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蘇出臺14條“實招”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
2023/7/15 9:35:03 來源:國際商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作為開放大省、外貿大省,江蘇進出口規模連續20年居全國第二位,做好穩外貿工作對于江蘇省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意義重大。日前,江蘇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的作為開放大省、外貿大省,江蘇進出口規模連續20年居全國第二位,做好穩外貿工作對于江蘇省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意義重大。日前,江蘇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的若干措施》,從穩定貿易規模、優化貿易結構、加強服務保障三個方面提出14條具體舉措。政策有何重點、亮點?江蘇省政府召開的新聞發布會,對文件進行深入解讀。
穩主體、穩份額、穩預期亟需政策發力
今年1-4月,江蘇省外貿進出口1.62萬億元,同比下降2.1%。但是,江蘇省外貿結構進一步優化,民營企業、一般貿易、對新興市場出口逆勢增長,占比持續提升;太陽能電池、鋰電池、新能源汽車“新三樣”產品出口增長33.9%,拉動力提升。
“開局平穩”實屬不易,目前,外貿仍面臨不確定性,存在一些困難和挑戰。4月11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的意見》,要求更大力度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確保實現進出口促穩提質目標任務。
“今年以來,全球經濟下行、需求持續萎縮,加上江蘇省外資企業、加工貿易和歐美市場占比較高的結構特點,外貿受到的沖擊更加明顯。”江蘇省商務廳副廳長周曉陽表示,當前外貿發展亟需發揮政策作用,切實穩主體、穩份額、穩預期。當前,江蘇省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聚焦短板弱項,采取有力有效的應對措施,促進外貿穩規模、優結構。
多方協力穩外貿,確保政策有效發力。江蘇省商務廳根據省委、省政府要求,牽頭起草江蘇省貫徹落實措施,會同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交通運輸廳、省稅務局、南京海關等15個部門單位共同研究,廣泛聽取各設區市意見建議,形成了《關于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的若干措施》。
緊密結合江蘇實際,全面落實《意見》精神,針對當前外貿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若干措施》呈現了三個特點--
突出長短結合、遠近兼顧。《若干措施》針對當前外貿企業面臨的訂單不足等困難問題,從支持企業出海拓市場、強化國際物流服務保障、擴大出口信用保險覆蓋面、強化財政金融支持等方面提出政策舉措,穩定外貿規模。同時著眼長遠提出創新舉措,支持太陽能電池、新能源汽車、鋰電池等“新三樣”出口,推動貿易數字化、綠色化發展,優化外貿結構。
突出對標對表、提質提效。《若干措施》根據外貿形勢變化,結合江蘇外貿結構特點,推動外貿提質增效。在市場開拓方面,提出省級對115個境外重點展會展位費給予最高80%的補助;在推動新業態發展方面,落實跨境電商出口退運商品稅收政策、優化跨境電商出口海外倉模式海關備案流程。
突出抓大扶小、協同發力。強化重點外資企業服務,爭取跨國公司總部高附加值訂單,穩定外資產業鏈供應鏈;加大對大型成套設備企業承保支持力度,力爭全年產業鏈承保規模超過400億美元;為一類、二類出口企業辦理正常出口退稅平均時間保持在3個工作日以內。同時強化對中小微企業的扶持,提出支持企業利用江蘇“市采通”平臺合規高效拓展出口業務、優化出口信保承保和理賠條件、“蘇貿貸”政策向中小微企業傾斜等舉措。
拓市場、新業態、增航線政策亮點突出
