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衛計委正研究營養立法 推動營養改善工作
2015/7/1 8:32:30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從調查結果來看,我們國家城市和農村居民膳食中谷類食物的供給比分別為47%、58.8%,低于推薦量的下限60%。來自脂肪的供能比例持續地增高,全國平均比例已經超從調查結果來看,我們國家城市和農村居民膳食中谷類食物的供給比分別為47%、58.8%,低于推薦量的下限60%。來自脂肪的供能比例持續地增高,全國平均比例已經超過推薦量30%。其中脂肪含量較高的豬肉攝入量明顯增加。另外我們吃飯用鹽雖有所下降但仍然處在較高水平。奶類、水果的攝入量與推薦量比較還有很大差距。大豆類食物消費量仍然比較低。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建議對于不同的人群實施分類指導。
第一,對普通人群建議他們以《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為指導,合理地搭配食物,堅持適量運動,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第二,對于超重、肥胖等營養過剩的人群,要均衡地膳食,積極地參加身體鍛煉,堅持植物性食物為主的膳食模式,合理地搭配三餐。
第三,對于貧血、消瘦等營養不良的人群,建議要在確保攝入足夠主食的前提下,增加奶類、大豆和豆制品的攝入,保持膳食的多樣性,滿足身體對鈣、鐵、維生素A、維生素D等營養素的需求。
第四,對于嬰幼兒及孕產婦等特定人群,要特別關注生命早期的1000天的營養,所謂1000天就是從懷孕開始到嬰兒出生后的2周歲,這一段時間的營養狀況將對孩子未來的身體健康、智力發育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時,要確保母親懷孕期間鐵、碘、葉酸等營養的足量攝入。堅持出生半年內純母乳喂養,保證6-24個月的嬰幼兒合理地輔食添加。
第五,大力開展中醫養生保健服務,推廣中醫傳統運動,比如說太極拳、五禽戲、易筋經等等這些活動,開展膳食、藥膳的食療,發揮傳統中醫養生的特色。同時,這里我呼吁,對中醫養生大家要理性的、科學的認識和運用,現在媒體上傳了很多養生方法,當然大家關心養生、參與養生很好,但有時候有點誤導,原來出現了張悟本事件,本來綠豆藥食兩用都很好,但是說過了就成為了謬誤,影響大家對健康的維護。這方面也需要提醒社會給予高度重視。
目前,國家衛生計生委正組織專家根據我國居民膳食結構變化,針對不同的人群制定新版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爭取盡早地向公眾公布。營養是健康的基礎,需要社會各界共同關注。對于亟需營養改善的重點人群,剛才記者提到的有消瘦、貧困地區、貧血、兒童的營養不良等這些問題實際上都是要引起高度關注的,應該采取更加有效的針對性措施予以保障,提高他們的營養水平。目前,國家衛生計生委正在研究推動營養立法,將營養改善工作納入各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的職能,全面推動營養改善工作。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2015年6月30日雞蛋市場行情走勢分析
- 下一篇:2014年中國新鮮水果產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