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上半年北京市農業發展簡析:總產值同比下降17%
2015/8/1 8:33:07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2015年上半年,北京市農業以“調結構、轉方式、發展高效節水農業”為重點,全力推進農業轉型升級。傳統農業規模縮減,觀光休閑農業、會展農業等都市型現代農業加快發2015年上半年,北京市農業以“調結構、轉方式、發展高效節水農業”為重點,全力推進農業轉型升級。傳統農業規模縮減,觀光休閑農業、會展農業等都市型現代農業加快發展。上半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46.7億元,同比下降17%,扣除價格因素同比實際下降15.3%。分行業看,農業產值45.1億元,同比增長1.2%;林業產值30.6億元,同比下降46.8%;牧業產值64.1億元,同比下降6%;漁業產值3.8億元,同比增長11.3%。
一、養殖業規模持續下降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和加快生態環境建設的背景下,我市出臺了《北京市新增產業的禁止和限制目錄》,養殖業被列為限制發展的產業。受結構調整影響,養殖業規模下降明顯。上半年,生豬出欄147萬頭,同比下降5.9%;存欄167.5萬頭,同比下降7.2%。北京市家禽出欄3345.3萬只,同比下降9.6%;存欄2547.5萬只,同比下降4.6%。禽蛋價格相對平穩,在平谷區龍頭企業帶動下,北京市禽蛋產量9.9萬噸,同比增長7.2%。
二、蔬菜糧食播種面積減少
初步統計,上半年夏糧播種面積31.3萬畝,同比減少4.1萬畝,同比下降11.6%,總產量11.1萬噸,同比下降8.8%。蔬菜及食用菌播種面積38.3萬畝,同比減少1.2萬畝,產量為67.7萬噸,同比增長0.7%,產值為26.8億元,同比增長9%。
三、觀光休閑農業恢復性增長
上半年,農業觀光園在集團消費銳減的環境下,積極調整經營策略,滿足消費群體的多樣化需求,實現較快增長。接待游客762.5萬人次,經營收入10.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1.6%和7.9%。郊區縣民俗旅游市場發展良好,上半年接待游客935.4萬人次,實現收入5.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4.4%和17.1%,其中平谷、密云、延慶三個區縣民俗旅游收入3.7億元,占北京市的比重為66%;懷柔區民俗旅游受APEC會議、北京國際電影節的利好影響,收入同比增長18.5%。
四、會展農業知名度高
第三屆北京農業嘉年華活動在昌平舉辦,貫徹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聯合天津、河北協同辦會,推廣京津冀三地農業特色,新增了河北館和天津館,同時舉辦天津、河北主題日活動,活動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活動期間共接待游客118.8萬人,比2014年第二屆農業嘉年華增長20.7%。實現收入4345.7萬元,同比增長73.1%。北京市共舉辦13項農事節慶活動,接待人數144.2萬人,實現收入0.9億元,其中平谷區第十七屆國際桃花音樂節有110.4萬人參與活動,實現收入7156萬元。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