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冀生態水源保護林工程計劃到2020年完成造林100萬畝任務
2015/3/12 8:32:57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為改善京冀地區生態環境、防治水土流失、凈化水質水量,6年間北京投入4億多元人民幣,建設京冀生態水源保護林工程50萬畝;到2020年該項工程將再造林50萬畝,屆為改善京冀地區生態環境、防治水土流失、凈化水質水量,6年間北京投入4億多元人民幣,建設京冀生態水源保護林工程50萬畝;到2020年該項工程將再造林50萬畝,屆時完成規劃造林100萬畝的任務。
首都全民義務植樹新聞發布會11日在北京舉行。據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營林造林處處長袁士保介紹,2009年開始啟動京冀生態水源保護林工程,前3年投入1億多元造林20萬畝;從2012年至2014年年底,投入3億元造林30萬畝,主要是在河北張家口、承德地區,官廳水庫和密云水庫上游,營造水源涵養林和水土保護林。
京冀6年完成造林50萬畝,栽植苗木4700余萬株,生態環境效益初步顯現,森林覆蓋率已經由37.7%提高到41.7%,建成萬畝以上的地塊14處、5000畝以上10處、1000畝以上51處,連同原有植被,初步形成護衛京津冀水源的綠色生態帶。
袁士保表示,兩地通過實施京冀生態水源保護林建設、森林防火、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合作,基本形成了區域生態建設合作和資源保護聯防聯控機制,為京津冀林業生態建設協同發展奠定了很好基礎。
談到京津冀生態協同發展,袁士保透露,今年北京還將投入1億元建設京冀水源保護林10萬畝,并支持河北張家口壩上120萬畝退化林更新改造工程;在新機場周邊、京昆京滬高速、永定河等通往外埠的重點通道沿線,實施綠化1.8萬畝,構建京津冀互聯互通的生態網絡體系。
袁士保表示,目前京津冀在林木病蟲害防治、森林防火、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等方面已經形成良好的聯防聯治合作機制,下一步三地將探索京津冀生態協同發展的體制機制,繼續推進100萬畝生態水源保護林的規劃實施。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