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務部等10部門聯合發布農產品市場發展新規劃
2015/9/3 8:34:03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為科學規劃農產品流通網絡布局,加快構建與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適應的農產品市場體系,近日,商務部、國土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農為科學規劃農產品流通網絡布局,加快構建與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適應的農產品市場體系,近日,商務部、國土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農業部、人民銀行、稅務總局等10部門聯合發布《全國農產品市場體系發展規劃》.
《規劃》根據我國各地經濟社會、交通區位、人口分布、農產品流通基礎等因素,結合“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京津冀協同發展等國家戰略部署和全國主要商業功能區、農產品優勢產銷區分布,在全國農產品生產、集散和消費集中區域布局100個左右全國骨干農產品批發市場和8個市場集群。
此外,《規劃》強調,要依托市場集群形成“三縱三橫”的全國農產品流通骨干網絡,與區域農產品流通網絡相對接,形成全國網與區域網相結合、公益性和市場化相結合、實體網與虛擬網相結合、批發網絡與零售網絡相結合的全國農產品市場體系。
中投顧問農林牧漁業研究員宋杰凝表示,全國農產品市場體系發展規劃對農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有利于建立完整的全國農產品市場體系,優化農產品流通網絡的布局,加快農產品流通現代化進程,提高農產品流通效率。
“同時,有利于提高服務三農能力,增加農民收入、推動農業發展。擴大城鄉居民消費,提升公共服務水平,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的發展,充分發揮農產品流通產業優勢。”宋杰凝表示。
據了解,《規劃》從加強農產品流通基礎設施建設、培育壯大農產品市場主體、完善農產品產銷銜接體系、推進農產品流通信息化建設、維護農產品市場安全穩定運行和建立農產品市場公益性實現機制等6個方面提出建設我國農產品市場體系的重點任務。
并從建立健全法律法規標準體系、改革創新投融資方式、不斷完善建設用地保障機制、著力減輕企業稅費負擔、充分發揮行業協會作用以及切實加強規劃組織實施等方面提出了保障《規劃》順利實施的6項措施。
宋杰凝表示,可以從多方面減輕企業負擔。一是給予多項優惠政策,對企業給予財政資金支持,減輕企業稅負;二是建立和完善企業政策性貸款體系,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企業融資難問題;三是開辟多種融資途徑,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和企業債券市場,增加企業融資渠道,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此外,《規劃》的一大亮點是首次根據產業資源稟賦、人口分布、消費能力等因素,結合全國農產品市場體系規劃布局,提出規劃建設一批全國公益性農產品批發市場及區域公益性農產品批發市場和零售網點,形成由批發市場和零售網點共同組成的公益性農產品市場流通網絡。
“這一措施將一方面,將擴大農產品銷售,增加農產品對外供應。將批發市場的農產品通過強大的市場網絡運輸到零售網點,增加農產品的供應,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另一方面,農產品批發市場和零售網點的對接有利于減少中間流通環節,降低農產品的運輸成本。”宋杰凝表示。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