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度解讀2015中央一號文件給奶業帶來的發展機遇
2015/2/8 8:32:37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BOYAR觀察】新常態下一號文件出臺奶業產業發展新機遇2015年2月1日,新華社授權發布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關于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干【BOYAR觀察】新常態下一號文件出臺奶業產業發展新機遇
2015年2月1日,新華社授權發布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關于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一號文件連續十二年聚焦“三農”問題,全文約12000字,全文約12000字,共分5個部分32條。五大方面主要涉及:圍繞建設現代農業,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圍繞促進農民增收,加大惠農政策力度;圍繞城鄉發展一體化,深入推進新農村建設;圍繞增添農村發展活力,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圍繞做好“三農”工作,加強農村法治建設。
2015年一號文件開篇指出: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正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如何在經濟增速放緩背景下繼續強化農業基礎地位、促進農民持續增收,是必須破解的一個重大課題。
文件要求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按照穩糧增收、提質增效、創新驅動的總要求,繼續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全面推進農村法治建設,推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在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發展現代農業上尋求新突破。
農業部畜牧業司副司長王俊勛在“2014中國維生素產業發展高層論壇”上報告認為當前畜牧飼料業的新常態呈現3大特點:
增產難度加大。回顧歷史,八十年代中國肉類產量年均遞增9%,九十年代增速是7.7%,本世紀前十年增速降到2.8%,而到了“十二五”規劃目標,增速為1.4%。
消費主導生產的特征更加明顯。宏觀經濟大環境對畜牧業的影響加深,消費需求的變化對生產的影響更加明顯。
非傳統挑戰和風險日益增多。資源環境壓力、疫情影響、突發事件等社會關注高,這些挑戰和風險很容易對產業造成重大影響。
綜合來看,畜牧業“新常態”下,發展的驅動力將更加依賴創新。在此背景下,一號文件出臺對奶業行業有哪些影響,對產業發展帶來哪些機遇?博亞和訊精選同奶業密切相關內容,為您精彩解讀。
【BOYAR觀察】一號文件:繼續加大奶業扶持力度
2月1日,新華社授權發布2015年一號文件。文件第一條第2點提出:加快發展草牧業,支持青貯玉米和苜蓿等飼草料種植,開展糧改飼和種養結合模式試點,促進糧食、經濟作物、飼草料三元種植結構協調發展。加大對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小區)建設支持力度,實施畜禽良種工程,加快推進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畜禽養殖,增強畜牧業競爭力。
【BOYAR點評】:苜蓿作為奶牛的主要飼料,經過近幾年國家對苜蓿產業的大力支持,國產苜蓿產量在2014年預計達到80-100萬噸,已經與進口苜蓿并駕齊驅。但是我國苜蓿產業發展仍處于初級階段,用于高產奶牛需要的優質牧草產量較低,產業鏈也不完善,種養結合還不能有效推廣,所以仍然需要大力發展苜蓿產業。
而2014年中國奶業遭遇的倒奶殺牛,讓中國奶牛養殖模式飽受詬病,中小養殖戶已難有發展空間,不可否認他們曾為中國奶業的初期發展做出巨大貢獻,但隨著養殖成本增加,乳品質量安全日益嚴格,向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養殖模式轉變勢在必行。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