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居民營養改善與慢性病防治工作的進展情況
2015/7/1 8:32:33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居民營養改善與慢性病防治工作,國家衛生計生委和有關部門采取有力的措施,積極遏制慢性病高發態勢,不斷改善居民營養健康狀況。一是始終堅持政府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居民營養改善與慢性病防治工作,國家衛生計生委和有關部門采取有力的措施,積極遏制慢性病高發態勢,不斷改善居民營養健康狀況。
一是始終堅持政府主導、部門協作,將營養改善和慢性病防治融入各項公共政策。多部門在環境整治、煙草控制、體育健身、營養改善等方面相繼出臺了一系列公共政策。2011年國家衛生計生委啟動了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建設,目前已在30個省份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建成265個國家級示范區。落實政府和部門職責,提供健康性支持環境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是著力構建上下聯動、防治結合、中西醫并重的慢性病防治體系和工作機制。國家層面相繼成立了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營養與健康所和國家心血管病中心、國家癌癥中心,協同指導全國營養改善與慢性病防治工作。地方層面強化了疾控機構、醫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分工合作,建立防治結合、中西醫結合、雙向轉診等協作機制,積極地探索慢性病全程防治管理服務模式,推進分級診療制度,整體提升慢性病的診療能力,夯實慢性病的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和有效地診療服務。
三是積極推進慢性病綜合防治策略。廣泛開展健康宣傳教育,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覆蓋全國近80%的縣區,積極實施貧困地區兒童和農村學生營養改善、癌癥早診早治、腦卒中、心血管病、口腔疾病篩查干預等重大項目,以及中醫“治未病”健康工程。
四是不斷提高慢性病防治決策的科學性。國家衛生計生委不斷完善營養與慢性病監測網絡,擴展監測內容和覆蓋范圍,相繼開展居民死因監測、腫瘤隨訪登記、營養與慢性病監測等工作,為掌握我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及其變化趨勢,評價防治效果、制定防治政策提供科學依據。
營養與慢性病防控工作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健康和幸福,在這里,我呼吁社會各界和民眾積極參與到健康行動中來,自覺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理念素養。相信在政府主導下,在全社會廣大民眾共同參與下,我國將不斷開創營養和慢性病防控工作新局面,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中國居民營養改善與慢性病防治工作的具體措施
- 下一篇:中國居民慢性病狀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