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暢通城鄉要素流動 四川縣域商業盡顯"天府特色"
2022/12/19 9:35:02 來源:國際商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暢通城鄉要素流動。擁有183個縣(市、區)的四川省是全國縣級行政區最多的省份,要暢通城鄉要素流動,開展縣域商業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暢通城鄉要素流動。擁有183個縣(市、區)的四川省是全國縣級行政區最多的省份,要暢通城鄉要素流動,開展縣域商業體系建設尤為關鍵和重要。
近年來,四川以暢通城鄉流通渠道、推動共同富裕為導向,聚焦完善商業載體、壯大市場隊伍、提高流通效率、豐富消費市場、提升農產品競爭力、創新業態模式、優化市場環境等主攻方向,著力解決制約四川縣域商業體系建設瓶頸問題,切實推動以縣城為中心、鄉鎮為重點、村為基礎,分工合理、布局完善的一體化縣域商業網絡體系建設,打造出富有天府特色的四川樣本。
四川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表示,開展縣域商業建設主要目的就是推動農村居民像城市居民一樣就近便捷購買消費品,農村居民像城市居民一樣不出村實現收發快遞,農產品像工業品一樣有規模上行。
發力縣域商業 助力鄉村振興
“開展縣域商業體系建設就是要充分發揮縣城商貿服務資源的小樞紐作用,將供應鏈等服務延伸到農村地區,支撐和服務農村地區消費和產品上行銷售的需求,進而帶動農村地區的產業振興,促進三次產業的融合發展,是中國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重要抓手和國內統一大市場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敝袊鴩H電子商務中心首席專家李鳴濤表示。
中國農村地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國內大循環的產品起點和服務終點,同時也是暢通國內大循環的難點。長期以來,農村地區流通基礎設施滯后于農村居民消費和產品銷售的服務需求,買難賣難問題一直是農村地區經濟發展的老大難問題。這是四川也同樣面臨的問題,也是四川建設縣域商業體系需要解決的問題。
“四川發展縣域商業體系首先有利于拉動農村地區消費增長,提升農村地區老百姓的消費體驗,是挖掘農村地區消費潛力的有效手段;同時,可以通過政府主動作為,以財政資金撬動社會資金,形成新的投資熱點,拉動社會投資的增長;未來完善的城鄉流通基礎設施更可以成為電商平臺、即時零售、社區團購、直播等新商業模式的線下載體和服務支撐,有效拉動新興產業的深入發展。”李鳴濤表示。
四川省作為中國縣級行政區最多的省份和人口大省,一直致力于發展縣域商業體系,完善縣城商貿綜合服務中心、鄉鎮商貿中心、村級便民商店等商業網絡,打通和優化城鄉物流和供應鏈服務,發展線上線下結合的流通渠道等,并且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效。
今年8月,四川省商務廳等17部門印發《縣域商業體系建設行動實施方案(2022-2025)》,首批24個縣率先開展示范縣建設,累計支持超120個項目,撬動社會總投資額超20億元。
四川省以打通縣域商業產供銷堵點、提高供應鏈整體效率為目標,在全國率先提出打造縣域數字化商業體系,推動組建全省縣域數字商業投資運營實體,以數字化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四川以創新農村市場投融資模式來活躍市場主體,實現金融創新、制度創新,鼓勵金融機構針對縣域商業各類市場主體開發專門的信貸產品,在商業可持續的基礎上優化貸款審批流程。同步實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金融顧問及金融服務主辦行制度,為縣域商貿、物流、供銷等領域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資金結算、供應鏈融資等服務,推進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綜合合作。
立足本地文化旅游資源,四川以農商文旅深度融合來豐富縣域消費,加速新場景構建,推進農業與鄉村休閑旅游、文化體驗、養生養老、農村電商等深度融合,打造一批集農業觀光、民俗體驗、鄉村美食、田園藝術、親子娛樂等農商文旅體項目。
繁榮縣域市場 提升便民消費
“發展縣域商業體系首先應堅持需求驅動。”李鳴濤表示,縣域商貿中心及商業網點、倉儲等設施建設要面向城鄉消費及產品上行銷售的需求,客觀分析需求體量,合理布局,分步建設,不求大求全,不搞形象工程。
