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何這么多“新”企業,看中內蒙古?
2023/7/19 11:35:05 來源:新華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呼和浩特市市長賀海東、阿特斯陽光電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莊巖,在電子屏幕上簽下自己名字的時候,一個新能源全產業鏈的項目就此達成。 7月16日,2023中國產業轉移發展對接呼和浩特市市長賀海東、阿特斯陽光電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莊巖,在電子屏幕上簽下自己名字的時候,一個新能源全產業鏈的項目就此達成。
7月16日,2023中國產業轉移發展對接活動(內蒙古)在呼和浩特舉行,共達成簽約項目160個,協議金額4573億元,阿特斯呼和浩特項目是其中一份子。
特斯在全球光伏組件供應商中處于“第一梯隊”,在呼和浩特的項目總規劃為建設用地7400畝,分三期建設,其中一期總投資約180億元。三期全部建成后,將是阿特斯光伏一體化程度最高的生產制造基地。
值得關注的是,在這次活動簽約的160個項目中,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新型化工、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120個、投資額3922億元,占簽約項目總投資的86%。
2023中國產業轉移發展對接活動(內蒙古)項目簽約儀式。新華網楊騰格爾攝
為什么這么多“新”企業看中內蒙古?
莊巖道出了內蒙古對于阿特斯的“吸引力”:地方政府的誠意、誠信、職業、高效;“風光”資源發展前景廣闊;大量的綠電能幫助企業在生產中降低碳排放水平,有利于產品出口。
2009年落戶內蒙古呼和浩特的TCL中環,已發展成為全球領先的集成電路半導體單晶硅和光伏單晶硅制造基地,內蒙古工廠的綠電比例在自治區政府的支持下已達到42%,單位能耗低于同行業次優企業20%以上。TCL中環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沈浩平表示,TCL中環將發揮“鏈主”作用,用綠色制造、智能制造賦能產業升級,打造千億級的中環產業城,助力內蒙古建設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
在參會的企業家和專家學者看來,“頭上有風光、腳下有煤炭、手中有電網”,正在成為內蒙古招商引資、承接產業轉移的一張“王牌”。
此次對接活動,江蘇省可再生能源行業協會共有5家會員單位簽約,涉及新能源、新材料、裝備制造領域。協會副理事長黃展介紹,會員單位之所以選擇內蒙古,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這里有量大勢足的綠電,能為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注入綠能,“現在歐盟、美國、日本等都開始或計劃征收碳關稅,充足的綠電支撐能讓企業打破碳排放這個貿易壁壘”。
冶金工業信息標準研究院院長張龍強認為,傳統產業的轉型方向都是綠色低碳,所有的行業都需要綠電,所以綠電以及低電價的支撐至關重要。他說:“內蒙古正處于一個新的風口、新的賽道,投資興業大有可為。”
轉自:新華網
- 上一篇:廣東的守與進:制造業再攀高
- 下一篇:吉林:做“風光”文章 增“綠色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