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家民企獲準介入國家石油戰略儲備
2010/5/31 14:14:22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六家民企獲準介入國家石油戰略儲備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訊:6家民營企業首次獲準介入國家石油戰略儲備,這是政府有關部門落實“新36條”首個具有實質性的有效成果。國內石油戰略儲備一直備受各界關注。作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和進口國,我國超過50%以上的對外依存度,這使戰略儲備成為保障能源安全極為重要的舉措。
從2003年起,我國啟動了國家戰略石油儲備基地建設,首批選址沿海的鎮海、舟山、黃島、大連。5年后,這四大基地建成并運行,可容納1200萬噸原油。而二期石油戰略儲備建設,已從2009年啟動。值得關注的是,占國內石油零售半壁江山的民營企業,被以“對其監管存在很大難度”而一直被擋在國家戰略石油儲備的大門之外。而相反,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行情,資訊,評論)三大國企從一開始就參與了國家石油戰略儲備項目,并由國家投資進行石油儲備建設。
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民營石油批發企業占國內石油批發企業總數的35%,擁有石油儲備能力已經達到3000萬噸。其中,1000萬噸可用做石油戰略儲備,2000萬噸可用做石油商業儲備。作為國內兩大民營石油商會之一,中商石油委更是積極向黨中央、國務院反映民營企業的訴求,并于2008年11月和2009年4月,直接向溫家寶總理和李克強副總理提交了《關于加大進口石油建立國家能源戰略儲備機制的報告》,建議“把民間閑置油庫納入戰略石油儲備之中,減少國家資本投資,防止重復建設。”該報告得到了國務院領導的親筆批示。
對國務院領導的批示,國家能源局、國家石油儲備中心高度重視,積極落實,并在去年初對整個民營石油領域進行了調研,從北到南考察了70多家有實力的民營企業。
2010年5月14日,在北京國際招標中心,有8家民營企業通過資格認證脫穎而出,入圍國家石油戰略儲備初選。而經過最終競標,舟山金潤石化有限公司、煙臺港集團有限公司等6家企業中標,成為國家石油戰略儲備指定機構,并將承擔國家儲油任務。
據悉,這次入圍的8家民營石油企業,都擁有油庫和碼頭,其中最大的油庫81萬噸,最少的油庫也在13萬噸以上。而依據相關規定,承擔國家石油戰略儲備的企業,除必須具備一定規模的碼頭、10萬噸以上油庫以外,還必須達到每個儲罐容量在1萬立方米。
在國外,歐美、日韓等經濟發達國家,通常把石油儲備分為兩種形式:一是戰略儲備;二是商業儲存。前者是石油國家出資進行,后者是由企業自行承擔。
根據國家石油戰略儲備建設進程,四大石油儲備基地建成后,再加上全國石油系統內部21天進口量的商用石油儲備能力,其總的石油儲備能力可達30天原油進口量。實際上,我國石油戰略儲備水平還遠未達到90天用量的平均線。張國寶近期對外表示,中國應利用全球能源需求下降的時機,鼓勵企業用閑置的商業庫容增加石油儲備。
資料顯示,2000年-2009年我國原油消費量由2.41億噸上升到3.88億噸,年均增長6.78%。原油凈進口量由2000年的5969萬噸上升至2009年的1.99億噸,其對外依存度也由2000年的24.8%上升到2009年的51.2%。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文化產業專業就業前景分析
- 下一篇:湖北最大的糧油加工集團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