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長沙:動力澎湃,機械制造“硬核”發展
2022/12/15 9:35:02 來源:中國稅務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全球工程機械50強占據4席,產業規模連續12年居全國第一,挖掘機械、樁工機械、履帶起重機械等產品常年居全國乃至全球市場占有率第一……一項項傲人成就,撐起了湖南長沙打造國家先全球工程機械50強占據4席,產業規模連續12年居全國第一,挖掘機械、樁工機械、履帶起重機械等產品常年居全國乃至全球市場占有率第一……一項項傲人成就,撐起了湖南長沙打造國家先進制造業高地的底氣。數據顯示,長沙工程機械產業集群如今已擁有12大類、100多個小類、近500個型號規格產品,涵蓋全國工程機械品種的70%。
從“制造”到“智造”、從“鏈條式”到“集群式”……在長沙機械工程制造業全面沖刺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之路上,長沙稅務部門全力落實落細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持續推進辦稅便利化舉措,讓稅費優惠政策及時轉化為企業發展的“真金白銀”。
智造引領,“硬核頭雁”沖云破霧
三一重工長沙18號工廠入選全球首家重工行業世界燈塔工廠,中聯智慧產業城挖掘機械智慧園平均每6分鐘可以下線一臺挖掘機,山河智能在國內工程機械行業首家實現智能遙控挖掘機批量銷售和工程化應用,鐵建重工地下工程裝備數字孿生技術入選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長沙四家工程機械龍頭企業在全球機械制造行業的激烈競爭中奮勇爭先,走數字化、智能化制造之路。
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越來越深地融入到工程機械制造行業,帶動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相關數據顯示,2021年三一重工、中聯重科、山河智能、鐵建重工四家長沙龍頭企業研發投入超110億元。在2022全球工程機械制造商50強榜單中,四家企業再度上榜。
“山河智能的高速發展,得益于持續的智造創新和研發投入,國家稅收政策帶來的‘真金白銀’,讓企業前行更加有力!鄙胶又悄芸偨浝硐闹竞暾f,近3年來,山河智能享受各項稅收優惠1.74億元,研發費用加計扣除超6億元。
稅收紅利轉化為山河智能沖擊世界頂級裝備制造企業的強勁動力。全球首臺5G智能旋挖鉆機、全球首創引孔式鉆機、引孔式靜力壓樁機、全球最高全液壓履帶樁架等系列產品持續在全球市場攻城略地。2021年,山河智能工程裝備在多個海外區域實現銷售翻倍。
創新驅動,“小巨人”逆勢揚帆
作為“工程機械之都”,長沙聚集了工程機械產業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00多家,其中既有叱咤全球的龍頭企業,也有深耕細分市場的科技“小巨人”企業。
湖南星邦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建設各類智能高空作業平臺研發、制造的企業。2010年,公司開發的32米臂車結束了中國大高度高空作業平臺完全依賴進口的歷史。近年來,星邦智能堅持科技創新,贏得全球主流市場客戶的廣泛認可。
“星邦的發展,與稅務部門的一路幫扶密不可分,特別是近年來,稅收優惠持續發力,有效緩解了公司高速發展中遇到的資金問題!毙前钪悄芨笨偨浝砑尕攧湛偙O馬路說。
2021年,寧鄉稅務部門通過精細服務、精準輔導,幫助星邦智能及時享受各類稅費優惠2000余萬元。馬路介紹,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讓企業在研發上敢于投入,今年前10個月,星邦智能累計投入研發費用近5000萬元。
長沙金陽華汛專用汽車制造有限公司在應急搶險機械裝備領域闖出了新路,是國內該類機械裝備領域的“單項冠軍”!叭ツ陜H研發費用加計扣除一項政策,公司就享受優惠150余萬元,今年預計能再翻一番!苯痍柸A汛法定代表人陳曉清說,下一步,公司將持續加大投入,加強與配套企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協同聯動,促進產業鏈供應鏈迭代升級。
稅惠添翼,“專精特新”邁出新路
發展工程機械制造產業集群,需要上下游企業通力協作。液壓傳感器是工程機械行業的關鍵零部件。兩年前,湖南啟泰傳感科技有限公司首條壓力傳感芯片量產線在瀏陽落成,打破了液壓傳感器長期依賴進口的歷史。該公司生產的液壓傳感器廣泛應用于本土諸多機械行業巨頭企業,還出口到美國、土耳其、俄羅斯等國家。
“芯片制造行業是典型的重資產行業,產品研發、生產線建設都需要海量資金投入!眴⑻﹤鞲锌萍挤ǘù砣送鯂镎f,國家出臺一系列扶持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的政策,助力公司的傳感“中國芯”逐步崛起。“2022年我們公司享受各項稅費優惠超700萬元,加上450多萬元的留抵退稅及時到賬,極大緩解了資金壓力。”
長沙星沙機床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從事機械零部件配套產品生產和激光加工機床生產的老牌企業,連續4年位居湖南省行業第一,是三一重工、中聯重科、山河智能等企業的供應商。
近年來,受疫情影響和原材料、人工成本等上升,該公司在持續擴大智能化升級改造過程中面臨較大資金壓力!霸谵D型關鍵期,稅費優惠政策幫了我們大忙,近3年我們享受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等超過900萬元。”星沙機床董事長陳開偉說,公司把稅惠資金投入研發和生產,有力促進了產品升級。(記者 肖江浩 通訊員 呂錦平 羅舜愛)
轉自:中國稅務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