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機器人市場發展行情分析 成為全球最大市場的利與弊
2015/9/14 8:34:20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南方都市報消息:2013年以來,中國提前進入到機器人時代,成為全球機器人最大市場。但在國際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聯盟首席執行官羅軍看來,這是一個隱憂。羅軍分析南方都市報消息:2013年以來,中國提前進入到機器人時代,成為全球機器人最大市場。但在國際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聯盟首席執行官羅軍看來,這是一個隱憂。羅軍分析稱,政策通過對購買機器人的企業給予補貼,來促進傳統產業大量使用機器人。同時弊端凸顯,國產機器人企業缺乏競爭力,反而被邊緣化。
觀察
在第二屆世界機器人博覽會上,世界機器人“四大家族”首次同臺競技。引來眼球,也引來頗大爭議。
現象:四大家族機器人降價一半
從事機器人設備行業20多年的羅良會所在公司廣州市華清工業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有售賣“四大家族”產品。他發現,2012年,一部負載機械手5公斤900mm的通用型機器人,四大家族價格是三四十萬元,近一兩年,價格降到十幾二十萬元!盀楦袊鴩a品牌競爭,10萬元也有曾有過交易。”
剛起步的國產品牌無力招架。政府和地方紛紛出臺扶持政策。在廣東鑫星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師邱思明的記憶中,在珠三角企業中,購買具有實用性專利的國產機器人,企業和發明公司都可獲不同程度的獎勵!霸诜鹕,購買國產機器人,均可獲獎勵1萬元!
哈爾濱工業大學機器人研究所副所長李瑞峰分析稱,面對進口機器人降價,國產企業幾乎靠扶持資金養活。
悖論:“機器換人”壯大了外企
2013年以來,中國提前進入到機器人時代,成為全球機器人最大市場。但在國際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聯盟首席執行官羅軍看來,這是一個隱憂。
他說,2014年,全球機器人市場銷售22.7萬臺,中國市場5.6萬臺。但中國500多家機器人企業的日子并不好過,僅占有1.6萬臺的市場份額,核心零部件基本依賴進口。
工信部原部長李毅中表示,目前國內機器人銷量70%依靠進口,國內機器人企業尚未形成規模,與國外企業差距較大。
羅軍分析稱,政策通過對購買機器人的企業給予補貼,來促進傳統產業大量使用機器人。同時弊端凸顯,國產機器人企業缺乏競爭力,反而被邊緣化。由于進口機器人的大幅降價,結果機器換完了,只壯大了國外企業。
生存:國產機器人勝在售后
柯馬工程有限公司副首席執行官賀萬民表示,國產機器人盡管被打壓,但仍有生存空間。他發現一個現象:國外機器人維修的即時性較差,售后不怎么理想。
“國產的售后就在家門口,隨叫隨到,方便快捷,具有優勢!彼f。該觀點被多數國產企業家認同。
李瑞峰則預測,未來三到五年是國產機器人的黃金時間。他說,如今趁靠“政策補貼”過日子的國產機器人企業,可引導一些資本進入壯大自己。據他觀察,國產機器人也面臨一些機遇,如一些資本市場也看中國產的物美價廉!叭绻怀脵C做大,三五年后,面對已技術成熟、領先大的外企機器人,國產機器人就很難再發展起來!彼f。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
- 告別私域運營煩惱!小慧AI三大新功能上線:AI側邊欄+數字員工+文案助手,效率飆升300%+
- “找回”失落文明、化身“古蜀祭司”……“AI+”賦能文博游奇妙體驗升級
- 重溯長征精神,盡展硬核實力——“愛瑪行萬里 京球助長征”活動圓滿收官
- 工信部:1—4月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2%
- 一系列政策發力顯效 輕工業經濟運行延續穩中有進態勢
- 旅游列車加密開行 激活文旅消費潛能
- 重塑數字創作邊界,青瞳視覺聯合索尼中國研究院推出 CMVolcap 三維重建系統
- 新航道西安學校:深耕本地,托舉學子的留學夢想
- 教育部實施“宏志助航計劃” 專場招聘提供崗位110多萬個
- 今年前5個月鋼鐵行業運行總體平穩向好 鋼材消費結構正經歷深刻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