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麥銷售不暢 小麥質量問題惡化
2015/8/1 8:33:0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河南、山東、河北、江蘇等四省農業廳信息中心,對小麥主產區夏糧收購市場調研,總體看,調研地區夏糧再獲豐收,市場運行總體正常、有序。但是,受小麥生長中后期持續陰雨河南、山東、河北、江蘇等四省農業廳信息中心,對小麥主產區夏糧收購市場調研,總體看,調研地區夏糧再獲豐收,市場運行總體正常、有序。但是,受小麥生長中后期持續陰雨等不利天氣影響,部分地區小麥品質下降,市場購銷清淡,收購進度偏慢。
部分地區新糧銷售不暢,農民利益受損
今年新麥上市以來,有一些問題需要關注:
積壓在存放條件較差的農戶和經紀人手中的小麥品質有可能進一步惡化。有些個體收糧點和規模種糧戶存放條件較差,缺乏烘干和通風等設施。進入夏天高溫潮濕季節,積壓的大量不完善粒超標小麥如果不及時處理,將進一步發霉變質,不僅使農民利益受損,也影響國家糧食安全。
部分地區個體糧商盲目入市,資金風險極大。個體糧商是收購市場中重要的一環,其經營模式是從農戶手中收了糧食再賣到糧庫或面粉企業,賺取每斤三、五分錢的差價。但其經營行為往往存在盲目性,資金風險極大。
托市收購啟動遲緩導致農民利益受損。雖然各省托市收購啟動時間明確比較早,但啟動手續審核相當嚴格,啟動緩慢,導致一些地區托市收購并沒有完全開展起來。
受病蟲影響地區農民種麥收益大幅下降。盡管調研地區總體單產提高,但受病蟲影響、不完善粒超標地區小麥單產、品質、價格均下降,在成本基本持平或略增的情況下,每畝地收益大幅減少。
綜合施策保障糧農收益
在國內小麥供需形勢寬松、面粉和飼料行業需求不旺,以及部分地區新麥品質問題突出等因素影響下,今年小麥收購形勢相對復雜。結合調研中發現的問題以及農戶的需求,提出如下建議:
短期看,一要盡快解決不完善粒超標小麥銷售問題。建議參照2009年和2013年處理芽麥的有關政策,將不完善粒收購標準放寬到20%,執行托市收購;對于不完善粒20%以上的小麥,通過給酒精等工業用糧企業提供一定補貼的辦法,鼓勵其消化一部分糧食。二要切實執行好最低收購價政策。今年新麥市場偏弱運行,托市收購進程會持續較長時間。要進一步強化中儲糧等有關主體在糧食收購中的責任,在執行托市收購過程中,根據市場情況,簡化有關手續,提高工作效率,切實起到托市的作用。
中期看,一要鼓勵政策性收購主體多元化。除中儲糧系統外,可委托部分有倉容、經濟實力強的加工企業參與托市。二要加強對個體糧商的市場監管。建立個體中間糧商行業準入標準,對其相應資質如倉儲能力與設施、糧食質量檢驗設備、資金實力等做出明確規定,促進市場流通規范有序。三要加大對規模種糧戶儲糧與賣糧方面的扶持。要進一步加大對其扶持,提高其晾曬場地、烘干、倉庫等生產經營設施配備率。同時,在糧食收儲政策、收儲安排等方面向規模戶傾斜,促進農業資源集約經營的實現。四要完善“一噴三防”等生產補貼政策。由于中央資金下撥偏晚,在天氣條件不利的情況下,不能及時防治,給小麥生產造成嚴重影響,建議補貼資金及早下撥到位。
長期看,一要切實加強扶持糧食加工企業。采取技改貼息等政策,促進加工企業技術改造及產品結構升級,向初加工、精深加工方向轉化,實現加工增值。二要促進小麥生產扶持政策由重數量向數量、質量效益并重轉變。我國優質專用小麥供應偏緊的問題一直存在,在當前國內外小麥價差巨大的情況下,進口壓力也很大。要根據區域條件,采取相應的扶持措施,鼓勵發展優質專用小麥,滿足加工企業需求。三要加強公共信息服務。今年小麥收購市場出現的問題也反映了政府在信息公共產品提供方面存在的嚴重不足。因此,必須考慮應用大數據技術,提供準確、客觀的基礎信息和專業的預測信息。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