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1月廣東棉花進口主要特點分析
2015/4/4 8:32:33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據海關統計,2015年1月廣東進口棉花3625.8噸,比去年同期(下同)增加76.7%;價值4366萬元人民幣,增長75.6%;進口平均價格為每噸1.2萬元,據海關統計,2015年1月廣東進口棉花3625.8噸,比去年同期(下同)增加76.7%;價值4366萬元人民幣,增長75.6%;進口平均價格為每噸1.2萬元,下跌0.7%。
一、今年1月廣東棉花進口的主要特點
(一)進口量大幅增長,進口均價基本持平。2014年廣東棉花進口量持續萎縮,除11月份進口量同比增加外,其他月份棉花進口量均呈下降趨勢,由于去年同期基數較低,今年1月廣東棉花進口同比增加76.7%,環比減少48.6%。同期,棉花進口均價每噸1.2萬元,同比下跌0.7%,與去年基本持平。
(二)加工貿易進口占近7成。今年1月,廣東以加工貿易方式進口棉花2516噸,增加61.3%,占同期廣東棉花進口總量的69.4%;同期,經海關特殊監管區域進口棉花885.2噸,增加79.6%,占24.4%;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口棉花224.4噸,去年同期無進口記錄。
(三)以外商投資企業進口為主,國有企業進口減少逾8成。今年1月,外商投資企業進口棉花3526噸,增加1.4倍,占同期廣東棉花進口總量的97.2%;國有企業進口99.8噸,減少82%,占2.8%。
(四)美國、巴西和印度為主要進口來源地。今年1月,廣東自美國進口棉花1555噸,增加0.2%;自巴西進口棉花1284噸,去年同期無進口記錄;自印度進口棉花556.5噸,增長12.9%。上述3者合計占同期廣東棉花進口總量的93.7%。
二、今年1月份廣東棉花進口量同比大幅增加的原因
(一)紡織企業利潤轉好,春節前原料補庫意愿強烈。進入2014年下半年,全國紡織企業的利潤在逐步轉好。以生產中高端純棉紗為主的企業為例,自2014年12月份以來,下游訂單情況有所好轉,產品庫存減少,利潤回升至1000元/噸以上,個別紗支達到2000元/噸,目前開機率100%,原料庫存僅15天,春節之前補庫是必然的選擇。很多紡企與該情況類似,春節之前補庫需求強烈,推動棉花進口需求增加。
(二)全球棉花市場供大于求,棉價走低刺激進口增加。目前棉花市場全球供求過剩。據美國農業部2014年12月全球棉花供需預測報告,2014/15年度全球棉花產量達2591萬噸,同比減少13.7萬噸;消費量為2452萬噸,同比減少27.2萬噸,整體供過于求的局面仍未改變。全球棉花庫存已連續5年不斷提高,2014/15年度達到2353萬噸的歷史高點。整體而言,全球棉花總產量變動不大,供應充足,需求增長有限,庫存高企。供大于求導致的價格走低也是刺激進口增加的一個重要因素。
三、當前值得關注的問題及建議
(一)國內棉花市場供求關系值得關注,今年棉花進口量或減少。據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數據顯示,2014/15年度,國內棉花總產量651萬噸,消費量807.3萬噸,期末庫存量1320.7萬噸,庫存消費比在163.43%,供求處于嚴重飽和狀態。除產量外,另外一個影響供給的因素是進口量,中國對棉花進口1%關稅內配額每年固定在89.4萬噸,且2014/15年原則上不再發放其他形式配額。美國農業部預計2014/15年度我國棉花進口量僅為152.4萬噸,較往年大幅萎縮。此外,當前中國紡織行業的經濟總量增長已開始從高速向中速逐步轉變,2014年已減緩為個位數的增長,中國紡織服裝行業零售終端沒有明顯回暖趨勢,出口增速連續放緩,展望2015年,盡管全球經濟在美國復蘇的支撐下,增速有望略有提升,但總體緩慢的復蘇態勢難有明顯改善。因此,國內需求平穩加之庫存高企,今年棉花進口量或減少。
(二)棉花減種減產形勢嚴峻。2015年1月23日在北京中科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舉辦“2015中國經濟預測發布與經濟形勢高端論壇”上,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對2015年我國農業生產形勢做出預測:2015年,我國棉花將減種減產。原因一是2014年全年棉花價格呈現明顯的下行趨勢,再加上植棉成本特別是人工成本提高較快,棉農收益減少;二是棉花下游紗線企業對棉花需求不足,國際市場需求低迷、棉價下跌,2015年國內棉花價格將呈現下跌態勢。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