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油脂供需平穩 天氣因素有望推漲價格
2015/7/30 8:32:42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近期國際油價持續走弱壓制油脂反彈,未來厄爾尼諾現象對農作物的影響程度,將左右油脂市場走勢。筆者認為,目前農產品已處于天氣炒作高峰期,如果厄爾尼諾現象對農產品造近期國際油價持續走弱壓制油脂反彈,未來厄爾尼諾現象對農作物的影響程度,將左右油脂市場走勢。筆者認為,目前農產品已處于天氣炒作高峰期,如果厄爾尼諾現象對農產品造成了較大影響,油脂必將展開新一輪上攻,對此油脂投資者需保持謹慎樂觀態度。
外盤油脂弱勢振蕩
目前來看,外盤油脂市場基本面利多炒作題材匱乏。首先,7月17日,分析機構Safras&Mercado預計,巴西2015/2016年度大豆播種面積將較前一年度增加3.8%,大豆產量將達到創紀錄的9980萬噸。同時,USDA調高了美豆年產量估值,豆類豐產預期將限制油脂的上漲空間。
其次,馬來西亞和印尼降雨量低于正常水平提振油脂反彈,市場再次聚焦厄爾尼諾現象。但船運調查機構ITS、SGS公布的數據顯示,7月1—20日馬來西亞棕櫚油出口量約為90.76萬噸,較上月同期減少15.5%,需求疲軟拖累棕櫚油上漲行情。同時,干旱的天氣并未改變馬來西亞棕櫚油增產預期,使得馬來西亞棕櫚油近月合約壓力仍然較大,期價仍有下行需求。
國內油脂供需平穩
豆油方面,國家糧油信息中心數據顯示,上周江蘇地區進口大豆壓榨利潤為86元/噸,環比7月中旬的141元/噸大幅下降,但仍處于今年以來的較高水平。這主要是由于隨著6月底壓榨利潤回正,油廠開工高企豆油供給增加。另外,受油廠開工率高企影響,現貨交易不旺,使得終端需求平淡。雙重因素導致豆油庫存快速回升。截至7月24日,豆油庫存已達96.42萬噸,較前期最低點增長了約50%,基本面不佳對豆油價格構成較大壓力。
菜籽方面,進口菜籽成本較高,壓榨虧損依舊。然而國產菜籽油壓榨利潤已在上周由負轉正,江蘇國產菜籽壓榨利潤為32.5元/噸,湖北地區國產菜籽壓榨利潤為62元/噸。但菜籽收購放開之后,油企對菜籽普遍采取慎收策略,期望以此來壓低菜籽價格,并且菜油需求依舊不旺。因此,推測油企可能會將菜籽壓榨開工率維持在較低水平,從而保證較高的壓榨利潤,來支撐菜油價格。
棕櫚油方面,國內棕櫚油港口庫存較上周環比增加1.71萬噸,達到57.22萬噸,供給處于今年3月以來的較高水平。國內棕櫚油三季度供求基本平衡,庫存壓力略大,目前基本面對棕櫚油價格上漲支撐不足。
總體而言,目前仍處于油脂消費淡季,需求不旺和庫存回升成為抑制油脂上漲的主要因素。不過,8月暑期結束,國內學校陸續開學將提振油脂類消費。同時,隨著時間推移,油脂消費將由淡轉旺,國內油脂的消費需求量將持續穩步增長,屆時將助力油脂價格上漲。
天氣炒作有待觀察
7—8月是傳統的天氣炒作期,以往就有美國大旱引發國際資本和對沖基金借題炒作的先例。今年厄爾尼諾現象或卷土重來,聯合國下屬的世界氣象組織21日發布報告稱,1—6月全球海陸表面平均氣溫達到了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高值,并且出現了史上最熱的6月,表明厄爾尼諾現象正在形成。統計數據表明,厄爾尼諾現象爆發后的3—6個月,農產品行情往往會出現一波大牛市。但本次厄爾尼諾現象尚未對農產品造成實質性影響,未來影響程度還有待觀察,不排除有對農產品造成較大影響的可能。
另外,從日線圖來看,各油脂品種7月走勢均處于下降通道中,但最近均表現出回穩跡象,多空雙方分歧較大,有演化成矩形振蕩的趨勢。自2011年以來,油脂期貨一直單邊下跌,價格處于低位。目前油脂期貨走勢都呈現出下有支撐、上有壓力的態勢,未來天氣因素將成為左右油脂市場的重要砝碼。如果厄爾尼諾現象對農產品造成了實質性影響,油脂必將展開新一輪上攻。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豆粕弱勢調整 天氣市里不宜過度看空
- 下一篇:2015年7月29日豆粕市場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