四川以縣鄉人民的需求為導向,加強市場主體培育,科學確定各類商業網點規模、布局、業態結構和服務功能,推動縣城綜合商貿服務中心改造升級,加快鄉鎮綜合商貿中心與村級便利店建設。四川縣域商業主體表現出大中小結合、功能互補、差異化經營的特點,形成與居民數量、消費習慣、經濟水平等要素相適應的消費服務網點。
據商務部業務統一登入系統統計,四川全省已建成縣城綜合商貿服務中心454個,涉及183個縣(市、區);鄉鎮綜合商貿中心3050個;村級便民商店約11萬個。
李鳴濤進一步表示,要充分發揮市場主體的作用,把政府縣域商業體系建設的目標和商貿流通企業發展的目標和市場布局協同起來,通過政府支持項目充分調動企業積極性,不能重建設輕運營。
“便利店開到我們身邊,最直觀的感受就是購物更便捷。”在成都彭州市,通過“老鄰居”來購買消費品的當地居民表示。
據四川省老鄰居商貿連鎖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助理孫洪胤介紹道,“老鄰居”通過新建或改造連鎖經營服務網點,不僅能擴大日用消費品、農副產品銷售規模,還能促進農村消費和農民增收。同時,通過“產銷對接、農超對接”農產品流通模式,能有效促進地方特色農產品種植、養殖基地建設,促進農業現代化、產業規;l展。
在德陽市中江縣,同樣以當地商貿流通骨干企業陽光盛源為主體,通過下沉供應鏈,建成“縣有中心、鄉有店、村有點”的銷售流通網絡,為各鎮村的實體店鋪提供集中采購、統一配送、銷售分析等服務,推動農村實體店鋪實現網上購物、寄收快遞和商品銷售等多種功能,發揮“貿易+物流”組合疊加優勢,疏通農村商貿流通中的堵點。
四川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四川要打造具有縣域特色的便民生活商圈,進一步繁榮縣域消費市場。四川省商務廳等17部門聯合印發的《縣域商業體系建設行動實施方案(2022年—2025年)》提出,到2025年,原則上四川每個行政村都至少有一家農村便利店。
電商拓展渠道 縣域商業“添翼”
日前,“2022川貨電商節”正在火熱進行。在這場川版“雙十一”中,四川組織開展了系列活動,打開了川貨出川新賽道,為四川特色農產品拓展了廣闊的市場。同期,2022中國(四川)出口商品“世界播”也傳來捷報,截至目前,共收到四川各市州89款產品報名并入駐“世界播”基地選品區,一批民族特色產品、川調食品,通過跨境電商開啟了縣域經濟融入國際市場的大門。
電子商務為鄉村振興“添翼”,搭乘電商快車使農村消費潛力得到有效釋放!稗r村電商是縣域現代流通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未來在縣域商業體系建設中也會發揮整合線下資源、創新服務模式、催生服務業態、促進數字化轉型等關鍵作用。農村電商可以發揮線上線下結合的優勢激活商業設施,擴展服務范圍,在服務運營和模式創新方面發揮引領作用!崩铠Q濤表示,四川要高度重視線上線下結合聯動,把前期電商進農村示范縣已經形成的農村電商公共服務體系與當下的縣域商業體系建設充分融合,相互借力,激活存量資源,發展創新型服務。
四川作為經濟大省、農業大省、人口大省和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構建縣鄉村電商服務體系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農村電商規模實現快速增長。 2016年到2021年,全省農村網絡零售額從465億元增長至1452億元;農產品網絡零售額從91億元增長到304億元。今年1-10月,四川農村網絡零售額達1528.2億元,同比增長37.7%,農產品網絡零售額達295.3億元,同比增長25.4%。
“農村電商是優化生產生活服務供給強勁動力,也是提升農村消費便利性的重要手段!彼拇ㄊ∩虅諒d相關負責人表示,四川將依托先發優勢和產業基礎,奮力建設全國數字商務領跑省,打造數字化農村商業體系四川樣板。
近年來,四川累計擁有了127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連續三年獲得國務院表彰的電商激勵縣稱號,覆蓋66個原國家級脫貧縣,共建成縣級電商101個,鄉鎮電商站點2447個,村級服務站12126個,覆蓋超過50%的鄉鎮。
隨著“互聯網+農業”成為新常態,農村電商憑借其快速匹配供需兩端、高效銜接產銷兩頭等優勢,像是一片待精心耕植的沃土,展現出無限潛力。此外,電商在助農上更是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據統計,四川通過農村電商已服務脫貧人口超過千萬人次,帶動300多萬已脫貧人口實現增收,培育農村電商人才超80萬人次。
健全物流要素 提高流通效率
近日,四川省對外公布了全省首批“交商郵”融合發展試點縣名單,成都、攀枝花、瀘州、廣元、遂寧、樂山、南充、眉山的10個縣成功入選。其中,攀枝花市鹽邊縣作為試點縣之一,暢通便捷、經濟高效、便民利民的縣鄉村三級農村物流服務成為范例,先后入選交通運輸部和國家郵政局首批農村物流服務品牌。
