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1季度北京農業生產情況分析
2015/4/19 8:32:22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1季度,北京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2.8億元,同比下降2.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0.5%。分行業看,農業產值增長;林業、牧業、漁業產值同比下降。 一、設1季度,北京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2.8億元,同比下降2.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0.5%。分行業看,農業產值增長;林業、牧業、漁業產值同比下降。
一、設施增收帶動農業增長
1季度,北京市種植業生產以設施為主,在良好的氣候條件以及全市深入推進農業結構調整、推進“菜籃子”工程建設的政策導向下,我市設施農業效益顯著增加。1季度,設施農業實現銷售收入11.6億元,同比增長8.4%。設施采摘的產量和收入分別增長22.4%和18.1%,大大提升了設施農業的效益。全市農業實現產值12.3億元,同比增長12.5%。
二、林業產值下降
1季度,全市實現林業產值6.8億元,同比下降16.8%,剔除林業,農牧漁業總產值同比實際增長2.4%。截至2014年底,全市累計完成平原造林面積約97.4萬畝,百萬畝平原造林工程基本完成。今后,林業將告別近三年的快速增長,林木撫育將成為林業產值拉動因素。
三、畜禽養殖陸續調減
1季度,全市實現牧業產值32.2億元,同比下降4%。全市生豬出欄73.7萬頭,同比下降5%,生豬價格持續低迷,同比下降5.2%;家禽出欄1625.5萬只,同比下降7.1%;牛奶產量14.8萬噸,同比增長1.9%。在平谷區龍頭企業的帶動下,禽蛋產量同比增長7.4%。1季度,生豬、奶牛、家禽存欄量分別下降5.8%、3.1%和4.8%,養殖業陸續調減的趨勢已初步顯現。
四、觀光休閑農業開局良好
1季度,北京市氣候較暖適宜采摘,觀光園積極轉變發展思路,調整經營策略,瞄準不同消費群體,通過團購、節日禮盒裝等方式適應市民多樣化發展需求,全市1285個觀光園共接待游客161萬人次,實現收入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3.6%、15.8%。昌平區農業嘉年華等農業會展活動,吸引了大批游客,帶動了周邊民俗游的發展,民俗旅游戶也積極提升民俗旅游品質,拓展開發新興游樂項目,取得顯著成效。1季度,全市民俗游接待游客190.2萬人次,同比增長30.7%,實現收入1.1億元,同比增長27.2%。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