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寶馬和經銷商再度談崩:2015銷售目標未能達成一致?
2015/1/19 8:32:3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當別家公司的員工在憧憬年終獎是現金大紅包還是境外游時,上海一家寶馬4S店的員工劉慶(化名)卻在擔心,今年春節的福利還能不能發下來。
不久前寶馬中國剛剛宣布以51億元補貼“擺平”經銷商的“抗爭”,但1月15日再次傳出了寶馬和部分經銷商再度談崩了的消息,原因是,雙方對2015年的銷售目標未能達成一致。
過去的2014年,汽車經銷商叫苦一片,拒絕提車要求退網者有之,集體向車企索要補貼者有之。這些現象突顯了經銷商與車企之間的矛盾:強壓銷售目標、高庫存……
“4S店賣車基本都虧錢,
主要靠返利和售后服務”
到底誰把經銷商們逼到“如此”境地?
劉慶向早報記者介紹,自己所在的4S店2014年從完成銷量方面看還算好的:月均銷量240多臺;車企給的月返利、季度返利從十幾萬到幾百萬元陸陸續續拿到了;到年末完成了銷售目標,也順利拿到了車企的年終返利500多萬元。但這只是表面風光,店里其實并沒有賺到多少錢。否則,2014年底就不會出現寶馬幾大經銷商聯合向車企要幾十億元的補貼了。
根據 J.D.Power數據統計,2012年虧損的經銷商占四成,2013年虧損的經銷商占三成以上。而據某汽車經銷商集團高管透露,2014年虧損的經銷商占到了七成。
劉慶稱,4S店賣車基本都是虧錢的。裸車價錢太便宜了,除了暢銷車款,其他車基本是在虧錢賣。因為光上海就有十幾家寶馬授權店,沒有優惠價就拉不來客戶。這意味著銷量完不成,拿不到車企的返利,也會影響售后服務的業務。而車企返利和售后服務的錢才是大頭。
與此同時,店里的投入卻是居高不下。
4S店由于占地面積大,前期選址建店往往要花上億元,不少店因此要從銀行貸款。運營中4S店要承擔銀行利息、人員成本等花銷。最重要的是提車和壓庫問題。
據劉慶介紹,4S店到車企提車都要全款付清,而車企給店里返利時卻是“分期付款”。這一來一去也給店里造成了不小的資金壓力。店里能提到什么車型由車企“說了算”,一般是根據某個店車型銷售情況搭配。既然是搭配,就有暢銷車也有滯銷車。
有的經銷商太無奈:
月進貨量是銷量的10倍
滯銷車就意味著要壓貨。據劉慶回憶,其所在店壓貨并不少見,時間長的能壓到一個季度。
4S店庫存壓力大也是業內共識。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的統計,以庫存50%為警戒線,2014年12個月中有8個月的庫存預警指數超過這個警戒線。其中11月的預警指數最高為65.7%。
早報記者了解到,上述指數還只是業內平均數。有的品牌經銷商整個車庫都是車,連其他區域都要騰出來放車。因為這家店一個月實際銷量是80臺,但每個月進貨任務卻是800臺。
壓貨的車款本來就不好賣,時間長了車的顏色發暗,有些裸露的零部件還會生銹,“新車”變“舊車”,就只能再次降價。銷售顧問的壓力也可想而知,要完成店里給自己的任務,努力向顧客推銷“壓貨”和現貨車。
為了完成任務順利拿到售車提成,劉慶所在店里的銷售人員幾乎都放棄了正常的休息時間。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