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大工程”為抓手,寧夏沙漠腹地崛起創新高地
2022/11/20 11:35:02 來源:科技日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目前,中衛市各類科技型企業達445家,科技創新平臺51家,自治區級以上星創天地15家,自治區科技企業孵化器1家;中衛、中寧工業園區被認定為寧夏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中衛國家農目前,中衛市各類科技型企業達445家,科技創新平臺51家,自治區級以上星創天地15家,自治區科技企業孵化器1家;中衛、中寧工業園區被認定為寧夏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中衛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設順利通過科技部中期評估驗收。
沙漠和黃河的碰撞誕生了寧夏中衛。這座鑲嵌在母親河臂彎的歷史名城,9年前扭轉劣勢建起了“沙漠硅谷”,成為國家實施“東數西算”發展戰略的西北重鎮;2018年“變黃沙戈壁為創新發展新熱土”的典型經驗得到國務院通報表揚。
近日,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將在中衛市舉辦全區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創新工作現場會。
集聚創新資源,打造產業高地;激活創新要素,打造創新高地。中衛市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創新道路。
正值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的關鍵時期,中衛市大力實施“創新強市”戰略,以實施科技創新“四大工程”為抓手,在改革發展浪潮中再次插上騰飛的翅膀。
圍繞產業鏈,厚植創新力量
2021年,位于中衛工業園區的寧夏中化鋰電池材料有限公司交出漂亮成績單:生產裝置實現滿產,產值達到28590萬元,同比增長105%。
自動化程度和生產效率“雙提升”,離不開科技項目的強力支撐。該公司承擔的2019年自治區重大科技項目“高容量鋰離子電池三元正極材料關鍵技術研究及產業化應用”,使成本降低20%,產能提高30%,目前已獲授權知識產權8項。
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這是一道擺在科技人面前的必答題,也是中衛科技“四大工程”之首。
“我們聚焦制約大數據、新材料、新能源、冶金化工、功能農業等特色產業發展關鍵技術問題,鼓勵企業開展科技研發活動!敝行l市科技局局長雍平華告訴科技日報記者,今年以來,他們圍繞中衛市主導產業,指導企業申報各類科技計劃項目180多個,有34個項目獲得自治區高新技術領域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立項,61家企業獲縣域科技成果引進示范、鄉村振興科技指導員專項、科技特派員創業服務等成果轉化項目立項支持。
高質量發展,根基在產業,活力在企業。針對優勢特色產業,中衛市著力打造出一批創新資源配置優、聯合創新能力強、開放服務水平高的科技創新平臺。
科技局堅持把提升企業研發投入作為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針對研發費用零申報企業進行專項輔導,做到研發活動“應統盡統”,2021年全市研發經費投入5.38億元,投入強度達1.07%。
一體化服務,培育創新主體
寧夏潤夏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余豹,至今對中衛市科技局的“點化”記憶猶新。
2013年底,公司在新項目即將投產之際,由于配套項目未能如期落地,三分之二產能無處釋放,企業陷入生存危機,到了2017年,虧損資金已達8650萬元。“中衛市科技局專門到公司調研,認為我們在科技創新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是不成系統,應該盡快優化工藝流程,加速成果轉化。”余豹說。
在中衛市科技局的指導和支持下,這家企業隨后設立了硝酸節能工程技術研發中心,先后完成近百項研發及技改項目,成功申請專利20項,產品品質及能耗指標均處于國內領先水平。自2017年起,生產經營窘境逐漸扭轉。
鍛造一流隊伍,甘當服務先鋒。中衛市科技局采取多種形式宣傳自治區科技強區“22條”等政策措施,推行“線上培訓+線下輔導”一體化服務模式,全流程跟蹤企業研發、引才用才等重要過程,不斷壯大科技企業群體。特別是深入貫徹實施自治區企業家創新精神培育行動,持續優化“科技型中小企業—科技‘小巨人’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型示范企業”梯次培育鏈,收效顯著。
今年以來,中衛市共有12家企業獲評國家高新技術企業,9家企業獲評自治區農業高新技術企業,184家企業入庫成為國家科技中小企業,87家企業備案成為自治區科技型中小企業。中衛市大力實施高新區創新發展能力提升行動,力爭中衛高新區升級為國家級高新區。
保障再擴面,涵養創新生態
鋪開發展藍圖,中衛蓄勢待發。這份自信,源自超前的理念設計和有力的政策激勵“雙輪驅動”。
今年,中衛市制定《科技“雙倍增”行動實施方案(2022—2025)》,從科技型企業培育等多個方面提出了獎補政策。上半年,中衛市共爭取各類科技項目資金12789.41萬元,45家企業獲得“寧科貸”資金1.17億元。
一直以來,“孔雀東南飛”都是西部之痛。中衛市支持企業通過多種形式與高校及科研院所打造協同創新共同體,同時加大科技創新團隊組建和柔性引進力度,對作出重大貢獻的科技創新人才、創新團隊給予一次性20萬元科研經費補貼,吸引匯聚全國大批“金鳳凰”前來棲息。
“聚焦產業、強化服務、涵養生態、協同創新。這‘四大工程’環環相扣,形成助推全市高質量發展的合力!庇浩饺A表示。
目前,中衛市各類科技型企業達445家,科技創新平臺51家,自治區級以上星創天地15家,自治區科技企業孵化器1家;中衛、中寧工業園區被認定為寧夏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中衛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設順利通過科技部中期評估驗收。
推動科技創新“關鍵變量”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寧夏沙漠腹地一個活力四射的科技之城,正煥發出神采。(記者 王迎霞 通訊員 何媛媛)
轉自:科技日報