作為國內首創的物流整合模式,“交商郵”發揮交通、商務、郵政的職能定位,共同建設縣鄉村電商物流節點,全面提升農村物流覆蓋面。在四川發布的《推動“交商郵”融合發展構建鄉村振興農村物流保障體系試點工作實施方案》中指出,四川要依托“金通工程”農村出行服務體系,培育一批組織高效的農村物流配送主體。
“交商郵”是四川解決物流“最后一公里”的模式之一。依托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和縣域商業體系建設行動,四川擴大農村電商覆蓋面,加快建設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因地制宜、分步分類推動“快遞進村”,探索出包括“交商郵”“四通一達”、商貿帶物流、本土物流企業“落地配”等四類農村物流整合模式,有效解決了物流進村難的問題。
“暢通縣鄉村物流通道是支撐縣域商業發展的基礎和前提,也是縣域商業體系順暢運行的重要保障!崩铠Q濤表示,在打通縣鄉村物流通道過程中,同樣應注重需求導引,整合多主體存量資源,形成可持續的市場運營機制。
“四通一達”便是四川整合資源實現快遞統倉共配,利用企業自身優勢完善農村物流體系,降低物流成本的有效模式。在四川阿壩北川縣,申通、中通、圓通、韻達、百世匯通立足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項目建設基礎,于2019年2月共同注資成立世通驛達管理公司,在1年內建設完成8個城區快遞驛站,整合后的快遞物流費用從3.5元/公斤降到2.5元/公斤,降幅達28.6%,且從根本上解決了“小、亂、散”現象。
另外,在補足縣域商業需求空白的過程中,一批四川本地商貿帶物流模式的企業發揮出顯著作用。四川本地物流企業“落地配”模式專注于“最后一公里”配送和“最初一公里”攬收,通過承接“四通一達”到縣快遞,著力推進物流延鏈融合發展,成為解決老百姓急難愁盼問題的一大關鍵。
樹立品牌標準 激發產業活力
李鳴濤認為,一個聯通內外、服務城鄉、雙向暢通的縣域商業體系對于激活農村及縣域產業,尤其是進一步挖掘農村地區的產品、文旅等資源的新價值具有重要作用。
隨著“農產品進城”與“工業品下鄉”的雙向流通,城鄉一體化發展進程逐步推進,完備的縣域商業體系,讓城鄉市場進一步旺起來。伴隨四川物流、電商等基礎設施短板加速補齊,優質產品上行下達能力得到持續加強,屆時,四川又將如何來完善縣域商業發展,持續激發產業活力?
李鳴濤認為,四川縣域商業體系建設首先立足打通縣域小循環,服務縣域城鄉居民本地化消費,對地域特點明顯、適合本土化消費的產品形成市場增量,同時還可以通過農村電商、展覽展會等鏈接全國乃至全球大市場,為縣域產業帶來更加廣闊的市場空間。
四川已經邁出了鏈接全國乃至全球大市場的那一步,正在著力提升川貨的影響力。12月2日,以“強合作 促消費 拼經濟 開新局”為主題的第八屆四川農業博覽會·成都國際都市現代農業博覽會在成都舉辦,近2000家企業的上萬種四川特色農產品參展。
“四川農業博覽會提升了四川農產品產銷對接過程中的效益!彼拇ㄊ∩虅諒d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加強產銷對接過程中,四川“川字號”特色農產品產地市場也發揮出重要作用。隨著四川農產品“十進”和市場拓展“三大活動”持續推進,農產品上行空間進一步擴大,縣域產品的競爭力進一步凸顯。
培育打造農產品區域品牌是縣域商業發展的關鍵。李鳴濤建議,四川縣域特色產品聚集,生態價值濃厚,川貨品牌的打造可以充分借助縣域商業小循環和農村電商大循環所帶來的信息暢通優勢,更加有針對性地以銷定產,按照需求優化產品研發,賦予川貨品牌更加獨特的品牌價值。
為此,四川圍繞現代農業“10+3”產業體系,開展農業生產“三品一標”提升行動,推動“天府鄉村”公益品牌打造,深入實施“天府菜油”行動,打造出一批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今年11月,廣元市青川縣推出“青川山珍”區域公共品牌,以公共品牌為龍頭、以農產品為載體、以消費需求為導向,提升青川縣農副產品整體附加值和產地品牌聲譽形象,促進青川農副產業轉型升級。
同時,四川正在不斷完善農業標準體系、提升農產品商品化處理能力,為縣域商業發展夯實產業基礎。四川著重關注優勢特色產業的育種技術、生產技術、產品質量、產品分級、包裝標識、儲存冷鏈物流等標準,來提高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綜合生產能力,依托現有農業產業強鎮、產業集群、農業園區等載體,建設一批與產業基地規模相適應的農產品商品化處理設施設備,提升產品質量與成果轉化。(吳迪 代磊)
轉自:國際商報
- 上一篇:上海立法保障進博會越辦越好
- 下一篇:福建省2022年1-2月我規模以上工業盈利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