激發外貿新動能,14條措施聚焦薄弱點和堵點,強調“干貨”和“含金量”,釋放出一攬子政策紅利,亮點突出。
去年下半年以來,各地紛紛組團搶訂單,外貿企業出國參展熱度不減。《若干措施》首條就提出支持企業出海拓市場,具體有何亮點?周曉陽介紹,省級層面,聚焦江蘇省優勢產業和重點領域、聚焦主銷市場,將235個境內外線下展會納入2023年貿易促進計劃,重點支持企業參加115個市場需求大、運作成熟、成交效果好的境外重點展會,對展位費給予最高80%的補助。與此同時,13個設區市均制定了市級層面市場開拓政策,加大對企業境外參展的展品運輸、人員商旅等費用的支持,通過省、市錯位扶持,更好助推企業開拓國際市場。
支持外貿新業態發展,以及落實外資政策,《若干措施》提出了出口退稅、便捷辦理提質等舉措。“今年1-5月,江蘇省跨境電商享受出口退(免)稅7.2億元,海門、常熟兩個市場采購貿易試點市場備案主體累計達到4373戶,外貿綜合服務企業代辦退稅1.2億元。”國家稅務總局江蘇省稅務局副局長程明紅表示,將全面提速業務辦理,建立省、市、縣三級出口退稅進度監控機制,大力推廣全程網上辦、精簡報送資料、實施“容缺辦理”等舉措;還將繼續落實好外國投資者利潤再投資暫不征收預提所得稅政策,聯合商務部門宣講再投資遞延納稅政策,制作、發送英文版政策資料,讓政策直達企業集團總部。
越織越密的外貿新航線,提升運力水平,也為外貿穩定增長提供了堅實助力。《若干措施》明確,強化國際物流服務保障。江蘇將支持鐵海聯運、內支線河海聯運、內外貿集裝箱同船運輸等物流模式,提升集裝箱遠洋航線直達運輸水平,強化與東亞、南亞及RCEP國家的近洋航線建設,打造“沿江沿海港口-上海”的“滬蘇通”外貿支線品牌。其次,完善中歐班列通道布局,推進企業專列、商品車專列、跨境電商專列開行,2023年新開辟班列線路2條以上,全年開行1800列以上。此外,江蘇還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動中外航空公司復航增班,全年恢復、新開及加密國際貨運航線3條以上。
穩規模、優結構、強保障多部門協同發力
14條具體舉措主要涉及穩定貿易規模、優化貿易結構、加強服務保障三大方面,部署涉及多部門多領域,意味著政策組合拳將再“加力出擊”,在力保外貿市場主體前提下,推動發展外貿新業態新模式,幫助企業開拓國際國內多元化市場,為穩外貿提供更為有力的支撐和底氣。
“《若干措施》中有4項將中國信保江蘇分公司列為責任單位,我們將更好發揮政策性金融機構作用,共同引導企業用足用好出口信用保險這一政策性工具。”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江蘇分公司副總經理張虹瑋表示,下一步,首先將增強“政策性”,進一步擴大承保規模和覆蓋面,加大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別市場和大型成套設備企業的承保支持力度。其次,擴大“普惠性”,持續優化對中小微企業的承保和理賠條件,擴大江蘇省中小微企業承保覆蓋面,并不斷深化與銀行合作,發揮出口信用保險融資增信作用,引導銀行出臺推廣線上普惠保單融資產品。此外,聚焦“創新性”,積極推廣跨境電商出口政治險、平臺支付險和海外倉銷售險等新險種,深化對電子信息、家電、整車工程機械、生物醫藥、新能源、紡織服裝、現代農業等產業鏈的精準服務,與此同時,加大對江蘇自貿區、沿海地區、長三角經濟示范區企業的精準支持,提升區域協同發展金融服務能力。
優化跨境結算,助力企業降本增效,既要在政策傳導上抓“準”,也要在助企服務上抓“實”。“將在江蘇省范圍內選取174家銀行網點作為外匯局的直聯網點,安排專人對接指導,及時了解便利化政策落實情況和市場主體的新訴求,切實解決企業'急難愁盼'。”中國人民銀行南京分行副行長郭大勇表示,將推動省內銀行接入“市采通”平臺,實現商戶收結匯全程線上化處理,助力市場采購貿易在江蘇省實現聯動發展。指導銀行對境外加工、全球采購等新型離岸國際貿易結算業務“能辦會辦快辦”,助力固鏈強鏈、暢通循環。
周曉陽表示,下一步,江蘇將充分發揮進出口對經濟的支撐作用,促進外貿穩規模、優結構,持續推動外貿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為穩定江蘇省經濟大盤、服務全國發展大局作出應有貢獻。(江蘇省商務廳外貿處)
轉自:國際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