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低溫寒冷運費上漲 大米價格微上調
2015/11/27 8:32:42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近日,東北及華北大部分地區出現明顯性降溫降雪天氣。在低溫寒冷下,給糧食運輸造成一些影響。記者從大地玉泉路糧油批發市場了解到,由于天氣原因,運費上漲,大米價格也近日,東北及華北大部分地區出現明顯性降溫降雪天氣。在低溫寒冷下,給糧食運輸造成一些影響。記者從大地玉泉路糧油批發市場了解到,由于天氣原因,運費上漲,大米價格也開始上調。
據介紹,由于降溫降雪天氣,糧食運輸費用上調。這是因為一方面,像東北地區運輸車輛需要改用價格略高一些的低號柴油,另一方面路面濕滑使得運輸時間有所延長。受此影響,粳稻主產區東北地區的黑龍江、吉林至北京的運費上調。與月初相比,運費普遍每噸上漲20至40元。據悉,黑龍江省延壽、五常、方正三地至京運費每噸分別上漲20元、30元和40元,吉林白城至京運費上漲40元。相應地,折合每斤大米成本增加0.01元至0.02元。
經銷黑龍江延壽長粒大米的批發商介紹,由于進價上漲,因此批發價格也相應進行了調價,與月初相比,每袋(50斤)上漲2元。另外,產自吉林白城圓粒大米的批發價格每袋也上調了2元。不過,大地玉泉路市場相關負責人劉敬亮介紹,從北京市場來看,目前運費及粳稻價格上調對市場的影響還處于初期階段,因此米價總體上還是比較平穩,僅個別品牌進行了上調。
對于后市走勢,劉敬亮分析認為,短期來看東北粳米批發價格存在小幅反彈的動力,不過市場四大利空因素依然擺在面前。這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豐產壓力;作為產量大省的黑龍江,今年糧食生產再獲豐收,實現“十二連增”,預計高于去年產量;二是庫存壓力,龐大的國儲庫存面臨著出庫并進入流通市場,顯然對市場行情預期形成一定的消極影響;三是進口米沖擊,持續增長的進口大米,在擠占國內市場份額的同時,其較低的價格優勢也對國內米價形成抑制作用;四是終端需求不旺。今年以來,大米銷售形勢不樂觀。東北主產區部分加工企業主動到各大銷區推銷自己的產品,這在往年是不多見的,從一側面也顯示出了銷售不旺的現狀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