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10月22日麥市分析:北方麥市有所修復 南方麥市依舊低迷
2015/10/23 8:32:41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延續穩定的2016年國家最低收購價小麥政策,雖有利于穩定市場預期,但對當前市場影響有限,畢竟托市收購結束,市場的托底效應已經不在,關注已轉向需求。如果后市需求延續穩定的2016年國家最低收購價小麥政策,雖有利于穩定市場預期,但對當前市場影響有限,畢竟托市收購結束,市場的托底效應已經不在,關注已轉向需求。如果后市需求低迷的瓶頸難以突破,小麥價格依舊難言樂觀。
麥價下跌迅速修復卻顯緩慢
國慶節期間,國內小麥價格出現大幅下跌行情。主產區大部分地區制粉企業二等小麥收購價從節前的1.15~1.20元/斤之間迅速跌至1.05~1.10元/斤之間,下跌0.1元/斤左右,跌勢之猛、跌幅之大可謂歷年少見。
隨著2016年國家最低收購價小麥政策的出臺,市場恐慌心理有所緩和。北方麥區由于小麥價格下滑幅度較大,近日價格開始有所修復,山東、河北小麥價格出現0.01~0.03元/斤的小幅上調,基本趨穩于1.15~1.16元/斤。而南方麥區仍幾無變化,趨弱的小麥價格低迷依舊。
市場人士認為,受看空心態影響,小麥價格下跌容易恢復緩慢。盡管明年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對市場有一定提振作用,但市場仍需一個長時間的修復過程,短期內小麥價格恢復到國家最低收購價水平恐怕不易。
心態有所緩和余悸不易消逝
小麥市場的恐慌和困惑心態雖有修復,但“十一”期間的斷崖式下跌行情對市場的心理影響或暫難消逝。
今年夏收以來,國內小麥市場購銷不溫不火,小麥價格持續偏弱。節日期間的大幅下跌,使得小麥價格易跌難漲的市場心理有增無減。
由于今年夏收小麥收購市場化程度較高,目前一些糧庫、貿易商及經紀人手中仍存有一定數量小麥。經過此輪價格大幅下跌,貿易商手中小麥貶值,以當前價格出售恐怕大多將會出現虧損,市場心態如坐針氈。
為盡快轉移市場風險,后期小麥市場若有回暖機會,持糧貿易商肯定會積極銷售手中小麥,“賣方”主導下的小麥市場價格上行仍然不易。
政策雖穩預期托底效應不再
據統計,截至9月30日,中儲糧系統今年累計收購托市小麥2079.25萬噸,同比減少455.21萬噸,降幅17.96%。
今年夏收期間,小麥流通市場形成兩種截然不同的價格,即國有收購庫點政策收購價格和市場流通價格,且政策收購價格明顯高于市場流通價格,政策的引導效應較往年弱化。
目前托市收購已結束,托市收購企業退出市場,政策收購主體缺失,市場托底效應在明年托市收購之前已不復存在。有市場人士認為,雖然國家2016年小麥最低收購價繼續維持穩定,但糧食市場化程度提高將是大趨所趨。在供應較為寬松的情況下,小麥價格跌破最低收購價并非不可能,目前玉米價格就已低于國家收儲價格水平。
需求如無改善麥市難言樂觀
今年小麥市場價格持續走弱,包括“十一”期間市場大幅下跌,最根本原因還是市場供給充足而需求低迷。
今年以來,由于玉米價格一跌再跌,使得小麥、玉米比價大幅升高,小麥飼用需求降至近年低點。受下游產品價格低迷影響,小麥工業消費出現下降。往年加工白酒所用小麥為700萬~800萬噸,近兩年也不斷減少。
隨著夏收小麥集中收購的結束,小麥市場的重心將轉移到需求上來。若市場需求沒有實質性改觀,后期小麥價格趨弱的大格局仍難有扭轉。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