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小麥市場行情弱勢走低
2015/10/22 8:32:37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近期國內麥價在政策好于預期的提振下,市場購銷心理發生改變,流通市場糧源減少促使麥價低位反彈;而國際小麥受主要產區天氣憂慮降溫及供需寬松等因素施壓,其市場行情弱近期國內麥價在政策好于預期的提振下,市場購銷心理發生改變,流通市場糧源減少促使麥價低位反彈;而國際小麥受主要產區天氣憂慮降溫及供需寬松等因素施壓,其市場行情弱勢走低。
一、麥價企穩回升面麥價差同比大幅擴大
當前國內主產區秋收秋播同步推進,北方冬麥區大部進入播種階段,西北地區東南部、華北西南部和北部、山東半島冬小麥已出苗。主產區小麥價格出現不同程度的反彈,麥價跌勢較大的山東地區反彈較為明顯。截至10月中下旬,江蘇興化地區大型面粉加工企業三等普通紅小麥到廠價格2360元/噸;安徽淮南潘集地區小麥收購價格1900-2040元/噸,按質論價;山東東營地區面粉加工企業小麥收購價2280元/噸;河南安陽地區小麥收購價2260元/噸;河北深州地區小麥收購價2280元/噸。當前面粉加工小麥采購成本雖同比大幅下降,但面粉及麩皮市場表現均不給力使得其經營壓力依舊較大;制約其小麥采購力度以及做高小麥庫存意愿。受制于國內小麥價格明顯走低,面麥價差呈現擴大態勢;截至10月中旬,國內特一級小麥粉與三等白小麥均價價差擴大至980-990元/噸;上年同期為780-790元/噸。
二、國家臨儲麥拍賣成交有所回暖強麥期價明顯走高
近期國家臨儲小麥成交情況雖未有明顯改觀,但較前期成交有所回暖。10月13日國家臨儲小麥拍賣市場投放糧源數量115.205萬噸,實際成交數量0.3913萬噸,平均成交率為0.34%,成交均價2477元/噸,成交數量創下9月初以來的新高;相比之下,9月30日國家臨儲小麥實際成交數量0.2852萬噸,平均成交率為0.25%,成交均價2427元/噸。從實際成交區域來看,江蘇地區成交0.0909萬噸,成交均價2500元/噸;安徽地區成交0.2203萬噸,成交均價2460元/噸;湖北地區成交0.0801萬噸,成交均價2500元/噸。受小麥現貨市場價格反彈提振,國內強麥期價也出現明顯反彈;截至10月16日,鄭州商品交易所強麥1601合約期價報收于2770元/噸,較10月9日的2724元/噸,上漲46元/噸,漲幅1.69%,期間最高價2780元/噸,最低價2716元/噸。
三、天氣憂慮降溫以及供需寬松拖累國際麥價弱勢走低
美國地球衛星氣象旗下的農業氣象機構MDACropCast發布的預測數據顯示,2015/16年度加拿大小麥產量預計將達到2550萬噸,比早先預測值高出64萬噸。據埃及供應部表示,埃及已經采購足夠的小麥,小麥儲備可以維持到明年3月中旬。澳新銀行預計今年4季度CBOT小麥平均價格為每蒲式耳4.70美元,比早先的預測低0.40美元;因北半球新麥收獲上市,給麥價造成下跌壓力,出口市場上尤為顯著;法國、俄羅斯和烏克蘭供應商競相降價來贏得生意。荷蘭合作銀行把4季度CBOT小麥期貨平均價格預估值下調至每蒲式耳5.10美元,較早先調低0.20美元。三位政府消息人士表示,印度考慮將小麥進口關稅從目前的10%提高到25%,以限制價格較低的澳大利亞和法國小麥進入該國市場。咨詢公司——戰略谷物將今年歐盟軟小麥產量預估提高200萬噸,至1.495億噸。受主產區天氣憂慮降溫以及供需寬松等利空因素拖累,美麥期貨價格弱勢走低;截至10月16日,美國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美軟紅冬小麥12月合約期價報收于494.25美分/蒲式耳,較10月9日的508.25美分/蒲式耳,下跌14美分/蒲式耳,跌幅2.75%,期間最高價521.75美分/蒲式耳,最低價489.75美分/蒲式耳。中國海關總署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9月份進口谷物及谷物粉313萬噸,8月份進口谷物及谷物粉251萬噸;1-9月份谷物及谷物粉進口總量為2608萬噸;去年同期累計為1439萬噸,同比增加81.2%。
四、國內玉米價格企穩反彈期價低位有所回升
國內玉米市場價格在經歷持續下跌之后,已經跌破農戶心理底線,使其惜售情緒增加,市場供應減少,近期玉米現貨價格呈現低位企穩反彈態勢,但供給壓力逐步增加;東北產區玉米市場購銷整體冷清,收購主體較為謹慎,大多處于觀望狀態,靜待11月份臨儲玉米收購啟動。吉林省政府支持玉米加工業發展的加大玉米轉化補貼政策文件己下發,每競拍一噸臨儲玉米補貼350元,每自購并加工轉化一噸玉米補貼250元;但國家臨儲玉米拍賣市場反應冷淡。農業部數據顯示,9月份國內4000個監測點生豬存欄量環比增長0.6%,較上月的0.5%上升0.1個百分點,同時也是連續第三個月環比增長;同比下降11.8%。能繁母豬環比和同比仍然下降,但環比降幅連續收窄,環比下降0.2%,同比下降15.4%。近期北方港口玉米到貨量有所恢復,南方港口價格暫時平穩;截至10月16日,錦州港玉米平艙價2040-2060元/噸,廣東港玉米主流成交價2180-2210元/噸。截至10月16日,大連商品交易所玉米1601合約期價報收于1895元/噸,較10月9日的1898元/噸,上漲5元/噸,漲幅0.26%,期間最高價1927元/噸,最低價1863元/噸;玉米1605合約期價報收于1814元/噸,上漲14元/噸,漲幅0.78%,期間最高價1814元/噸,最低價1760元/噸。
五、麥價難有較大回升空間關注購銷主體心理博弈
近期國內麥價的反彈更多的是對前期政策預期利空所引發的急跌的價格修復;當前流通市場糧源數量較為稀少,尤其是南方麥區;但需求傳統旺季的疲態反應直接制約小麥采購動力;2016年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的出臺很大程度上對麥價底部形成支撐,但在總體供給充裕、需求單一且疲軟的情況下,麥價缺乏明顯的上升動力,難有較大回升空間。關注近期國家臨儲小麥成交情況以及市場購銷主體心理博弈。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