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小麥行情半年盤點 收購價同比略增
2015/7/23 8:32:32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數據來源:中華糧網2015小麥半年盤點小麥收購高潮已過,細數半年以來,與小麥有關的各類行情可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追根究底,主要原因仍然是主導糧價的政策方面。數據來源:中華糧網
2015小麥半年盤點
小麥收購高潮已過,細數半年以來,與小麥有關的各類行情可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追根究底,主要原因仍然是主導糧價的政策方面。2015年小麥托市收購依然是小麥主產區為河北、江蘇、安徽、山東、河南、湖北6。痪唧w執行方案以2015年生產的國標三等小麥為標準品,白小麥、紅小麥和混合小麥最低收購價格均為每市斤1.18元,具體質量標準按小麥國家標準(GB1351-2008)執行。
由于政府“背書”的存在,小麥托市收購價連續多年上漲,不斷推高市場價格,由此導致種糧農民形成一種“旱澇保收”的心理依賴和習慣認知。今年小麥托市價首次同比持平,表明了政府要降低種糧主體對政策依賴的期望,也是將市場定價機制逐步引入主糧的第一步。
生產情況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4年全國小麥種植面積約3.6億畝,冬小麥產量1.15億噸,比2013年增產404.5萬噸,增長3.5%。
2015年7月15日國家統計局公布夏糧產量數據,預計小麥產量2310億斤,同比增加0.4%,繼續保持增產。在種植面積略減的基礎上,小麥增產的主要原因還是在于政策力度大、氣候好、災害輕。政策在糧食直補、良種補貼、技術支持等方面大力支持;小麥主產區在小麥各個生長階段光照、溫度、降水匹配度較好,出苗、返青、拔節、灌漿等關鍵生長期無異常災害;局部地區發生階段性天氣災害,總體來說受災情況較輕。
小麥雖然再次豐收,但是國家收儲方面進展緩慢,收購價格指數同比略增。部分主產區小麥質量受到天氣影響,質量低于預期,貿易商多持觀望態度。據國家糧食局統計,截至7月10日,河南、江蘇等9個主產區各類糧食企業收購新產小麥3533萬噸,比上年同期減少1556萬噸,托市收購期可能會延長至10月份并擴大范圍。
收儲進展緩慢主要原因還是在于國家庫存高企,去庫存壓力較大。6月份是小麥交易活躍期,交易價格同比略增,托市收購啟動范圍同比縮小。預計2015年度小麥消費量在1.11億噸,結余量約在7000萬噸,占今年總產量60%左右。創歷史記錄的庫存導致供需寬松局面繼續維持,財政壓力進一步增加,庫存消費比大幅上漲。
總體來說,小麥保持了高產穩產的局面,價格仍會以穩為主。各方因素綜合導致庫存消費比居高不下,供應格局寬松。考慮到進口小麥低價沖擊,本年度質量不及預期,國內市場需求不振,分析認為小麥及其產品價格面臨下行壓力。
加工情況
2015年上半年在小麥庫存高企、交易價格穩中略降的背景下,面粉加工企業的日子也不好過。在產能過剩以及需求疲軟的沖擊下,國內制粉企業壓力較大,虧損成為常態。需求低迷、銷售緩慢導致企業面粉、麩皮階段性庫存增加,開機率下降。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3-6月份,豆粕1605價格持續下跌,麩皮價格同時下行。6月中旬以后隨美豆預期產量降低,豆粕價格回調,麩皮短期反彈,但由于新麥大量上市,價格走低,反彈空間受限。6月下旬山東地區麩皮價格在0.48-0.5元/斤之間,河南地區在0.5-0.54元/斤之間。對于麩皮來說,養殖業需求的放大、傳導效應仍需要一定時間,適逢面粉消費淡季、高粱進口大幅增加,麩皮需求與利潤的短期提振效應并不明顯。
預計在維持現有狀態下,麩皮價格上漲對制粉企業屬于利好。但養殖業需求還未充分挖掘,利潤有限,企業開機率不會因此大規模提升。預計未來半年內,除節日(國慶)提振因素以外,小麥、麩皮、面粉市場將維持低迷運行狀態。在10月份以后,加工情況將隨氣溫下降、消費淡季結束、養殖業回暖而好轉。
期貨從2014年10月鄭麥1601開始長期下跌,2015年1月中旬隔空跳漲,之后一直處于高位震蕩運行。進入5月中下旬之后,正值小麥收割收儲、集中上市、交易活躍期,期貨不跌反漲。這種情況與多數年份不同,而2013年類似。對于國內市場來說,小麥受政策影響較大,期貨交易更易受到資本影響,與小麥基本面的關聯度并不特別強烈,其波動規律也難以把握。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