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保政策利好 環保設備產業迎來機遇期
2014/12/22 17:17:48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環保政策利好 環保設備產業迎來機遇期近年來,隨著國家對電企環保要求的不斷提高,電廠在脫硫、脫硝、除塵幾方面的投入力度有增無減。目前我國燃煤電廠煙氣脫硫裝機比重高于美國30個百分點,煙氣脫硝比例高出美國5個百分點。(資料圖片)
入冬以后,高聳的煙囪、隨風轉向的白煙是不少北方城市里一道特別的風景線。但實際上,煙氣中含有大量粉塵及有害物質如硫化物、氮氧化合物等,是引發霧霾的因素之一。有研究顯示,目前我國大氣污染狀況十分嚴重,具體表現為城市大氣環境總懸浮顆粒物普遍超標,二氧化硫污染保持在較高水平,機動車尾氣污染物排放總量增加迅速,氮氧化物型酸雨趨勢嚴峻。
其中,煤煙型污染仍是我國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粉塵產生的第一大污染源。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3年全國煤炭消費量約為36.2億噸,同比增加0.7億噸,增長1.97%。在短時間內無法改變能源結構的前提下,大氣污染治理迫在眉睫。
環保政策利好
今年9月,國家發改委、環保部、國家能源局三部委聯合印發《煤電節能減排升級與改造行動計劃(2014-2020年)》,要求嚴控大氣污染物排放,提出東、中部地區的新建燃煤發電機組大氣污染物排放濃度應基本達到或接近燃氣輪機組排放限值,同時推進現役燃煤發電機組大氣污染物達標排放環保改造。
“這是世界最嚴的標準”,中國華電集團公司環境保護分公司總經理特別顧問谷吉林已經在電力行業工作30多年,他告訴記者,早年電廠污染物排放只有除塵這個環節,2000年以后,為適應經濟發展各地大規模興建電廠,燃煤污染物大量排放導致空氣污染變得突出,國家先后3次對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進行修訂,嚴格控制塵、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根據最新的計劃,全國新建燃煤發電機組平均供電煤耗低于300克/千瓦時;東部地區新建燃煤發電機組大氣污染物排放濃度基本達到燃氣輪機組排放限值,中部地區新建機組原則上接近或達到燃氣輪機組排放限值,鼓勵西部地區新建機組接近或達到燃氣輪機組排放限值。支持同步開展大氣污染物聯合協同脫除,減少三氧化硫、汞、砷等污染物排放。
在此背景下,相關環保設備發展迎來機遇,據業內人士估算,“十二五”期間,脫硫脫硝、城市污水和垃圾處理設施建設投資將達6000億元;工業行業余熱余壓發電、“三廢”綜合利用以及煙塵、粉塵控制領域均存在巨大需求。
火電廠減排最給力
據中國環境保護協會脫硫脫硝委員會數據,2013年當年投運火電廠煙氣脫硫機組容量約3600萬千瓦;截至2013年底,已投運火電廠煙氣脫硫機組容量約7.2億千瓦,占全國現役燃煤機組容量的91%。
中國華電工程集團環境保護分公司王凱亮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從技術原理來說,煙氣進入爐內都會經過脫硝、除塵、脫硫、深度凈化再到排放的流程,主要原料為石灰石,因為其價廉且量大,絕大多數火力發電廠采用的都是這種技術。
目前,華電集團投運的首臺“超低排放”燃煤機組已經在河北石家莊投入運營,據裕華熱電有限公司技術人員介紹,該機組共投入將近5億元資金進行環保技改,其中脫硝主要是鍋爐SCR裝置增加第三層催化劑,使脫硝效率達到92.3%,氮氧化物排放濃度降至50毫克/立方米以內;脫硫主要增設二級吸收塔,實現串塔雙循環運行,使脫硫效率達到99%,二氧化硫排放降至35毫克/立方米以內;煙塵主要在干式電除塵和高頻電源的基礎上建設了濕式電除塵,除塵效率達到99.93%,煙塵排放濃度降至5毫克/立方米以內。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 國務院將出臺機器人產業政策 扶持資金上百億
- 下一篇: 2015年全球鉆井平臺產能投放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