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小麥弱勢運行 后期向好可期
2015/8/8 8:32:3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7月份,國內小麥主產區行情緩步走低,個別地區降幅明顯。據市場信息,月末河北南部、山東西北部、河南北部新麥收購價多在1.19-1.22元/斤,容重多在790克/國內小麥行情弱勢運行
7月份,國內小麥主產區行情緩步走低,個別地區降幅明顯。據市場信息,月末河北南部、山東西北部、河南北部新麥收購價多在1.19-1.22元/斤,容重多在790克/升以上,水分12-13%,較上月同期降0.02-0.03元/斤;河南中部、東部、山東西南部新麥收購價多在1.18-1.2元/斤,容重多在760克/升以上,水分12.5-13.5%,較上月同期降0.01-0.02元/斤;安徽北部、江蘇北部、中部收購價多在1.16-1.19元/斤,容重多在740克/升以上,水分13-14%,較上月同期降0.01元/斤左右;不完善粒較高的小麥價格多在1.08-1.14元/斤,容重多在700-740克/升,水分14-15%,不完善粒在15-25%,且數量較多。
托市收購同比下降顯著
7月份結束,收購進行了2個月還多,收購量卻同比大幅減少。據國家糧食局最新數據,截至7月25日,河南、江蘇等9個主產區各類糧食企業收購新產小麥4492萬噸,比上年同期減少1443萬噸。
截至7月20日,全國累計收購托市小麥1454萬噸,同比減少936萬噸。其中,河南收購托市小麥621萬噸,江蘇收購托市小麥485萬噸,安徽收購托市小麥288萬噸,湖北收購托市小麥31萬噸。和上年同期相比,均有不同程度減少。
臨儲交易創下最低記錄
7月份,臨儲小麥月內累計投放4次,周均投放量117.2萬噸,月環比減少1.2萬噸;周均成交1.4萬噸,月環比減少2.7萬噸,并創下有托市小麥投放以來最低的周均成交記錄;周均成交均價2491.39元/噸,月環比略增4.56元/噸。
托市小麥交易如此低迷可以說是在意料之中,諸多原因讓企業基本上放棄了從盤上交易的興趣,如當季主要的倉容和資金都用于新麥收購方面、面粉消費不暢麩皮漲跌無常企業開工率低下、投放區域有限投放質量有限出庫費時費力、投放底價較高等等,一系列因素都造就了成交率僅在1%左右的結果。而依照當前的市場情況,這種低迷現狀還將延續一段時期。
后期行情向好依舊可期
收購持續進行,流通逐步減少,但價格運行情況卻停滯不前,筆者認為這或將為后期價格穩步走高奠定伏筆。分析來看,當前市場收購價格弱勢運行主要原因是由于收購進展緩慢,農民售糧積極性較高,加之面粉加工需求不足等幾個方面原因所組成,但隨著時間推移,這幾個因素或將成為推動行情的關鍵因素。
首先,當前開展收購的主要力量依舊是托市收購,在國家對托市收購小麥嚴格把關的情況下,今年托市收購的小麥質量應該合乎標準,隨著收購持續進行,合格小麥數量也將隨之減少;其次,當前因為收購進展緩慢,價格變動不大,導致過去捂糧惜售的心態在今年明顯放寬,不少售糧農戶及農村經紀人積極送糧到庫,農戶手中存糧水平低于往年,這將導致后期原糧流通收緊,屆時企業加工用糧將不得不更多的依賴托市交易投放和貿易商的出庫;第三,面粉加工需求不足一方面是受制于面粉的市場消費,另一方面是由于前段時期麩皮價格過低。而收儲期過后,將迎來一輪面粉消費的高潮,因為隨著大中院校的開學、南方雨季度過,面粉的消費與運輸環境要強于暑期,企業加工量或顯著擴大。同時,豬肉價格連續上漲,目前已經創三年來新高,仔豬價格漲幅也為歷年最高,隨著生豬補欄量的擴大,飼料消費必然擴大,這將對麩皮的需求產生明顯的推動,而麩皮消費轉好也將刺激面粉加工企業擴大生產。
進口逐步增長美麥下跌
據中國海關總署數據,2015年6月份我國進口小麥42.9萬噸,同比、環比分別增加31.7萬噸和6.1萬噸,連續9個月進口量穩步增長。1至6月份累計進口小麥139.5萬噸,其中,進口自澳大利亞的小麥63.86萬噸,占總進口量的45.8%;進口自加拿大的小麥51.95萬噸,占37.3%。6月份,我國出口小麥數量為零,1至6月份累計出口小麥2980噸。6月份,我國出口面粉9500噸,1至6月份累計出口面粉5.87萬噸。
國際方面,部分機構對全球及小麥主產國的產量預期調減。盡管如此,CBOT美麥指數在6月最后一個工作日創下半年內620.2點新高后,在7月份一路下跌,最低跌至7月末的499.4點,月內累計跌幅接近20%。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國產優質小麥價格出現回落
- 下一篇:FAO7月份乳制品及食品價格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