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9月農副行業大宗商品均漲跌幅為-0.57%
2015/10/11 8:33:0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據生意社價格監測,2015年09月大宗商品價格漲跌榜中農副板塊環比上升的商品共12種,其中漲幅5%以上的商品共2種,占該板塊被監測商品數的4.5%;漲幅前3的據生意社價格監測,2015年09月大宗商品價格漲跌榜中農副板塊環比上升的商品共12種,其中漲幅5%以上的商品共2種,占該板塊被監測商品數的4.5%;漲幅前3的商品分別為當歸、黨參、豆粕。環比下降的商品共有32種,跌幅在5%以上的商品共3種,占該板塊被監測商品數的6.8%;跌幅前3的產品分別為雞蛋、玉米、玉米淀粉。2015年9月農副行業大宗商品均漲跌幅為-0.57%。
農副指數9月旺季大跌,受經濟大環境影響,餐飲等終端消費不盡如人意,拖累糧食、油脂指數走低。生鮮板塊受累于月初企業備貨基本結束,市場無新的需求支撐,指數大幅下跌。白糖指數一枝獨秀,受進口數據利好支撐,行情上揚。
進口數據利好白糖指數上揚
9月白糖整體呈上漲行情,目前圍繞市場的利好因素主要有三點:其一,2014/15年制糖期食糖生產已全部結束。本制糖期全國共生產食糖1055.6萬噸,比上一制糖期少產糖276.2萬噸。本榨季減產已成定局。其二,最新進口數據顯示,8月食糖進口27.57萬噸,7月進口食糖49萬噸,環比減少43.37%,進口量減少利好市場。其三、國家對進口食糖管控政策持續,根據目前各制糖企業完成的進口食糖配額來看,預計后期進口食糖量減少,對國內市場利好。短期來看,多重利好因素仍將支撐糖價上行。
備貨結束生鮮指數沖高回落
9月生鮮指數沒有延續上漲行情,而是旺季下跌。一方面中秋、國慶雙節備貨月初基本結束,另一方面,之前的豬價、蛋價大幅瘋漲多因階段性供應偏緊,隨著天氣轉涼,供應回暖,供需趨于平穩,生鮮價格開始回落。
9月蛋價呈現下跌行情,在迎來每年最大量的集中需求之時,一季度補欄蛋雞也進入產蛋高峰期,秋季溫度適宜,蛋雞產蛋性能、質量均為上層,供應量增加,中秋集中備貨月初基本結束,集中需求銳減,蛋價缺乏消費支撐。食品廠備貨之后,國慶的雞蛋備貨多為零售、餐飲消費,對于蛋價提振不明顯,加上近期飼料成本降低,蛋價一路下滑,截至目前,照比月初下滑14.20%。
月初開始,豬肉價格出現小幅回調,生豬出欄量持續增加,肉類終端市場需求有限,屠宰場在完成收購任務后不斷下調收購價格,各地區豬價開始下滑。臨近中秋之時,大多屠宰場完成備貨停止收購,貿易主體收購意愿較差,生豬市場成交清淡,養殖戶出欄意愿較強,國內豬價承壓繼續下行。加之冷凍肉陸續出庫,節后市場肉類庫存消化仍需一段時間,屆時豬價仍有一定下跌空間。
豆粕一枝獨秀上漲雜粕類承壓繼續下探
9月飼料指數仍處于下跌行情,受到豆粕短時上漲的支撐,下跌幅度有所放緩。因中國代表團與美國簽署千萬噸美豆采購協議,利好美豆期貨,進而拉動國內豆粕價格上漲,加之成本因素使油廠挺價心理強烈,豆粕市場行情整體表現強勢。其他飼料原料處于震蕩下跌行情,自從今年進口DDGS解禁之后,進口量屢創新高,港口DDGS庫存難消化;水產養殖逐漸進入淡季,終端需求繼續縮減,雜粕類需求低迷,行情震蕩下行。飼料指數整體弱勢為主。
供大于需糧食指數持續下跌
9月糧食指數繼續下探,并未因“金九銀十”的到來回暖,經濟大環境影響下,糧油消費一直不溫不火,小麥、玉米持續走低。目前政策價格主導市場糧價:東北玉米國儲政策提前出臺,收購價格下降且質量要求嚴格,中秋節后東北產區玉米大量上市,產區玉米價格將逐漸向政策價格靠攏,維持在1元/斤上下;小麥方面,托市收購范圍擴大,但價格并未得到明顯的提升,多因下游終端需求不旺,加上小麥高庫存,供大于需,回暖困難。糧價整體受供大于需影響,價格低位徘徊,指數不斷下探,受此壓力,預計“銀十”糧食指數仍難擺脫下跌的命運。
期貨盤面支撐月底油脂觸底反彈
9月油脂市場震蕩下行為主,臨近月末價格小幅反彈。USDA9月供需報告意外上調2015/16年度大豆單產預期,提高大豆總產量預期,在此同時,國際原油價格期貨下挫,拖累油脂價格下行。我國近月的大豆進口量已經達到創紀錄的規模,導致沿海油廠開機率較高,后期豆油庫存增加。市場預計10月左右會進行2015年第二次國產菜油拋儲,對菜油價格形成壓力。國內油脂庫存處于年內偏高水平,現貨購銷清淡,壓制國內油脂市場行情。9月下旬油脂價格出現反彈趨勢,中國簽署1318萬噸的大豆購買協議,對盤面形成提振,豆油期貨上漲,帶動油脂現貨價格上漲。同時厄爾尼諾現象愈演愈烈令棕櫚油減產預期發酵,棕油領漲國內油脂價格,預計油脂市場或將有所支撐。
2015年9月,大宗商品數據商——生意社發布的中國大宗商品供需指數為-0.30,均漲幅為-1.42%,反映該月制造業經濟較上月呈收縮狀態,經濟有下行風險。
生意社農副分社分析師劉威認為,目前雖處于“金九銀十”糧油消費旺季,但糧食、油脂、飼料三大板塊行情的持續低迷拖累農副指數。白糖、豆粕受到數據利好支撐,順勢上漲,短時仍將保持強勢。生豬、雞蛋雙節集中備貨階段退去,后市價格或逐步回歸常規價,生鮮指數弱勢為主。綜上分析,農副行業9月受終端消費低迷影響,指數持續下滑,十一國慶過后,如市場無明顯的需求利好支撐,農副指數或將繼續下探,預計農副指數10月下滑4個點,至914點。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