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移動電商三大發展方向分析
2014/12/30 15:30:07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2014是移動電商發展最快的一年,也是BAT競相布局最激烈的一年。從微信官方推出的微信小店,到百度吆喝的直達號再到支付寶力推的服務窗。無不 昭示著巨頭們在場景布局和搶占入口上的逐鹿天下的野心。從BAT的布局來看,筆者認為2015年移動電商將朝以下三個方向發展:
以淘寶、天貓為主的電商依舊獨占鰲頭
縱觀2014年,在移動端上阿里在雙十一和雙十二都 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移動端的占比分別為42.6%和45.8%,縱然這一成績值得賀喜,但阿里在移動電商上的招數上,卻讓人感覺有些落后,通過激進的方式 以巨資并購入股新浪微博和陌陌兩款社交軟件,以彌補其在移動流量入口上的不足。從阿里入股的這兩款社交軟件來看,并沒有將它們深入融合到自己的移動端上 來。這一“PC電商思維”的做法,在日新月異的移動互聯網里不免有些傳統。
在無線端阿里有三寶:淘寶APP、天貓APP和支付寶錢包,也正是憑借這三寶阿里才能在電商領域傲視群雄。但細心觀察不難發現,阿里在移動電商上并沒有多大的創新,主要表現在:
首先,阿里依靠淘寶、天貓的APP繼續以流量為王。通過各種優惠首發等形式引導用戶向移動端遷移。
其次,淘寶、天貓的移動端并沒有表現出過多的優越性。對于用戶來說,只是解決了他們在移動化和碎片化的便捷性。
第三,淘寶、天貓所謂的移動購物更多的是表現在用戶在pc端下單通過支付寶支付的一種體驗形式。某種意義上來講,阿里的移動電商只是pc端和移動端同步的過程。隨著購物形式的多樣化,體驗的場景化,阿里的這種“流量池”式的移動電商將面臨嚴峻挑戰。
盡管如此,但筆者依舊看好2015年的阿里移動電商,十幾年的電商基因和空前的大數據,使得短期內沒有誰可以撼動阿里電商的霸主地位。加上上市之后的阿里必然會在農村電商、跨境電商、物流等全方位布局生態圈。2015年在電商上阿里仍然會獨占鰲頭。
以微信手Q為主的京東和第三方,將成為移動電商的主力
自今年3月騰訊、京東“聯姻”以來,微信在移動電商上的探索就從未間歇過。先是為京東開放一級購物入口,隨后自己上線微信小店,一時間輿論一片 嘩然,大有“購物”一出,誰與爭鋒之意,然而這一購物入口的神話在“6.18”破滅,萬眾矚目的萬能入口在這一天卻表現的很一般。經過一段時間的低谷,不 久前,京東再啟拍拍網,欲重新打造去中心化和中心化結合的移動電商平臺。
與淘寶、天貓的APP不同,“聯姻”后的京東依靠微信和手Q的兩大一級入口和新的“社交+電商”的玩法,似乎給人以更多的想象空間。根據最新京 東和易觀發布的《2014年微信購物發展白皮書》來看,京東大有后來者居上的潛質,通過購物入口的導流,京東服務號的粉絲數已達到670多萬,并且新用戶 還在不斷增長,不管是年輕人的比例還是高收入人群用戶,微信購物的入口愈來愈發揮出它的價值。這對阿里來講是一個不小的殺傷力。
京東借助購物入口的野心日益彰顯,一方面做自營(自己進貨并配送),另一方面做平臺(讓大家參與),最終的目的是借助微信打造B2C+C2C的 移動電商平臺。依靠朋友圈的傳播力,京東通過抽獎眾籌、投票互動、合體紅包等新營銷玩法,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這在APP上的淘寶、天貓是無法比擬的。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