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菜粕價格難上漲 供應充足需求不大
2015/1/29 8:32:33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經過一段時間的下跌,最近幾日,菜粕價格有所走穩。但就基本面來看,國內豆粕與菜粕價差過小,豆粕對菜粕的消費替代日益增加,水產市場進入消費淡季,生豬處于節前出欄階經過一段時間的下跌,最近幾日,菜粕價格有所走穩。但就基本面來看,國內豆粕與菜粕價差過小,豆粕對菜粕的消費替代日益增加,水產市場進入消費淡季,生豬處于節前出欄階段,禽流感疫情亦不利禽類養殖,因此,菜粕價格仍難以轉向樂觀。
國內菜籽供應依舊充裕
雖然目前國產菜籽所剩無幾,但進口菜籽數量明顯增加,這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國內菜粕的供應。數據顯示,2014年1—11月我國累計進口菜籽460萬噸,超過2013年366萬噸的進口量。而根據進口菜籽裝船量,2014年12月進口菜籽量在33萬—36萬噸,并且今年1月仍將有超過30萬噸菜籽到港。進口菜籽數量增加,菜籽供應較為充裕,這對菜粕市場產生一定壓制作用。
國內養殖需求明顯轉淡
春節臨近,國內生豬、肉禽進入出欄高峰期,禽料、豬料用量持續下降,加之廣東、江蘇等地出現禽流感疫情,市場“空”氣彌漫。數據顯示,2014年12月國內35家定點飼料企業全價飼料產量34.82萬噸,環比下降4.5%,同比下降11.1%。而當下處于冬季,國內各地水產養殖正值淡季,水產料需求基本停滯。按照季節性規律,水產需求要到3月后方能改善。因而,未來兩個月,菜粕需求仍將較為悲觀。
替代品價格較低牽累菜粕
部分轉基因玉米進口獲批,使得對菜粕有較大替代作用、尤其在鴨料中替代明顯的DDGS進口放開,這必然進一步壓制菜粕需求。并且,目前國內港口地區豆粕與菜粕價差處于較低的700元/噸之下,這使得豆粕對菜粕的替代作用也將逐漸顯現。
1月巴西干旱可能損及部分大豆產量,阿根廷工廠在縮減大豆等油料的壓榨量,菜籽壓榨繼續虧損,工廠挺價意愿強烈,這些因素給粕類市場帶來的支撐作用較為有限。菜粕處于消費淡季,且后續進口菜籽供應充裕,加之低價南美大豆逐漸上市,菜粕依舊會保持偏弱運行。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