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連續大幅上漲近四月引擔憂 豬肉價格暴漲會否再現?
2015/8/13 8:33:36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國家統計局8月9日發布數據顯示,7月份我國居民消費價格(CPI)總水平同比上漲1.6%,今年前7個月的CPI比去年同期上漲1.3%。在眾多助長因素中,豬肉價格國家統計局8月9日發布數據顯示,7月份我國居民消費價格(CPI)總水平同比上漲1.6%,今年前7個月的CPI比去年同期上漲1.3%。在眾多助長因素中,豬肉價格的大幅上漲是主要因素之一。國家統計局強調稱,7月份,豬肉價格上漲16.7%,影響CPI總水平上漲約0.48個百分點。
豬肉價格的持續上漲,再次牽動了消費者的神經。
自今年3月份以來,我國的豬肉價格,已經連續保持上漲四個多月,且漲幅不小。豬肉價格是否還會繼續上漲,頗受到消費者關心。我國是豬肉消費大國,2013年的豬肉消費量超過當年全球的一半。而且豬肉價格在我國的CPI價格體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因此,豬肉價格的穩定與否直接關系到居民的肉類消費水平。2011年,我國豬肉價格曾經出現了較大幅度的波動,價格迅速上漲,隨后回落下來。
有消費者擔心,從最近四個多月豬肉價格上漲的趨勢來看,很有可能重現2011年的那次大幅上漲行情。
不過,針對這輪豬肉價格上漲,農業部組織相關專家分析稱,此輪豬肉價格的上漲是市場調節的正常反應,隨著供需的逐漸平衡,不會影響后續的供給,而且也不會出現2011年那樣暴漲的局面。
農業部生豬市場預警專家組分析稱,與2011年豬價暴漲相比,目前豬價上漲有兩點不同:一是價格水平和漲幅不同。據農業部監測,2011年豬肉、活豬和仔豬價格分別漲至每公斤30.39元、19.75元和37.24元,均高于目前價格;豬肉和仔豬價格累計漲幅分別為32.3%和98.4%,也高于此輪漲幅。二是養殖效益不同。2011年豬價上漲期間,生豬養殖始終處于盈利狀態,而此輪豬價上漲是前期豬價大跌、長時間虧損后的恢復性上漲,生豬養殖剛剛扭虧為盈。
至于為何不會出現2011年的暴漲局面,在農業部生豬市場預警專家組看來原因有四:一是今年以來生豬疫情平穩,按近年來生豬生產波動規律,生豬出欄不會出現大的波動。二是成本推動因素影響小。2011年生豬價格進入上漲通道前,連續3年玉米價格大幅上漲,累計漲幅60%,而2012年以來玉米價格平穩略降。三是供給保障能力增強。自2007年起,我國生豬養殖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程度迅速提高,2013年規模化養殖比重達到40.8%(年出欄500頭以上),比2007年提高近20個百分點,這有利于穩定生豬供給能力。四是宏觀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消費需求大幅增加的可能性不大,這與2011年GDP增速達9.5%的經濟環境有很大不同。
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有關負責人也稱,2011年豬價上漲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能繁母豬存欄量明顯下降,一個是疫情比較嚴重;而今年豬價上漲主要是能繁母豬存欄量下降所致,疫情平穩,所以肉價上漲的動力遠遠沒有2011年強烈。
那么,此輪豬肉價格上漲的原因何在?
生豬產能持續調減導致市場供應不足無疑是重要因素。據農業部監測,全國4000個生豬養殖村6月份生豬存欄716.24萬頭,同比下降10.3%;其中能繁母豬存欄83.4萬頭,同比下降14.8%。生豬存欄已連續9個月環比下降,能繁母豬存欄已連續22個月環比下降,分別比前4年同期平均水平低13.1%和18.3%,均處于2008年以來最低水平。此外,隨著《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和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陸續實施,生豬養殖的環保問題日益得到重視,南方和沿海發達地區對禁養區內養殖場進行拆遷,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生豬產能調減力度。
生豬產能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養殖戶因為連續虧損減少養殖的現狀,即便在經歷了幾個月的價格上漲后,養殖戶也僅僅開始盈利,此前已經經受了長時間的虧損。
由于豬價連續低迷,2014年年初以來我國生豬養殖普遍處于虧損狀態,打擊了養殖戶信心,導致部分養殖場戶破產退出或因資金周轉困難而大幅調減產能。
據國家發展改革委監測,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全國豬糧比價連續71周低于6:1的盈虧平衡點,生豬養殖持續虧損。今年3月第3周,豬糧比價降至最低點5.05∶1,生豬養殖接近重度虧損。據農業部監測,2014年平均每出欄一頭商品肥豬虧損110元,按全國全年出欄7.35億頭生豬計算,養豬業共計虧損809億元。
“這輪豬價上漲,是前期市場價格長期低迷、養殖戶嚴重虧損后的產能大幅度調整引起的,具有恢復性和補償性特征,是市場機制合理作用的結果。”農業部生豬市場預警專家組分析稱。
隨著傳統豬肉消費旺季的到來,豬肉會否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
在農業部生豬市場預警專家組看來,未來幾個月生豬產能仍然維持低位調整,出欄保持平穩,而下半年是畜產品消費旺季,需求會有所增加。因此,預計后期生豬供求大體處于緊平衡狀態,豬價仍將處于周期性上漲通道,中秋、國慶期間受季節性需求拉動,階段性漲幅可能會稍大一些。但隨著生豬產能調整基本見底,后期如不發生重大疫情,市場供應有保障,不必過于擔心保供給問題。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