩市場共競價銷售托市小麥114.89噸,共成交0.2萬噸,成交率為0.17%。分市場看:
安徽市場計劃銷售政策性小麥84.25萬噸,實際成交0.2萬噸,成交率為0.24%;河南市場計劃銷售小麥30.64萬噸,全部流拍。
11月25日,國家臨儲進口麥計劃銷售2013年美2號軟紅冬麥64450噸,成交6693噸,成交率10.38%。
據統計,11月份國家共進行小麥拍賣4次,共投放小麥457.41萬噸;共成交小麥0.94萬噸,周平均成交率為0.21%。4次拍賣兩大市場同時出現流拍1次,河南4次均全部流拍。
國家臨儲小麥成交持續低迷,充分反映的了市場對政策性小麥的需求不強程度。主要原因是小麥市場價格低于政策性小麥銷售價格,政策性小麥沒有競爭優勢,難以吸引企業參與交易。
麥價雖有溫和抬頭,后市不宜過分樂觀
對后期的小麥市場行情,當前的市場看法并不一致。
有市場人士認為,今年小麥集中收購結束后,受下游產品需求低迷的影響,制粉企業小麥采購積極性不高,大多以消化前期庫存為主,當前制粉企業小麥庫存較往年已顯得偏低。后期隨著面粉消費旺季的來臨,制粉企業為滿足加工需求仍將會增加小麥采購數量,補庫的啟動較往年只是一個時間早晚的問題,小麥市場的節日行情仍然是可期的。
也有市場人士認為,受制于國內經濟大環境及小麥市場本身供需基本面約束,后期的市場很難達到往年的“旺季”預期,提醒各市場主體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年底,打消趁節日小麥價格上漲的打算。上年春節前的需求并未給市場帶來更多的期待,旺季不旺的反季節行情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筆者認為,后市受節日效應的提振,小麥市場有望繼續回暖,購銷將會趨于活躍,小麥價格或有望進一步向拍賣底價靠攏。但由于口糧的需求彈性較弱,下游對價格的提振作用相對有限,況且面粉的消費也難會因節日的到來而發生太大的變化,因此節日市場的期望值亦不宜高估,對節前的小麥市場行情持謹慎向好的預期應較為客觀。
美元走強出口疲弱,CBOT小麥大幅下跌
上周,受累于美元走強及冬小麥生長條件改善等方面的影響,美國小麥期貨價格出現大幅下跌。11月27日,近月CBOT12月小麥合約結算價報每蒲式耳4.65-3/4美元,下跌13-1/2美分,跌幅近3%,觸及兩個半月來的低位。
美國農業部上周五報告,截至11月19日當周,美國當前市場年度小麥凈出口銷售30.37萬噸,低于行業預估的40-60萬噸區間。
由于美國大平原和中西部小麥生長條件改善,之前的降雨提升了冬麥冬眠前的土壤濕度。截至11月22日當周,美國冬小麥生長優良率為53%,前一周為52%,去年同期為58%。
當前12月交貨的美國2號軟紅冬小麥FOB價格為200.7美元/噸,合人民幣1282元/噸;到中國口岸完稅后總成本約為1782元/噸,比去年同期跌222元/噸。
另外,市場關于歐央行12月份繼續實施量化寬松政策的推測升溫,歐元兌美元匯率持續走低,這增加了歐盟小麥出口競爭力。今年歐洲農業喜獲豐收,歐委會批準的今年7至11月小麥出口量為817萬噸。
海關總署發布的進出口數據顯示,10月中國進口小麥315739噸,同比增長682.71%;2015年1-10月共進口小麥2561628噸,同比下降11.07%。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豬價漲勢反轉 呈南強北弱態勢
- 下一篇:后期生豬供給下降態勢較為確定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告別私域運營煩惱!小慧AI三大新功能上線:AI側邊欄+數字員工+文案助手,效率飆升300%+
- “找回”失落文明、化身“古蜀祭司”……“AI+”賦能文博游奇妙體驗升級
- 重溯長征精神,盡展硬核實力——“愛瑪行萬里 京球助長征”活動圓滿收官
- 工信部:1—4月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2%
- 一系列政策發力顯效 輕工業經濟運行延續穩中有進態勢
- 旅游列車加密開行 激活文旅消費潛能
- 新航道西安學校:深耕本地,托舉學子的留學夢想
- 重塑數字創作邊界,青瞳視覺聯合索尼中國研究院推出 CMVolcap 三維重建系統
- 教育部實施“宏志助航計劃” 專場招聘提供崗位110多萬個
- 今年前5個月鋼鐵行業運行總體平穩向好 鋼材消費結構正經歷深刻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